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氨硝酸硫酸
- 共7509题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
I、污水经过一级、二级处理后,还含有少量Cu2+、Hg2+、Pb2+等重金属离子,可加入沉淀剂使其沉淀。下列物质不能作为沉淀剂的是
II、合成氨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是氮气和氢气。氮气是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通常使用的两种分离方法是 , ;氢气的来源是水和碳氢化合物,写出分别采用煤和天然气为原料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
(2) 设备A中含有电加热器、触煤和热交换器,设备A的名称 ,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 设备B的名称 ,其中m和n是两个通水口,入水口是 (填“m”或“n”)。不宜从相反方向通水的原因 ;
(4) 设备C的作用 ;
(5)在原料气制备过程中混有CO对催化剂有毒害作用,欲除去原料气中的CO,可通过如下反应来实现:CO(g)+H2O(g) CO2 (g)+ H2 (g) , 已知1000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627,若要使CO的转化超过90%,则起始物中c(H2O):c(CO)不低于 。
正确答案
Ⅰ、AC (2分)
Ⅱ、(1) 液化、分馏 ; (1分) 与碳反应除去CO2 (1分)
(1分)
(1分)
(2) 合成塔 (1分)(1分)
(3)冷却塔 (1分) n (1分)
高温气体由冷却塔的上端进入,冷却水从下端进入,逆向冷却效果好。(2分)
(4)将液氨与未反应的原料气分离。 (1分)
(5)13.8 (2分)
试题分析:I.过量氨水与Cu2+反应生成[Cu(NH3)2]2+、硫酸钠溶液与Cu2+不反应。
Ⅱ⑴从空气中分离出氮气的方法:①先通过降温将空气液化,然后再升温分馏得氮气,②将空气与碳反应,然后再除去CO2得氮气;C、CH4均能与水蒸气反应制取氢气。
⑵工业上合成氨()的设备为合成塔;
⑶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N2、H2、NH3)通过冷却塔使氨气冷凝从混合气中分离出来;冷却水要从下口(n)进入,高温气体由冷却塔的上端进入,实现逆向冷却效果好。
⑷设备C能将液氨与未反应的原料气分离出来,同时再将未反应的原料气压缩到合成塔中循环利用。
⑸据题意,要使反应正向进行(除去CO),则,解得
。
用大试管收集一试管NO2气体,倒扣在盛水的水槽里,试管内产生的现象为 ;再往试管里通入适量氧气,试管内又产生的现象为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正确答案
试管内红棕色气体逐渐消失,水面上升至试管容积的处 试管内又出现红棕色,接着红棕色消失,液面又上升。
试题分析:用大试管收集一试管NO2气体,倒扣在盛水的水槽里,NO2与H2O反应:3NO2+H2O=2HNO3+NO,故颜色消失,液面上升至容积的处;再充入O2时,发生反应2NO+O2=2NO2,故又出现了红棕色,NO2继续溶于水并与水反应,气体颜色又消失,液面又上升。2、NO的性质及反应现象的描述。
把amolNH3、O2组成的混合气充入密闭反应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若混合气中O2的物质的量为x,生成HNO3的物质的量为y。试确定x在不同取值范围时y=f(x)的函数表达式,并画出函数的图象。
正确答案
总反应方程式: NH3+2O2=HNO3+H2O
HNO3。此时,y=0。
y=a-x。
按反应④耗用的NH3的物质的量为y,则有:
b+y=a-x (1)
两个反应耗用O2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其函数图象为:
NH3的催化氧化反应为:①4NH3+5O24NO+6H2O
当O2过量时,NO可被氧化为NO2:②2NO+O2=2NO2
NO2与O2混合气又可跟水反应:③4NO2+O2+2H2O=4HNO3
把上述①②③三个反应相加可得:④NH3+2O2=HNO3+H2O
HNO3。此时,y=0。
y=a-x。
按反应④耗用的NH3的物质的量为y,则有:
b+y=a-x (1)
两个反应耗用O2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其函数图象为:
I.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E.把烧碱溶液放在带磨口塞的玻璃瓶中
F.把新制氯水放在无色玻璃瓶中
G.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鉴别NO2和溴蒸气
II.回忆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加热NH4Cl和Ca(OH)2制取NH3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气体能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__________(填选项编号)。
a.NH3 b.NO c.NO2 d.H2 e.CO2
(3)为何不用加热NH4Cl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检验氨气已收集满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I.AB(2分)
II.(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分)
(2)b(1分)
(3)因为NH4Cl固体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二者冷却时又重新生成固体氯化铵,得不到氨气(1分)
(4)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1分)
试题分析:I.A、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所以保存在棕色试剂瓶里,正确;B、白磷易自然,所以用镊子取出白磷并置于水中切割,正确;C、实验后的废液、废渣应倒入废液缸,不能直接倒入垃圾桶,污染环境,错误;D、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先通氢气再加热,错误;E、烧碱溶液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粘性较大的硅酸钠,所以应放在胶塞的玻璃瓶中,错误;F、新制氯水见光易分解,所以应放在棕色瓶中,错误;G、NO2和溴蒸气都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无法鉴别,错误,答案选AB。
II.(1)加热NH4Cl和Ca(OH)2制取NH3的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NH3易溶于水,NO2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O2、H2也可用排气法收集,所以只有NO只能用排水法收集,因为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不能用排气法收集,答案选b。
(3)因为NH4Cl固体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二者冷却时又重新生成固体氯化铵,得不到氨气;
(4)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试纸变蓝或有白烟产生,证明已收集满。
(8分)磷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分别为白磷(P4)、红磷和黑磷。
(1)白磷常温为白色或淡黄色固体,在40℃左右自燃,实验室保存少量白磷的方法是 。
(2)白磷黑磷,黑磷比白磷稳定.结构与石墨相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选项字母)
A.黑磷与白磷互为同分异构体 B.黑磷能导电
C.白磷转化为黑磷为氧化还原反应 D.白磷转化为黑磷为放热反应
(3)红磷在氯气中燃烧生成两种氯化物,其中一种氯化物分子是每个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个电子的结构,则该氯化物的空间构型与下列 分子最相似(填选项字母)
A.H2O B.CCl4 C.NH3 D.CS2
(4)已知白磷、红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①P4(s、白磷)+5O2(g)=P4O10(s);△H=-986KJ·mol-1
②P(s、红磷)+O2(g)=
P4O10(s);△H=-739KJ·mol-1
写出红磷转化为白磷的热化学方程式 。
正确答案
白磷易自然,可保存在冷水中,黑磷比白磷稳定.所以白磷转化为黑磷为放热反应(能量越高越不稳定),结构与石墨相似,黑磷能导电,黑磷与白磷互为同素异形体,白磷转化为黑磷不是氧化还原反应;(3)该氯化物为PCl3与NH3相似,为三角锥型;(4)4x②-①得:4P(s,红磷)= P4(s、白磷);∆H="+30" KJ·mol-1.
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其性质和制备受到人们的关注。
(1)N2O5与苯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的硝基苯的结构简式是 。
(2)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N2 O5可发生下列反应:
2N2O5(g) 4NO2(g)+O2(g);ΔH>0
①反应达平衡后,若再通入一定量氮气,则N2O5的转化率将 。(填“增大”或“减小”、“不变”)
②下表为反应在T1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
t/s
0
500
1000
c(N2O5)/mol·L-1
5.00
3.52
2.48
则500s内N2O5的分解速率为 。
③在T3温度下,反应1 000 s时测得NO2的浓度为4.98 mol·L-1,则T2 T1。
(3)如上图所示装置可用于制备N2O5,则N2O5在电解池的
区生成,其电极反应式为 .
正确答案
(1)
(2)①不变
②0.002 96 mol·L-1·s-1
③<或小于
(3)阳极 N2O4+2HNO3-2e-=2N2O5+2H+
(2)①因为恒容下充入N2,N2为非反应性气体,所以平衡不移动,因而N2O5的转化率不变。
②v(N2O5)=
="0.002" 96 mol·L-1·s-1。
③T1温度下c (NO2)求算:
2N2O5(g) 4NO2(g)+O2(g);ΔH>0
2 4
1 000 s时,5.00-2.48 c(NO2)
c(NO2)=2×(5.00-2.48) mol·L-1="5.04" mol·L-1>4.98 mol·L-1,由于反应是吸热反应,故温度越高NO2的浓度越大,所以得到T2
(3)由图中给定两极物质可以判断N2O5必是由N2O4氧化生成,所以N2O5在阳极产生。据电极反应离子放电顺序可知:阴极发生2H++2e-→H2↑的反应,则阳极为N2O4+2HNO3-2e-→2N2O5+2H+。
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以下药品及装置制取氨气并研究其性质(部分仪器已略去)
请回答:
(1)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2)干燥氨气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填选项)。
a. 浓硫酸 b. 碱石灰 c. 氢氧化钠溶液
(3)在方框内绘制用小试管收集氨气的装置图。
(4)在实验室中检验氨气可选用________石蕊试纸。也可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填现象),即可证明,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8分)(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分)
(2)b(1分)(3)(1分,没画棉花不扣分)
(4)湿润的红色(1分) 产生白色的烟(1分) NH3+HCl=NH4Cl(2分)
试题分析:(1)实验室用熟石灰和氯化铵加热制备氨气,则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氨气是碱性气体,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干燥,选择的干燥剂是碱石灰,答案选b。
(3)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又因为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所以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为防止与空气形成对流,需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4)氨气是碱性气体,溶于水显碱性,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另外氨气能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而冒白烟,所以还可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若观察到产生白色的烟,即可证明,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3+HCl=NH4Cl。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紧扣教材基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该题的关键是明确氨气的性质以及制备原理,然后结合题意和装置图灵活运用即可。
(11分)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利用以下装置制备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部分仪器已略去)。
请回答:
(1)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干燥氨气常用的干燥剂是 。
(2)收集氨气时,请你选择氨气的进气口 (填“a”或“b”),理由是 。
(3)若观察到装置B中的烧瓶内产生了红色喷泉,则说明氨气具有的性质是 。
(4)为防止环境污染,以下装置(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氨气的是 ( 填序号)。
(5)氨气在催化剂并且加热时会被空气氧化,这是工业制硝酸的第一步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正确答案
(1)2NH4Cl+Ca(OH)22NH3↑+CaCl2+2H2O;碱石灰
(2)进气口 a (填“a”或“b”),因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轻,a口进是向下排气
(3)极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碱
(4)②④⑤
(5 4NH3+5O24NO+6H2O
(1)实验室制取氨气常用熟石灰和氯化铵加热制备,氨气属于碱性气体,可用碱石灰来干燥。
(2)氨气密度小于空气的,所以收集氨气时应用向下排空气法,即从a进。
(3)产生喷泉,说明烧瓶内压强瞬间降低,因此氨气极易溶于水。溶液显红色,还说明氨气和水反应有碱生成。
(4)氨气极易溶于水,因此吸收氨气时要注意防止倒吸。①吸收不完全,③容易倒吸,所以答案是②④⑤。
(5)考查氨的催化氧化,氨气发生催化氧化时生成一氧化氮和水。
(12分)X、Y、Z、W为电子数相同的分子或离子。X有5个原子核。通常状况下,W为无色液体。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工业上每制取1molZ要放出46.2 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实验室制取Z的方法不止一种,写出其中一种方法的化学方程式: 。
(3)某化学小组同学模拟工业生产制取HNO3,设计下图所示装置,其中a为一个可持续鼓入空气的橡皮球。
①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B中浓H2SO4的作用是 。
(4)写出D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向含有ag HNO3的稀溶液中,加入bg铁粉充分反应,铁粉全部溶解。已知,则被还原的HNO3的质量为 g。
正确答案
(1)N2(g)+3H2(g)2NH3(g) △H="-92.4" kJ/mol
(2)2NH4Cl+Ca(OH)22NH3↑+2H2O+CaCl2或NH3·H2O
NH3↑+H2O
(3)①4NH3+5O24NO+6H2O ②吸收H2O(g)和未反应的NH3
(4)3NO2+H2O=2HNO3+NO (5)
试题分析:W为无色液体,一般是H2O,即有10个电子,X有5个原子核且有10个电子,可推断出是NH4+,则Y为OH-,Z为NH3。
(1)工业上合成氨,是用氢气和氮气直接合成,反应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H="-92.4" kJ/mol
(2)氨的实验室制法,一般是加热铵盐和碱的混合物。
(3)(4)氨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硝酸,其过程可表示为N2 —NH3—NO—NO2—HNO3。
(5)当铁不足时,此反应的方程式为
4HNO3+FeFe(NO3)3+NO+2H2O
4 1
b/14 b/56
则(b/14)=(a/63) 得a/b=4.5
当铁过量时,剩余的铁能继续和Fe(NO3)3反应,该反应方程式为
8HNO3+3Fe3Fe(NO3)2+2NO+4H2O
8 3
b/56 b/21
则 b/21=(a/63) 得a/b=3
又因为(a/b)大于等于3,小于等于4.5,说明该反应介于刚才所列举的两者之间,即反应方程式为
4Fe+12HNO33Fe(NO3)2+Fe(NO3)3+3NO+6H2O
12 3
a a/4
即被还原的硝酸的质量为(a/4)g。
点评:本题通过推断,判断出N元素的相关物质,主要考察书上关于NH3及HNO3的制法的化学方程式,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答,难度不大。
某化学课外小组所做实验的示意图如下图
图中“ ”表示气体流向,M是一种子纯净而干燥的气体,Y为另一种气体。当与M气体反应时y气体过量,E内有棕色气体产生。实验所用到的物质只能由下列物质中选取:Na2CO3、Na2O2 、NaCl、CaCl2、(NH4)2CO3碱石灰等固体及蒸镏水。据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A中所用装置的主要仪器有
(2)B中所选的干燥剂是 ,作用是 。
(3)C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制取y气体的D装置所用的主要仪器是
制取y的化学方程式是 。
(5)当F中为紫色石蕊试液时,见到的现象是 主要
反应方程式
为 、 。
正确答案
(1)大试管,铁架台(附铁夹),酒精灯,单孔塞和玻璃管。
(2)碱石灰,既除去水蒸气又除去CO2.
(3)4NH3+5O2 Pt 4NO+6H2O (气)
(4)平底烧瓶,分液漏斗,胶塞 ,导管(用锥形瓶代替平底烧瓶也可)
2Na2O2 +2H2O =" 4NaOH" + O2
(5)紫色石蕊试液变红,3NO2+H2O=2HNO3+NO,HNO3=H++NO –3。
解此题抓住两点:①产生C(或E)气体的条件为Pt丝红热②E内有红棕色即为NO2,得知M为NH3,y为O2,C中有NO、NO2、H2O(g)等。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