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氨硝酸硫酸
- 共7509题
Ⅰ氨气在工农业有着广泛的用途.已知25%氨水的密度为0.91g/cm3,5%氨水的密度为0.98g/cm3.
(1)配制100mL 2.5mol/L氨水需要浓度为25%氨水______mL(保留2位小数).
(2)若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A.等于15% B.大于15% C.小于15% D.无法估算.
Ⅱ已知:4NH3+5O24NO+6H2O,4NO+3O2+2H2O→4HNO3
(1)设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0.20,氮气的体积分数为0.80.
①a mol NO完全转化为HNO3理论上需要氧气______mol.
②为使NH3恰好完全氧化为NO,氨-空气混合气体中氨的体积分数(用小数表示)为______ (保留2位小数).
(2)20.0mol NH3用空气氧化,产生混合物的组成为:NO 18.0mol、O2 12.0mol、N2 150.0mol和一定量硝酸,以及其他成分(高温下NO与O2不化合).计算氨转化为NO和HNO3的转化率.
(3)20.0mol NH3和一定量空气充分反应后,再转化为硝酸.通过计算,在图中画出HNO3的物质的量n(A)和空气的物质的量n (B)关系的理论曲线.
正确答案
解:(1)浓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3.4mol/L,设浓氨水的体积为v,2.5mol/L×0.1L=13.4mol/L×V,V=0.01868L=18.68mL,
故答案为:18.68mL;
(2)若两种氨水等质量混合,则混合后氨水的质量分数为15%,等体积的两种氨水,浓的密度较小,所以质量较小,两种氨水混合后,质量分数更接近稀氨水的浓度,所得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15%,故选C;
(2)①根据4NO+3O2+2H2O→4HNO3知,a mol NO完全转化为HNO3理论上需要氧气=,故答案为:0.75a;
②假设氨气的体积是4L,设需要空气的体积为y,
4NH3+5O24NO+6H2O
4 5
4L 0.20y
y=L=25L,
氨-空气混合物中氨的体积分数==0.14,
故答案为:0.14;
(2)设生成x mol HNO3,空气中氮气的量是氧气的4倍,4(2x+18.0×+12.0)=150.0 x=1.5(mol)
根据氮原子守恒,NH3的转化为HNO3的转化率=×100%=7.5%
NH3的转化为NO的转化率=×100%=97.5%,
答:氨转化为NO和HNO3的转化率分别是7.5%和97.5%.
(3)4NH3+5O24NO+6H2O①,4NO+3O2 +2H2O→4HNO3②,将
得NH3+2O2→H2O+HNO3③,由①③知,当n(O2):n(NH3)≤5:4,即n(空气):n(NH3)≤25:4时无硝酸生成,此时20.0mol氨气所需空气量为:
;
当5:4≤n(O2):n(NH3)≤2:1,即25:4≤n(空气):n(NH3)≤10:1时有硝酸生成,此时20.0mol氨气所需空气量为10×20.0mol=200mol,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是20mol,所以HNO3的物质的量n(A)和空气的物质的量n (B)关系的理论曲线为,
故答案为:.
解析
解:(1)浓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3.4mol/L,设浓氨水的体积为v,2.5mol/L×0.1L=13.4mol/L×V,V=0.01868L=18.68mL,
故答案为:18.68mL;
(2)若两种氨水等质量混合,则混合后氨水的质量分数为15%,等体积的两种氨水,浓的密度较小,所以质量较小,两种氨水混合后,质量分数更接近稀氨水的浓度,所得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15%,故选C;
(2)①根据4NO+3O2+2H2O→4HNO3知,a mol NO完全转化为HNO3理论上需要氧气=,故答案为:0.75a;
②假设氨气的体积是4L,设需要空气的体积为y,
4NH3+5O24NO+6H2O
4 5
4L 0.20y
y=L=25L,
氨-空气混合物中氨的体积分数==0.14,
故答案为:0.14;
(2)设生成x mol HNO3,空气中氮气的量是氧气的4倍,4(2x+18.0×+12.0)=150.0 x=1.5(mol)
根据氮原子守恒,NH3的转化为HNO3的转化率=×100%=7.5%
NH3的转化为NO的转化率=×100%=97.5%,
答:氨转化为NO和HNO3的转化率分别是7.5%和97.5%.
(3)4NH3+5O24NO+6H2O①,4NO+3O2 +2H2O→4HNO3②,将
得NH3+2O2→H2O+HNO3③,由①③知,当n(O2):n(NH3)≤5:4,即n(空气):n(NH3)≤25:4时无硝酸生成,此时20.0mol氨气所需空气量为:
;
当5:4≤n(O2):n(NH3)≤2:1,即25:4≤n(空气):n(NH3)≤10:1时有硝酸生成,此时20.0mol氨气所需空气量为10×20.0mol=200mol,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是20mol,所以HNO3的物质的量n(A)和空气的物质的量n (B)关系的理论曲线为,
故答案为:.
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中,胶头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充入(或放入)另一种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的气球都有明显地胀大(忽略液体体积对气球的影响).则所用试剂分别可能依次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甲中铝粉和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使容器内压强大于大气压,所以气球变大;乙中氯气不溶于饱和氯化钠溶液,所以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气球不变化,故A错误;
B.甲中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立即生成氧气,使容器内压强大于大气压,所以气球变大;乙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使容器内压强小于大气压,所以气球变大,故B正确;
C.甲中浓氨水和碱石灰反应生成大量氨气,使容器内压强大于大气压,所以气球变大;乙中浓氨水和二氧化硫反应,使容器内压强小于大气压,所以气球变大,故C正确;
D.甲中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容器内压强变化不明显,所以气球变化不明显;乙中氯化氢极易溶于水,使容器内压强小于大气压,所以气球变大,故D错误;
故选:BC.
下列物质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
①FeCl2 ②H2SO4 ③NH4Cl ④NO.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因铁和氯化铁生成氯化亚铁:Fe+2FeCl3=3FeCl2,发生化合反应,故①正确;
②因三氧化硫与水化合生成硫酸,发生化合反应,故②正确;
③因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发生化合反应,故③正确;
④因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发生化合反应,故④正确,
故选D.
(2015秋•沈阳校级月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氨气极易溶于水,在喷泉实验中因溶于水导致圆底烧瓶中压强减小,从而形成喷泉,故A正确;
B、由于一氧化氮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不能使用排空气法水解一氧化氮,应该采用排水法收集,故B错误;
C、利用水封可以避免液溴挥发,故C正确;
D、氨气是碱性气体和挥发出的酸分子反应生成铵盐,所以NH3遇到挥发性强酸就能冒白烟,故B正确;
故选B.
(2013春•福州期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NH3的催化氧化是工业上制硝酸的重要反应
②浓H2SO4有氧化性,稀H2SO4无氧化性
③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所以它可作为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④铵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铵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氨的催化氧化可以获得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是生产硝酸的必要物质,该反应是工业上制硝酸的重要反应,故正确;
②浓硫酸具有氧化性,稀硫酸中的氢离子也具有氧化性,如金属和稀硫酸之间的反应会产生氢气,故错误;
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为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不属于脱水性的表现,故错误;
④铵盐受热易分解,保存铵盐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故正确.
故选A.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量,而氨气易挥发,则浓氨水滴入氢氧化钠固体里可制得氨气,故A正确;
B、稀硝酸的强氧化性,生成一氧化氮,不生成氢气,故B错误;
C、乙醇与水互溶,所以不能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故C错误;
D、SO2通入溴水,发生氧化还原而褪色,说明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D错误;
故选A.
下列气体通入水中,所得溶液呈碱性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溶液呈酸性,故A错误;
B.二氧化氮可以和水之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硝酸溶液显示酸性,故B错误;
C.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是碳酸,碳酸溶液显示酸性,故C错误;
D.氨气溶于水发生NH3+H2O⇌NH3•H2O⇌NH4++OH-,溶液呈碱性,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1)向氨水中滴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______.
(2)两只棉球分别滴有几滴浓氨水和浓盐酸放入同一只烧杯中,用表面皿盖住烧杯口,烧杯内有白烟:______.
正确答案
NH3•H2O⇌OH-+NH4+
NH3+HCl=NH4Cl
解析
解:(1)氨水中存在:NH3•H2O⇌OH-+NH4+,电离出OH-,溶液显碱性,遇酚酞试液变红色,
故答案为:NH3•H2O⇌OH-+NH4+;
(2)氨水、浓盐酸易挥发,二者反应NH3+HCl=NH4Cl,生成氯化铵固体,形成白烟,
故答案为:NH3+HCl=NH4Cl.
现有下列4种物质:①SO2、②NH3、③Na2CO3、④浓H2SO4.其中,遇氯化氢产生白烟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焰色反应为黄色的是______;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______;具有脱水性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遇氯化氢产生白烟氯化铵;含有钠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退色;浓H2SO4具有吸水性和脱水性.
故答案为:②;③;①;④.
解析
解: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遇氯化氢产生白烟氯化铵;含有钠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退色;浓H2SO4具有吸水性和脱水性.
故答案为:②;③;①;④.
利用课本中喷泉实验的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使瓶内气压减小,能产生喷泉现象,故A不选;
B、氧气不易溶于水,使瓶内气压变化不大,不能产生喷泉现象,故B选;
C、氨气极易溶于水,使瓶内气压减小,能产生喷泉现象,故C不选;
D、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水,使瓶内气压减小,所以能形成喷泉,故D不选;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