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氨硝酸硫酸
- 共7509题
同温同压下,在甲、乙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NH3、NO2 进行喷泉实验.如图:
(1)实验室制备NH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形成喷泉后,甲烧瓶内液体呈______色,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说明);乙烧瓶内液体呈______色,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3)喷泉停止后,甲烧瓶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烧瓶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正确答案
( 1)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来制取氨气2NH4Cl+Ca(OH)2CaCl2+2 NH3↑+2H2O,
故答案为:2NH4Cl+Ca(OH)2CaCl2+2 NH3↑+2H2O;
(2 ) 氨气溶于水后,氨气和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电离生成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单质溶液呈碱性,NH3+H2O═NH3.H2O═NH4++OH-,石蕊遇碱变蓝色;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硝酸溶液呈酸性,石蕊遇酸变红色3NO2+H2O=2HNO3+NO,
故答案为:蓝;NH3+H2O═NH3.H2O═NH4++OH-;红;3NO2+H2O=2HNO3+NO;
(3)气体和水反应的体积就等于水进入烧瓶的体积,根据公式C==
=
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气体摩尔体积有关,与气体的体积无关,所以相同条件下,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故答案为:等于.
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中烧瓶内固体可以选用__________(选填以下选项的代号)。
A.碱石灰 B.生石灰 C.二氧化硅 D.氯化钙
(3)上图A—F是按正确实验装置顺序排列的。虚线框内应添加必要的除杂装置,请从上图的备选装置中选择,并将编号填入下列空格:
B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
(4)C装置的反应原理可应用在检查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写出检查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检验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从装置C的G处逸出的尾气中含有少量Cl2,写出尾气处理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2)AB
(3)I;II;III
(4);取适量该白色固体与浓的氢氧化钠溶液共热,若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无色气体;则证明有NH4+存在
(5)Cl2 +2OH- == Cl-+ ClO-+ H2O
某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探究氨的催化氧化。
(1)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玻璃管2一段时间后,挤压1中打气球鼓入空气,观察到2中物质呈红热状态;停止加热后仍能保持红热,该反应是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为保证在装置4中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装置3应装入_________;若取消3,在4中仅观察到大量白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为实现氨催化氧化,也可用装置5替换装置_________(填装置代号);化合物X为_________(只写一种),Na2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4NH3+5O24NO+6H2O
(2)放热
(3)浓H2SO4;生成的NO与O2反应生成NO2,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NH3与HNO3反应生成了
NH4NO3(4)1;NH4Cl;与HCl反应生成氧气
某学生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B装置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E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入C装置的两根导管左边较长、右边较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MnO2+4H++2Cl-=Mn2++Cl2↑+2H2O
(2) 干燥管 ;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
(3) 使密度大的氯气与密度小的氨气较快地均匀混合
(4) 3Cl2+8NH3===N2+6NH4Cl
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运送飞船的火箭燃料除液态双氧水外,还有另一种液态氮氢化合物。已知该化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5%,相对分子质量为
32,结构分析发现该分子结构中只有单键。
(1)该氮氢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物质与液态双氧水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两种无毒又不污染环境的气态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NH3分子中的N原子有一对孤对电子,能发生反应:NH3+HCl=NH4Cl。试写出上述氮氢化合物通入足量盐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2)N2H4+2H2O2==N2+4H2O
(3)N2H4+2HCl==N2H6Cl2
取2mL浓度为2×10-4mol/L的NaNO3溶液于试管,加入约4mL浓度为2mol/L的NaOH溶液,再加入适量铝粉,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实验中观察到试管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一段时间后试纸变蓝,铝粉溶解,溶液澄清不变色。请据以上实验事实分析:
(1)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
(2)写出N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配平并填空。
①___Al + ___NO3-+ _______ + ___H2O → ___AlO2-+ _______
②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_
(3)为检验某含氮废水中是否含有NO3-,以废水水样2mL代替NaNO3溶液进行上述实验,现象相同,有同学认为无法据此得出“一定有NO3-”的结论,理由是废水中可能存在的_________________ (填离子符号)对实验结果有干扰;
(4)工业上利用铝粉除去含氮废水中的NO3-,当控制溶液pH在10.7左右时,所得产物中还有氮气。若氮气和氨气的体积比为4:1,则除去0.1mol NO3-,消耗铝______ g。
正确答案
(1)NH3(2)①8,3,5OH-,2,8,3NH3;②NaAlO2(3)NH4+、NO2-
(4)4.8g
某学生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E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装置C的G处逸出的尾气中可能含有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如何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4H++2Cl-+MnO2Mn2++Cl2↑+2H2O
(2)干燥管
(3)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
(4)3Cl2+8NH3==N2+6NH4Cl
(5)在G处连接导管,直接把尾气通入盛有烧碱溶液的烧杯中
(1)肼(N2H4)又称联氨,是一种可燃性的液体,可用作火箭燃料。已知在101kPa时,32.0gN2H4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氮气,放出热量624kJ(25℃时),N2H4完全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肼-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KOH溶液。 肼-空气燃料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一个电化学过程示意图。
①锌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假设使用肼-空气燃料电池作为本过程中的电源,铜片的质量变化128g,则肼一空气燃料电池理论上消耗标标准状况下的空气________L(假设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为20%)
(4)传统制备肼的方法,是以NaClO氧化NH3,制得肼的稀溶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N2H4(1) +O2(g) =N2(g)+2H2O(1);△H=-624kJ/mol
(2)O2+2H2O+4e-=4OH-;N2H4+4OH--4e-=4H2O+N2↑
(3)Cu2++2e-=Cu;112L
(4)ClO-+2NH3=N2H4+Cl-+H2O
现在普遍应用的工业合成氨的方法是哈伯于1905年发明的,但此法反应物的转化率不高。
(1)已知:1 mol N2(g)与适量H2(g)完全反应,生成NH3(g),放出92.2 kJ热量,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反应在298K、398K时的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______K2 (填“>” “=” 或 “<” )。
(3)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不变(始终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2、8 mol H2及固体催化剂。
10分钟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气体压强变为起始的80%,此时氨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用氮气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若想提高氨气的产率,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请提出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任意写一条)。
(4)在上述相同条件下,若起始时加入4 mol NH3、2 mol H2及固体催化剂,反应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比(3)中______(填“大”、“小”或“相等”)。
(5)氨被氧化生成一氧化氮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6)随着对合成氨研究的发展,2001年两位希腊化学家提出了电解合成氨的方法,即在常压下把氢气和用氦气稀释的氮气,分别通入一个加热到570℃的电解池中,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为介质,用吸附在它内外表面上的金属钯多晶薄膜做电极,实现了常压、570℃条件下高转化率的电解法合成氨(装置如下图)。
请回答:在电解法合成氨的电解池中______(填“能”或“不能”) 用水作电解质溶液的溶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钯电极A是电解池的______极(填“阳”或“阴”),该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N2(g)+3H2(g) = 2NH3(g) △H=-92.2 kJ·mol-1(2)>
(3)25% ;0.01mol/(L·min);增大氢气浓度或增大氮气浓度或增大反应物浓度或降温或增大压强或及时转移走生成的氨(答案合理即可)
(4)相等
(5)4NH3+5O24NO+6H2O
(6)不能;新法合成氨电解池的反应温度是570℃时,水为水蒸气;阴;N2+6e-+6H+=2NH3
(1)肼(N2H4)又称联氨,是一种可燃性的液体,可用作火箭燃料。已知在101kPa时,32. 0gN2H4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氮气,放出热量624kJ (25℃时),N2H4完全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 。
(2)下图是一个电化学过程示意图。①锌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___。
②假设使用肼一空气燃料电池作为本过程中的电源,铜片的质量变化128g,则肼一空气燃料电池在此变化过程中理论上消耗标准状况下的空气____L(假设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为20%)。
(3)传统制备肼的方法,是以NaClO氧化NH3,制得肼的稀溶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
正确答案
(1)N2H4(l)+O2(g)==N2(g)+2H2O(l) △H=-624kJ/mol
(2)①Cu2++2e-==Cu;②112
(3)ClO-+2NH3==N2H4+Cl-+H2O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