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8分)F可用作化肥,也可用来制炸药,化合物和单质间存在如下关系:

(1)写化学式:A                  ,F                         

(2)A→C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写出一种由E制得D的反应的方程式:                          

正确答案

(1)N2  NH4NO3   (2)N2+O22NO

(3)4HNO3(浓)4NO2 + O2 +2H2O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0分)发射航天火箭常用氮的氢化物肼(N2H4)作燃料。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N2H4燃烧时用NO2作氧化剂,它们相互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

则N2H4和NO2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利用肼、氧气与KOH溶液组成碱性燃料电池,氮元素被氧化后只生成氮气,请写出该电池工作时负极的电极反应                   ;电池工作时,     极pH升高。

(3)传统制备肼的方法,是以NaClO氧化NH3,制得肼的稀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盐酸肼(N2H6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属于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溶液呈酸性,水解原理与NH4Cl类似。写出盐酸肼第一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正确答案

(1)将两个方程式叠加得:N2H4和NO2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电池工作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电池工作时,正极PH升高;

(3)传统制备肼的方法,是以NaClO氧化NH3,制得肼的稀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8分)含有1mol HNO3的稀硝酸溶液与铁粉反应,所得氧化产物a、b的物质的量与加入铁粉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其中p、q、r为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n1、 n2、n3为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请回答以下问题:

(1)氧化产物a是________   b是_______

(2)P=___________________

(3)n1="________    " n2=_________

写出(2)、(3)计算过程:

正确答案

(8分)(1)氧化产物a是  Fe(NO3)3          b是Fe(NO3)2

(2)P=0.15

(3)n1="0.25   " n2=0.3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所示:

①已知甲、乙、丙、丁均为前三周期元素的单质。

②在一定的条件下甲与丙和甲与丁都按物质的量之比1:3 反应,分别生成X和Y,在产物中元素甲呈负价。

③在一定条件下乙与丙和乙与丁都按物质的量之比1:2反应,分别生成Z和W,在产物中元素乙呈负价。 填空:

(1)甲是___________,乙是____________

(2)甲与丙反应生成X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与丁反应生成W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N2;O2

(2)N2+3MgMg3N2 (N2+3H22NH3)

(3)O2+2H22H2O (O2+2Mg2MgO)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全部是金属元素的区域为_______________。

(a)A (b)B (c)C (d)D

(2)现有甲、乙两种短周期元素,室温下,甲元素单质在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中,表面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乙元素原子核外M电子层与K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相等。

①用元素符号将甲、乙两元素填写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对应的位置。

②甲、乙两元素相比较,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_(填名称),可以验证该结论的实验是_________。

(a)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热水中

(b)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

(c)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

(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③写出甲的氧化物及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中所列小写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3)m、f、j的单质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4)以上元素形成的金属单质中,熔点最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5)f、m、n、g所形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还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6)甲、乙、c、d、e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f元素单质是在生产中用量很大,试写出工业上制备f元素单质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8)c元素的单质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

正确答案

(1)b

(2)①;②Mg;bc;③Al2O3+2OH-==2AlO2-+H2O;Al(OH)3+OH-==AlO2-+2H2O

(3)C、Si、P

(4)Na

(5)HCl、H2S、PH3、SiH4

(6)Al3+、Mg2+、Na+、O2-、N3-(7)SiO2+2C2CO+Si

(8)氮气是合成氨、制硝酸的重要原料(由于其性质稳定常被用作保护气;在高科技领域中常用液氮制造低温环境)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Mg3N2,并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步骤1: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胶塞等装配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准备一只胶塞,其中有一根铜丝穿过,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备用。

步骤2:引燃燃烧匙中的试剂,塞好瓶塞。燃烧结束后,调节广口瓶内外液面相平。

步骤3:点燃镁条,更换胶塞,镁条继续燃烧,反应结束后,广口瓶内水面上升。

步骤4:取蒸发皿中得到的固体,加盐酸溶解。向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同时得到一种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1)为除去广口瓶中的氧气,燃烧匙中最好应装入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______(填序号) 。

A.炭粉 B.铁粉 C.红磷

(2)步骤2中调节内外液面相平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Mg3N2溶于足量盐酸生成两种氯化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直接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并将所得白色固体进行步骤4的实验,结果无气体生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兴趣小组同学为比较镁和铝的金属性强弱,设计了下表中的实验方案一,请你再设计一种不同的实验方案。实验试剂和用品:镁条、铝条、0.1mol·L-1MgCl2溶液、0.1 mol·L-1AlCl3溶液、0.1mol·L-1HCl溶液、0.1mol·L-1 NaOH 溶液、pH 试纸(其他实验仪器可任选)

正确答案

(1)C

(2)向水槽中加水

(3)Mg3N2+8HCl==3MgCl2+2NH4Cl

(4)氧气比氮气活泼,与镁反应生成MgO

(5)在MgCl2溶液和AlCl3溶液中分别加NaOH溶液至过量;MgCl2溶液中产生沉淀且不消失,AlCl3溶液中产生沉淀后完全溶解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N2、O2、CO2、水蒸气等多种成分。某课外学习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测定N2、O2

CO2、的百分含量(忽略水蒸气等微量成分)。其中B是带刻度的量气装置。试验步骤

①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再向装置中装入药品(如图所示),其中C瓶溶液上方为100mL 已除尽CO2的空气(N2和O2的体积比为4 :1)。

②打开止水夹b、c、d,关闭止水夹e,向B瓶中吹气后关闭d,并冷却到室温,收集到V1mL气体。

③关闭b,打开止水夹a、c、e、f,用打气筒向A瓶中缓缓充气,直到B中气体刚好全部排出,此时量筒中液面读数为V2mL。

④关闭e、f,降低燃烧匙的高度,用电火花引燃红磷。

⑤等C瓶冷却到室温,打开f1最终量筒液面读数为V3mL。

回答下列问题:

(1)A、B中装饱和NaHCO3而不能装饱和Na2CO3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装置中红磷要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结束后,C瓶溶液中含有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上述数据计算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所占体积百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CO2所占体积百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⑤中C瓶还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读数,这样会使所测氧气体积分数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6)严格按①~⑤进行试验后测得数据仍有一定误差,可能的原因是(答出一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Na2CO3能够吸收CO2

(2)耗尽其中的氧气

(3)NaOH 、Na2CO3、Na3PO4(NaPO3

(4) ;(V1 -V2)/V1 

(5)偏小

(6)测量读数时,各装置中液面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压强差会造成体积的误差(或未考虑导管中残存气体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极少量的氧气、氮气溶解)(答案合理即可)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校学生利用下图所示装置验证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部分装置已略去).其中A、B分别为氯气和氨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装置B中浓氨水与NaOH固体混合可制取氨气,其原因是______

(3)装置C中氯气和氨气相遇,有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同时生成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将装置C中反应生成的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正确答案

(1)实验室利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取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离子反应为MnO2+4H++2Cl-Mn2++Cl2↑+2H2O,

故答案为:MnO2+4H++2Cl-Mn2++Cl2↑+2H2O;

(2)利用NaOH固体与浓氨水来制取氨气,是因NaOH具有吸水性并溶于水放热,且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有利于平衡向生成氨气的方向移动,从而氨气逸出,

故答案为:NaOH具有吸水性并溶于水放热,且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有利于平衡向生成氨气的方向移动;

(3)氯气和氨气相遇,有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同时生成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白烟为氯化铵、单质为氮气,该反应为3Cl2+8NH3═6NH4Cl+N2

故答案为:3Cl2+8NH3═6NH4Cl+N2

(4)氯化铵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离子浓度为c(Cl-)>c(NH4+)>c(H+)>c(OH-),

故答案为:c(Cl-)>c(NH4+)>c(H+)>c(OH-).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现有下列4种物质:

①NH3、②NO2、③FeCl2溶液、④NaHCO3溶液。

其中,常温下为红棕色气体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____;焰色反应呈黄色的是____;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 最后变成红褐色的是___。

正确答案

②;①;④;③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N2,其次是O2。已知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在标准状况

下,液态氮的沸点是-195.8 ℃,远低于常温。最近,有的科学家根据蒸汽机的原理,发明了一种液态氮蒸汽机,它是利用液态氮吸收环境中的热量而汽化来驱动机车。运用能源环保知识,联系实际简要说明上述发明的优点。(写出3点理由)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N2的性质不活泼,使用过程中一般不发生化学反应,故不易产生污染物

②N2本身无毒,不会对大气产生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

③大气中氮气储量大、价廉,有利于节约能源及开发新能源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氨硝酸硫酸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