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已知X、Y、Z、W(含同一元素)有如下转化关系:

且X能与W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易溶于水的盐,则X可能是(  )

AN2

BNO2

CNH3

DNO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X、Y、Z、W(含同一元素),其中X能经过两步氧得Z,Z再与水反应可以生成对应的酸或碱,则X可以含有C、N、S、Na等元素,X能与W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易溶于水的盐,符合此条件的X只能为NH3,NH3能与氧气生成NO,NO再与氧气反应生成NO2,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HNO3与NH3反应生成NH4NO3,NH4NO3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盐,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应选C,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占空气总体积的21%

C空气由空气分子组成,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D稀有气体用途广泛,可用于制造霓虹灯,强照明灯等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实验室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故A正确;

B.空气中氮气占总体积的78%,氧气占21%,故B错误;

C.空气是混合物,含有氮气、氧气等气体,但它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故C错误;

D.稀有气体可以做各种电光源、保护气等,因此可以充制霓虹灯、强照明灯等,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写出实验室制NH3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它能和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写出浓硝酸与非金属单质碳的反应方程式.______.

配平下列化学(或离子)方程式:

(3)______FeCl2+______KNO3+______HCl-______FeCl3+______KCl+______NO↑+______H2O

(4)______SO32-+______MnO4-+______H+-______Mn2++______SO42-+______H2O.

正确答案

(1)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制取氨气,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和非金属单质C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水,

故答案为:C+4HNO3(浓)CO2↑+4NO2↑+2H2O)

(3)反应方程式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 FeCl2→FeCl3,铁元素由+2价→+3价,一个分子失去一个电子;

KNO3→NO,氮元素由+5价→+2价,一个分子得3个电子,所以其最小公倍数为3,所以氯化亚铁的计量数为3,硝酸钾的计量数为1,其它元素根据原子守恒配平,所以该方程式为:

 3 FeCl2+1KNO3+4 HCl=3FeCl3+1KCl+1NO↑+2H2O,

故答案为:3;1;4;3;1;1;2;

(4)反应方程式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 SO32-→SO42-,硫元素由+4价→+6价,一个离子失去2个电子;  MnO4-→Mn2+

锰元素由+7价→+2价,一个离子得5个电子,所以其最小公倍数为10,故亚硫酸根离子的计量数为5,高锰酸根离子的计量数为2,其它元素根据原子守恒配平,所以该方程式为:5SO32-+2 MnO4-+6H+=2Mn2++5SO42-+3H2O.

故答案为:5;2;6;2;5;3;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氮的化合物在某些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氨和铵盐在粮食的增产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①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常温下,向25mL 0.1mol•L-1HA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1NH3•H2O溶液,曲线如图所示(体积变化忽略不计).由图确定HA是______(填“强”或“弱”)酸,HA与NH3•H2O恰好完全反应时,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______(填“>”、“>”或“=”)0.1mol•L-1H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写出C点时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2)未来的交通工具将采用新一代无机非金属材料制成的无水冷发动机.这类材料中研究得较多的是氮化物A.粉末状A能够与水反应,所得产物中有一种酸性氧化物,它是工业上生产玻璃的主要原料,另一种产物是氨气.请写出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硝酸是医药、军事、化工等领域的重要原料.在实验室中,将适量铁铜混合粉末与稀硝酸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若有固体剩余,实验测得溶液X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只有两种,则阳离子为______(写离子符号);若反应后无固体剩余,某同学认为X中除Fe3+、Cu2+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的Fe2+,应选用______(选填序号).

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   d.浓氨水.

正确答案

解;(1)①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碱石灰制取氨气,其化学方程式是: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故答案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②根据HA+NH3•H2O=NH4A+H2O可知,与25mL 0.1mol•L-1HA完全反应需要0.2mol•L-1NH3•H2O溶液12.5mL,而图示显示,加入0.2mol•L-1NH3•H2O溶液13mL时才呈中性,说明恰好反应时溶液呈酸性,即NH4A溶液呈酸性,所以HA是强酸.

NH4A溶液呈酸性,是因为铵根离子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平衡,而HA是强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抑制了水的电离平衡,即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大于0.1mol•L-1H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图中C点代表25mL 0.1mol•L-1HA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1NH3•H2O溶液25mL,根据HA+NH3•H2O=NH4A+H2O可知,氨水过量12.5mL,即所得溶液中为NH4A和NH3•H2O的混合液,且二者的浓度均为0.05mol/L.该混合液中存在铵根离子的水解平衡和NH3•H2O的电离平衡,而且NH3•H2O的电离程度远大于铵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即溶液显碱性,其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H4+)>c(A-)>c(OH-)>c(H+),

故答案为:强;>;c(NH4+)>c(A-)>c(OH-)>c(H+);

(2)生产玻璃的主要原料为二氧化硅、大理石、碳酸钠,其中是酸性氧化物的只有二氧化硅,即粉末A与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硅和氨气,则A中必含硅元素和氮元素,因此A是Si3N4,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i3N4+6H2O=3SiO2+4NH3↑,故答案为:Si3N4+6H2O=3SiO2+4NH3↑;

(3)铁铜混合粉末与稀硝酸充分反应,若有固体剩余,无论剩余铁或是剩余铜,都不会存在Fe3+和H+,因为含有两种阳离子,所以这两种阳离子只能是Fe2+、Cu2+

因为溶液中有Fe3+、Cu2+,因此要检验Fe2+,不能使用把Fe2+氧化为Fe3+再去检验Fe3+的方法,a、b、d均不正确.因为Fe2+具有还原性,酸性KmnO4溶液具有氧化性,因此可以向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混合液,观察酸性KmnO4溶液是否褪色,若褪色,说明含有Fe2+,若不退色,说明不含有Fe2+,故应选c.

故答案为:Fe2+、Cu2+;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氯气、氨气等物质在生产和科研中都有重要应用.

(1)若发生大量氯气泄漏事故,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______.

a.立即通报相关部门,迅速撤离事故现场

b.用蘸有肥皂水的毛巾捂住口鼻立即逆风疏散

c.用蘸有NaOH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立即顺风疏散

(2)事故发生后,可用NaOH稀溶液处理泄漏的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3)实验室用氨气还原氧化铜的方法,通过测定反应物CuO和生成物H2O的质量[m(CuO)、m(H2O)],测定铜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H3+3CuON2+3Cu+3H2O.备选仪器装置如下(装置内所发生的反应是完全的).

①用上述装置制氨气时,能否将碳酸盐换成氯化铵?______(回答“是”或“否”),用化学方程式说明理由.______.

②仪器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用字母编号表示,仪器可重复使用)是______.

C中的试剂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

③铜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用含有m(CuO)、m(H2O)的式子表示].

(4)Cl2与N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一种气体,实验数据如图.图中横坐标是加入Cl2的物质的量,纵坐标是反应后气体物质的量总和.已知所取Cl2、NO2的物质的量总和为6mol.则生成物的化学式是______.

正确答案

(1)氯气有毒,密度比空气大,易于碱性溶液反应,所以当氯气泄漏时立即通报相关部门,迅速撤离事故现场

,NaOH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应用用蘸有肥皂水的毛巾捂住口鼻而不能用NaOH溶液,并且逆风疏散,故答案为:a、b;

(2)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可用NaOH吸收尾气,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故答案为:Cl2+2OH-=Cl-+ClO-+H2O;

(3)①制备氨气时应用碳酸铵和氢氧化钙反应,而不能用氯化铵,因氯化铵分解生成的氨气和氯化氢气体易反应而重新生成氯化铵,反应的方程式为HCl+NH3=NH4Cl,

故答案为:否;HCl+NH3=NH4Cl;

②氨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制备氨气,并用碱石灰干燥氨气,生成的氨气在加热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水用碱石灰吸收以测定生成水的质量,最后用浓硫酸吸收氨气并防止空气中的水和CO2进入D装置以免造成误差,

故答案为:BDADC;浓硫酸;防止空气中的水和CO2进入D装置,吸收多余的氨气;

③根据反应的方程式计算

    2NH3+3CuON2+3Cu+3H2O

          3mol           3mol 

        mol   mol

M(CuO)=-16

故答案为:-16;

(4)由图象可知:当氯气的物质的量为2mol时反应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最小,说明此时完全反应,

此时n(Cl):n(N02)=1:1,则有Cl2+2NO2═2NO2Cl,所以生成物为NO2Cl,

故答案为:NO2Cl.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实验室用N2、H2合成氨气,并用酚酞试液检验生成的氨气,用锌与盐酸反应制取氢气;用NaNO2饱和溶液和NH4Cl饱和溶液共热制取氮气: NaNO2+NH4Cl=NaCl+NH4NO2;NH4NO2N2↑+2H2O。制取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A用于制取______________

(2)装置E中分液漏斗上方常用导管与园底烧瓶相通,作用是______________。装置E与装置C直接相连,连接时导管口连接方法为e接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另一接口与其他仪器装置相连接时,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另一接口_____接______,____接_____,______接______。

(4)装置D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装置F导出的气体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

(5)装置G内滴有酚酞的试液,用于检验氨气的生成,该装置中导管口能否插入液面以下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充分利用原料的角度看,装置G应装双孔塞,此时另一接口应与________相连为佳。

正确答案

(1)H2(或氢气)

(2)便于液体顺序流下;b

(3)a;d;c;f;g;h

(4)干燥N2、H2;NH3、H2、N2(5)不能;氨气极易溶于水而发生倒吸

(6)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已知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HClO是一个可逆反应,即不能进行到底的反应,且反应生成的次氯酸(HClO)是一种酸性比碳酸还要弱的酸.分别写出盐酸、次氯酸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

(2)镁带着火时,不能用液态CO2灭火剂来灭火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3)将少量铁粉投入到过量稀硝酸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在此反应中,硝酸体现了______性和______性.实验室中制取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用______法收集.

正确答案

(1)盐酸是强电解质,次氯酸是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HCl═H++Cl-,HClO⇌H++ClO-

故答案为:HCl═H++Cl-;HClO⇌H++ClO-

(2)金属镁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2Mg+CO2C+2MgO,所以不能用液态CO2灭火剂来灭火,

故答案为:2Mg+CO2C+2MgO;

(3)少量铁粉投入到过量稀硝酸中发生:Fe+4HNO3(稀)=Fe(NO33+NO↑+2H2O,离子方程式为:Fe+4H++NO3-=Fe3++2H2O+NO↑,在反应中硝酸中的氮元素部分化合价不变,生成硝酸盐,表现出硝酸的酸性,部分化合价降低,表现出硝酸的氧化性,则硝酸的作用为酸性和氧化性; 实验室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方程式为: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

故答案为:Fe+4H++NO3-=Fe3++2H2O+NO;酸;氧化性;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向下排空气法;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A是一种白色晶体,它与浓NaOH溶液共热,放出无色气体B。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B,按图1装置仪器,挤压滴管的胶头时,可以得到蓝色喷泉;实验室也可用A与浓H2SO4反应制无色气体C,C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C,仍按图1装置仪器,挤压滴管的胶头时,可以得到红色喷泉。

(1)A晶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B气体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2)图2是制取并收集气体B的部分装置,在图中方框内绘出用圆底烧瓶收集B的仪器装置简图,图中倒置漏斗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一支试管来收集B,检验B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NH4)2SO3或NH4HSO3;NH3(2);防倒吸

(3)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说明已收集满(答案合理即可)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在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可以制得纳米级碳酸钙.下图所示A-E为实验室常见的仪器装置(部分固定夹持装置略去),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的NH3,需选用上述仪器装置中的______.

(2)向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气体制纳米级碳酸钙时,应先通入的气体是______,写出制纳米级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判断所得碳酸钙样品颗粒是否为纳米级______.

正确答案

(1)实验室制取氨气采用固体、固体加热型装置,所以应选A为反应装置;生成物中含有水,氨气属于碱性气体,所以应选择碱性物质吸收水蒸气,故选C;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选E;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所以不能直接排空;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尾气处理应采用防止倒吸装置,用水吸收即可,故选D.

故答案为:ACDE.

(2)氨气极易溶于水,二氧化碳不易溶于水,所以应先通入氨气;氨气溶于水生成氨水,溶液呈碱性,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能和碱反应生成碳酸铵,碳酸铵和氯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铵CaCl2+CO2+2NH3+H2O=

CaCO3↓+2NH4Cl.

故答案为NH3;CaCl2+CO2+2NH3+H2O=CaCO3↓+2NH4Cl.

(3)碳酸钙样品颗粒如果为纳米级,纳米级的颗粒在胶体范围内,所以具有胶体的性质,运用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判断;取少量样品和水混合形成分散系,用一束光照射,若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则是纳米级,否则不是.

故答案为:取少量样品和水混合形成分散系,用一束光照射,若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则是纳米级,否则不是.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学生利用以下装置探究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下列所给试剂,选择制取氨气的装置是(填对应字母)______;写出制备氯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

二氧化锰、碱石灰、浓盐酸、浓氨水、烧碱、生石灰

(2)已知,E装置是用于使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发生反应的装置,试说明该装置的设计意图:______.

(3)根据实验目的,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填装置的接口字母):______接______,______接( f ),( g )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______;其中,G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4)氯气和氨气在常温下相混合就会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其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

(5)请你评价此套装置有何缺点______.

正确答案

(1)根据提供的药品,应用浓氨水和碱石灰或生石灰反应制备氨气,可用A装置,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MnO2+4H++2C1-Mn2++C12↑+2H2O,故答案为:A; MnO2+4H++2C1-Mn2++C12↑+2H2O;

(2)由于氨气的密度小,氯气的密度大,密度小氨气的从长管进入向上扩散,密度大的氯气从短管进入向下扩散,这样能较快的充分的混合,具体操作为将比空气轻的氨气从长管口f进入,比空气重的氯气从短管口g进入,使反应气体逆流接触充分反应,中间导管用于排出空气以减少内部压力,

故答案为:将比空气轻的氨气从长管口f进入,比空气重的氯气从短管口g进入,使反应气体逆流接触充分反应,中间导管用于排出空气以减少内部压力;

(3)装置A制取氨气,可用浓氨水与碱石灰(或烧碱或生石灰等),B装置中盛放的碱石灰,用来干燥氨气;G装置中盛放的饱和食盐水,用来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F装置用来干燥氯气,然后在E中混合反应,则连接顺序为a接d,e接f,g接h,i接j,k接b,

故答案为:a;d;e;h;i;j;k;b;除去C12中的HCl气体;

(4)氯气和氨气在常温下相混合就会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12+8NH3=6NH4Cl+N2,由化合价的变化可以看出,当3mol氯气参加反应时,有2mol氨气被氧化,所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故答案为:3C12+8NH3=6NH4Cl+N2;3:2;

(5)氯气和氨气都污染空气,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实验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故答案为:缺少尾气处理装置,造成空气污染.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氨硝酸硫酸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