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 共1146题
物质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的变化,主要与空气中某些气体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铁生锈的条件:金属和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接触,与氧气、水蒸气有关,且以吸氧腐蚀为主,故A正确;
B、氢氧化钠固体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易潮解,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故B正确;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于空气中浓度变小,与水蒸气有关,故C正确;
D、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电化腐蚀,正极上是氧气得电子的反应:O2+4e-+2H2O═4OH-,故D错误.
故选D.
(2015秋•嘉兴校级月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核磁共振(NMR)和质谱(MS)是近年来普遍使用的仪器分析技术,也是最常用的结构测定工具.在质谱分析中,只需要微量样品就可测出被测物质的相对分子量、分子式和许多分子结构的信息,再结合核磁共振,就能准确测定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故A正确;
B、储氢金属吸氢形成金属氢化物,改变条件释放吸收的氢气,在电化学中经常见到,这是氢气贮存的重要途径,故B正确;
C、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和改变金属组成或结构的方法都是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故C错误;
D、乙醇中的羟基氧原子、氢原子与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氧原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乙醇与水互溶与乙醇和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有关,故D正确.
故选C.
我国某大城市今年夏季多次降下酸雨.据环保部门测定,该城市整个夏季酸雨的pH平均为3.2.在这种环境中的铁制品极易被腐蚀.对此条件下铁的腐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金属铁的腐蚀中,金属铁可以和酸中的氢离子直接发生化学腐蚀,铁制品中含有铁和碳,再加之电解质环境,具备了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所以构成了原电池,会发生电化学腐蚀,故A正确;
B、发生电化学腐蚀时,碳作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2H++2e-=H2↑,故B错误;
C、发生电化学腐蚀时,碳作正极,发生反应:2H++2e-=H2↑,有氢气产生,故C正确;
D、发生电化学腐蚀时的负极是金属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故D正确.
故选B.
铜板上铁铆钉处的吸氧腐蚀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因铁比铜活泼,所以在腐蚀过程中铁失电子被氧化腐蚀,故A错误;
B、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动方向是由负极铁流向正极铜,故B正确;
C、吸氧腐蚀中,正极反应为:2H2O+O2+4eˉ=4OH-,故C错误;
D、铁钉表面发生的反应为Fe-2e-═Fe2+,故D错误.
故选B.
下列关于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锡、铁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铁易失电子而作负极,锡作正极,作负极的金属加速被腐蚀,所以镀层不再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故A正确;
B.在空气与水面交接处溶解的氧气比水下多,铁、碳和溶于氧气的水能构成原电池,铁易失电子而作负极,作负极的金属加速被腐蚀,所以与水面交接处的钢柱,比在水下部分的钢柱容易腐蚀,故B正确;
C.铁无论发生吸氧腐蚀还是析氢腐蚀,都是铁作负极,负极上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故C正确;
D.如果输油管道与电源正极相连,则输油管道属于阳极,加速被腐蚀,要抑制输油管道被腐蚀,则应该连接原电池负极,故D错误;
故选D.
钢铁很容易生锈而被腐蚀,每年因腐蚀而损失的钢铁占世界钢铁年产量的四分之一.因而金属的防护工作特别重要.下列对几种常见金属防腐方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将金属制成合金,增强抗腐蚀能力,实质是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方法以及表述相符,故A不选;
B、金属保护层破损后,会形成原电池装置,若是被保护的金属是正极,则被保护,若是被保护的金属做负极,则会加快腐蚀速率,方法以及表述不相符,故B选;
C、电解池中被阳极金属易腐蚀,保护的金属作阴极,该保护金属的方法称为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方法以及表述相符,故C不选;
D、原电池中,负极金属易被腐蚀,正极金属被保护,该保护金属的方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方法以及表述相符,故D不选;
故选B.
表面镀有保护金属层的铁片,当镀层有破损时比普通铁片更耐腐蚀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镀锌铁中,金属铁作正极,是被保护的电极,比普通铁片更耐腐蚀,故A正确;
B、镀锡铁中,金属铁作负极,是被腐蚀的电极,比普通铁片更易腐蚀,故B错误;
C、镀铅铁中,金属铁作负极,是被腐蚀的电极,比普通铁片更易腐蚀,故C错误;
D、镀铜铁中,金属铁作负极,是被腐蚀的电极,比普通铁片更易腐蚀,故D错误;
故选A.
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锌比铁活泼,锌被腐蚀而铁被保护,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可用原电池理论解释,故A不选;
B、铝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形成致密的保护膜,不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故B选;
C、滴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后,锌把铜置换出来形成原电池反应,故加快反应速率,可用原电池原理解释,故C不选;
D、镀锌的铁被破坏后,锌被氧化,而铁被保护,镀锡的铁被破坏后,铁失电子被氧化,加快了腐蚀,可用原电池原理解释,故D不选.
故选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铜锌原电池”中,金属铜是正极,锌是负极,盐桥中的阴离子移向锌电极,故A错误;
B、在“铜锌原电池”中,活泼金属锌是负极,失电子,质量会减轻,故B错误;
C、当马口铁(镀锡)破损后,形成的原电池中,金属铁是负极,易被腐蚀,白铁皮(镀锌)的金属镀层损坏后,铁是正极,被保护,不易被腐蚀,即白铁皮更耐腐蚀,故C错误;
D、钢铁是铁和碳的合金,做两个电极,它可以与表面的一层电解质溶液形成很多微小的原电池,金属铁发生吸氧腐蚀或是析氢腐蚀,故D正确.
故选D.
糕点包装中常用的脱氧剂组成为还原性铁粉、氯化钠、炭粉等,其脱氧原理与钢铁的吸氧腐蚀相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铁粉、氯化钠溶液、炭粉构成原电池,原电池放电过程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
B.脱氧过程中铁作原电池负极,负极上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电极反应为:Fe-2e-=Fe2+,故B正确;
C.脱氧过程中碳做原电池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方程式为2H2O+O2+4e-═4OH-,故C正确;
D.由电子守恒知,消耗氧化剂氧气的体积(标况下)v(O2)==336mL,故D正确.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