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氨硝酸硫酸
- 共7509题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
(1)A中制取气体时只用了一种药品,则该药品最好是______(填化学式),图中空白处所需仪器应为______(选填下列仪器编号,固定装置省略).
(2)该装置补充完整后,仍然存在一定缺陷,试从安全与环保的角度来考虑,对该装置进行改进:①______;
②______.
(3)按照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请完成以下问题:
①装置B的作用______;
②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③若A、B处试剂足量,则装置D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铵盐受热分解产生氨气,过氧化钠在此装置中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制取氨气的药品可以用NH4HCO3或(NH4)2CO3,药品均为固体,选择的装置符合固体加热制气体,故答案为:NH4HCO3或(NH4)2CO3;e、f、g、h;
(2)氨气极易溶于水,实验会倒吸,在装置C与D之间增加一个防倒吸装置,氨气有毒,需要尾气处理,要在D后增加一个尾气吸收装置,故答案为:①在装置C与D之间增加一个防倒吸装置;②在D后增加一个尾气吸收装置;
(3)①过氧化钠的作用是用来吸收铵盐分解产生的CO2和水蒸气并发生反应,生成氨的催化氧化所需要的O2,故答案为:①吸收CO2和水蒸气,并生成O2;
②氨气的催化氧化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故答案为:4NH3+5O2
4NO+6H2O;
③氨气的催化氧化反应得到的一氧化氮迅速被氧气氧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形成硝酸,金属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很易被氧气氧化为二氧化氮而呈现红棕色,故答案为:铜片逐渐减少直至溶解,溶液变蓝色,生成无色气体并在广口瓶上方变成红棕色.
解析
解:(1)铵盐受热分解产生氨气,过氧化钠在此装置中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制取氨气的药品可以用NH4HCO3或(NH4)2CO3,药品均为固体,选择的装置符合固体加热制气体,故答案为:NH4HCO3或(NH4)2CO3;e、f、g、h;
(2)氨气极易溶于水,实验会倒吸,在装置C与D之间增加一个防倒吸装置,氨气有毒,需要尾气处理,要在D后增加一个尾气吸收装置,故答案为:①在装置C与D之间增加一个防倒吸装置;②在D后增加一个尾气吸收装置;
(3)①过氧化钠的作用是用来吸收铵盐分解产生的CO2和水蒸气并发生反应,生成氨的催化氧化所需要的O2,故答案为:①吸收CO2和水蒸气,并生成O2;
②氨气的催化氧化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故答案为:4NH3+5O2
4NO+6H2O;
③氨气的催化氧化反应得到的一氧化氮迅速被氧气氧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形成硝酸,金属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很易被氧气氧化为二氧化氮而呈现红棕色,故答案为:铜片逐渐减少直至溶解,溶液变蓝色,生成无色气体并在广口瓶上方变成红棕色.
如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因NaHCO3溶液抑制CO2的溶解,则挤压胶管的胶头,气压变化不明显,则不会形成喷泉,故A错误;
B、因氨气极易溶于水,则挤压胶管的胶头,使烧瓶中的气压减小,且小于外界大气压,则形成喷泉,又因氨水溶液显碱性,酚酞遇碱变红,故形成红色喷泉,故B正确;
C、因H2S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CuS沉淀,则挤压胶管的胶头,使烧瓶中的气压减小,且小于外界大气压,则形成喷泉,又因溶液中有黑色的CuS,溶液变黑,故形成黑色喷泉,故C正确;
D、因HCl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则挤压胶管的胶头,使烧瓶中的气压减小,且小于外界大气压,则形成喷泉,又因溶液中有白色的AgCl,溶液变白,故形成白色喷泉,故D正确;
故选:A.
下列关于NH3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密度比空气小,所以收集时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故A错误;
B、氨气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所以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B正确;
C、氨气是碱性气体,与硫酸反应,氨气只能用碱性和中性干燥剂干燥,故C错误;
D、氨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氮气和水,故D错误;
故选B.
下列反应中,氨气体现还原性,且既有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的反应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降,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氨气没有体现还原性,故A错误;
B、8NH3+3Cl2═6NH4Cl+N2中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氨气体现还原性,Cl-Cl键、N-H键断开,氮氮三键、N-H配位键生成,故B正确;
C、2NH3+2Na═2NaNH2+H2中N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化,没有表现还原性,故C错误;
D、2NH3+3CuO═3Cu+N2+3H2O中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氨气体现还原性,但是没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故D错误.
故选B.
土卫五也称为“氨星”.其上固态氨占土卫五总质量的四分之一.下列有关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氨能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而固态氨占土卫五总质量的四分之一,所以不可能有水存在,故A错误;
B、氨中的氮原子能与另一个氨中氢原子形成氢键,所以固态氨中,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故B正确;
C、因固态氨属于分子晶体,故C正确;
D、因氨气的熔点很低,所以氨以固体形式存在,说明温度很低,故D正确;
故选:A.
有关氨的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氨气在纯氧中可以燃烧,但是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A正确;
B、氨水中能电离出大量的氢氧根离子,溶液显示碱性,故B正确;
C、氨气和酸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酸气体相遇产生白烟,但是通入酸溶液中,只能得到盐溶液,故C错误;
D、反应 NH3+H+=NH4+ 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不存在去电子被氧化的微粒,故D错误.
故选AB.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艳的红色花瓣中有水,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HClO具有漂白性,则使鲜艳的红色花瓣褪色,故A正确;
B、NH3与HCl气体接触生成氯化铵,能观察到有白烟产生,故B正确;
C、新切开的Na表面在空气中易被氧化生成氧化钠,则会变暗,故C错误;
D、浓硝酸与Cu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水,故D正确;
故选C.
下列实验中溶液变为红色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紫色石蕊试液在酸性溶液中为红色,在碱性溶液中为蓝色,在中性溶液中为紫色,氨水为碱性物质为蓝色,故A错误;
B.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B错误;
C.硫氰化钾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发生反应Fe3++3SCN-⇌Fe(SCN)3,显红色,故C正确;
D.将铜片投入浓硝酸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铜蓝色溶液和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生成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故D错误;
故选C.
(2016春•台州校级月考)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下列各浓酸时,均有白烟产生的一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蘸有浓氨水的玻棒靠近下列各浓酸时,产生白烟,说明酸易挥发,能在空气中形成小颗粒,则
HCl、HNO3三种酸都易挥发,与浓氨水反应均有白烟产生,而浓H2SiO3、H2SO4为难挥发性的酸,不能形成白烟,故选B.
学生用滤纸折成一只纸蝴蝶并在纸蝴蝶上喷洒某种试剂,挂在铁架台上.另取一只盛有某种溶液的烧杯,放在纸蝴蝶的下方(如右图).过一会儿,发现纸蝴蝶的颜色由白色纸蝴蝶转变为红色,喷洒在纸蝴蝶上的试剂与小烧杯中的溶液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从白色的蝴蝶变成红色可推断滤纸上喷洒的物质不是石蕊,而是酚酞试液;浓氨水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遇到试剂中的水形成氨水,氨水呈碱性,无色的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挥发性,不能使蝴蝶变红.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