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金属腐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钢铁在潮湿空气中的腐蚀主要是化学腐蚀

B金属的化学腐蚀的实质是:M-ne-═Mn+

C金属的化学腐蚀必需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D在潮湿的中性环境中,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主要是析氢腐蚀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钢铁的腐蚀主要是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故A错误;

B、金属腐蚀的实质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变为阳离子,是被氧化的过程,故B正确;

C、金属腐蚀的条件:和空气以及水接触,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析氢腐蚀,在中性以及弱酸性腐蚀吸氧腐蚀,所以不一定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故C错误;

D、在弱酸性或中性环境腐蚀时,会发生金属的吸氧腐蚀,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A、【供选学《化学与生活》考生作答】

(1)如右图所示,铁处于Ⅰ、Ⅱ、Ⅲ三种不同的环境中,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2)氟氯代烷是一种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在大气平流层中,氟氯代烷受紫外线的照射分解出氯原子,氯原子参与下列有关反应:

①Cl+O3→ClO+O2;②O3→O+O2;③ClO→Cl+O2

上列反应的总反应式是______

(3)碳酸氢钠是常见的疏松剂,主要是因为它在加热条件下产生了气体,使食品变得疏松.试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垃圾资源化的方法是______

A、填埋          B、焚烧         C、堆肥法        D、分类回收法

B【供选学《化学反应原理》考生作答】

设反应①Fe(s)+CO2(g)═FeO(s)+CO(g)的平衡常数为K1.反应②Fe(s)+H2O(g)═FeO(s)+H2(g)的平衡常数K2,在不同温度下,K1、K2的值如下:

(1)从上表可以推断:反应①是______(填“吸”、“放”)热反应;反应②是______(填“吸”、“放”)热反应.

(2)现有反应③CO2(g)+H2(g)═CO(g)+H2O(g)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的数学表达式:K3______

(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①1mol  N2(g)与适量O2(g)起反应,生成NO2(g),吸收68KJ热量:______

②NH3(g)燃烧生成NO2(g)和H2O(g),已知

(1)2H2(g)+O2(g)═2H2O(g)△H═-483.6kJ/mol

(2)N2(g)+2O2(g)═2NO2(g)△H═+67.8kJ/mol

1,N2(g)+3H2(g)═2NH3(g)△H═-92.0kJ/mol

NH3(g)燃烧生成NO2(g)和H2O (g)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解:A、(1)铁处于Ⅰ的环境中做原电池的负极,腐蚀速率较快,铁处于Ⅱ的环境中做原电池的正极,被保护,腐蚀速率很慢,铁处于Ⅲ的环境中的金属铁发生吸氧腐蚀,速度较慢.故答案为:Ⅰ、Ⅲ、Ⅱ;

(2)由①Cl+O3→ClO+O2、②O3→O+O2、③ClO+O→Cl+O2,将方程式①+②+③得方程式:2O3→3O2,故答案为:2O3═3O2

(3)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以及二氧化碳,即2NaHCO3═Na2CO3+H2O+CO2↑,故答案为:2NaHCO3═Na2CO3+H2O+CO2↑;

(4)A、因填埋的垃圾并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残留着大量的细菌、病毒,还潜伏着沼气重金属污染等隐患.其垃圾渗漏液还会长久地污染地下水资源,故A错误;

    B、用焚化技术垃圾转化为灰烬、气体、微粒和热力,能够减少原来垃圾约八成的质量和九成五的体积.由于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如二噁英的强致癌物,故B错误;

    C、因堆肥法对垃圾分类要求高、有氧分解过程中产生的臭味会污染环境,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故C错误;

    D、将不同的垃圾分开放,这样做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有危害的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故D正确.

故选D;

B、(1)反应①的平衡常数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所以该反应是吸热的,反应②的平衡常数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该反应是放热的,故答案为:吸;放;

(2)反应③CO2(g)+H2(g)═CO(g)+H2O(g)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的数学表达式:K3,故答案为:

(3)①1mol N2(g)与适量O2(g)起反应,生成NO2(g),吸收68KJ热量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2O2(g)=2NO2(g)△H═+68 KJ/mol,故答案为:N2(g)+2O2(g)=2NO2(g)△H═+68 KJ/mol;

②已知:a、2H2(g)+O2(g)═2H2O(g)△H═-483.6kJ/mol

b、N2(g)+2O2(g)═2NO2(g)△H═+67.8kJ/mol

c、N2(g)+3H2(g)═2NH3(g)△H═-92.0kJ/mol

NH3(g)燃烧生成NO2(g)和H2O (g)的化学方程式:4NH3(g)+7O2(g)=4NO2(g)+6H2O(g)可以是3a-2c+2b得到,所以焓变△H═3(-483.6kJ/mol)-2(-92.0kJ/mol+2(+67.8kJ/mol=-1131.2KJ/mol,故答案为:4NH3(g)+7O2(g)=4NO2(g)+6H2O(g)△H═-1131.2KJ/mol.

解析

解:A、(1)铁处于Ⅰ的环境中做原电池的负极,腐蚀速率较快,铁处于Ⅱ的环境中做原电池的正极,被保护,腐蚀速率很慢,铁处于Ⅲ的环境中的金属铁发生吸氧腐蚀,速度较慢.故答案为:Ⅰ、Ⅲ、Ⅱ;

(2)由①Cl+O3→ClO+O2、②O3→O+O2、③ClO+O→Cl+O2,将方程式①+②+③得方程式:2O3→3O2,故答案为:2O3═3O2

(3)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以及二氧化碳,即2NaHCO3═Na2CO3+H2O+CO2↑,故答案为:2NaHCO3═Na2CO3+H2O+CO2↑;

(4)A、因填埋的垃圾并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残留着大量的细菌、病毒,还潜伏着沼气重金属污染等隐患.其垃圾渗漏液还会长久地污染地下水资源,故A错误;

    B、用焚化技术垃圾转化为灰烬、气体、微粒和热力,能够减少原来垃圾约八成的质量和九成五的体积.由于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如二噁英的强致癌物,故B错误;

    C、因堆肥法对垃圾分类要求高、有氧分解过程中产生的臭味会污染环境,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故C错误;

    D、将不同的垃圾分开放,这样做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有危害的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故D正确.

故选D;

B、(1)反应①的平衡常数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所以该反应是吸热的,反应②的平衡常数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该反应是放热的,故答案为:吸;放;

(2)反应③CO2(g)+H2(g)═CO(g)+H2O(g)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的数学表达式:K3,故答案为:

(3)①1mol N2(g)与适量O2(g)起反应,生成NO2(g),吸收68KJ热量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2O2(g)=2NO2(g)△H═+68 KJ/mol,故答案为:N2(g)+2O2(g)=2NO2(g)△H═+68 KJ/mol;

②已知:a、2H2(g)+O2(g)═2H2O(g)△H═-483.6kJ/mol

b、N2(g)+2O2(g)═2NO2(g)△H═+67.8kJ/mol

c、N2(g)+3H2(g)═2NH3(g)△H═-92.0kJ/mol

NH3(g)燃烧生成NO2(g)和H2O (g)的化学方程式:4NH3(g)+7O2(g)=4NO2(g)+6H2O(g)可以是3a-2c+2b得到,所以焓变△H═3(-483.6kJ/mol)-2(-92.0kJ/mol+2(+67.8kJ/mol=-1131.2KJ/mol,故答案为:4NH3(g)+7O2(g)=4NO2(g)+6H2O(g)△H═-1131.2KJ/mol.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明矾净水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度

C金属的冶炼:铝可用电解法,铁可用热还原法

D化纤材料、高温结构陶瓷材料都属于新型有机合成材料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明矾中铝离子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而净水,故A正确;

B.锌、铁和海水构成原电池,锌易失电子而作负极,铁作正极,作正极的金属被保护,故B正确;

C.铝属于活泼金属,所以铝采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铁属于较活泼金属,采用热还原法冶炼,故C正确;

D.陶瓷属于无机物,所以高温结构陶瓷材料不属于新型有机合成材料,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根据下列要求写出有关反应式:

(1)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反应式:______

(2)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总反应:______

(3)将石墨接负极,铜板接正极,当通以直流电时,电解硫酸铜溶液,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反应式:______

(4)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硫酸根离子刚好沉淀完全时,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

(5)蒸干AlCl3溶液,并灼烧.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2H2O+O2+4e-=4OH-

2NaCl+2H2O2NaOH+H2↑+Cl2

Cu-2e-=Cu2+

2Ba2++4OH-+Al3++2SO42-═2BaSO4↓+AlO2-+2H2O

AlCl3+3H2O⇌Al(OH)3↓+3HCl;2Al(OH)3Al2O3+3H2O

解析

解:(1)钢铁中含有碳、铁,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活泼的金属作负极,不如负极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所以碳作正极,铁作负极,正极反应式:2H2O+O2+4e-=4OH-,故答案为:2H2O+O2+4e-=4OH-

(2)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阴极上氢离子放电,同时溶液中还生成氢氧化钠,所以电池反应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故答案为:2NaCl+2H2O2NaOH+H2↑+Cl2↑;

(3)活泼金属做阳极,金属失电子:Cu-2e-=Cu2+,故答案为:Cu-2e-=Cu2+

(4)假设SO42-的物质的量为2mol,则明矾溶液中含有2molSO42-,1molAl3+,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42-刚好沉淀完全时,需要2molBa(OH)2,即加入的Ba2+为2mol,OH-为4mol,生成2molBaSO4,1molAl3+与4molOH-反应生成1molAl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故答案为:2Ba2++4OH-+Al3++2SO42-═2BaSO4↓+AlO2-+2H2O;

(5)将氯化铝溶液加热蒸干,促进氯化铝水解,平衡向右移动,盐酸挥发,得到氢氧化铝固体,灼烧得到氧化铝,方程式为:AlCl3+3H2O⇌Al(OH)3↓+3HCl;2Al(OH)3═Al2O3+3H2O,故答案为:AlCl3+3H2O⇌Al(OH)3↓+3HCl;2Al(OH)3Al2O3+3H2O.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钢铁在酸性条件下发生______腐蚀,负极电极反应:______正极电极反应:______

(2)钢铁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发生______ 腐蚀,负极电极反应:______正极电极反应:______

正确答案

析氢

Fe-2e-=Fe2+

2H++2e-=H2

吸氧

Fe-2e-=Fe2+

2H2O+O2+4e-=4OH-

解析

解:(1)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分为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两种,钢铁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析氢腐蚀,正极上析出氢气,即2H++2e-=H2↑,负极上是铁失电子被氧化的过程,即Fe-2e-=Fe2+,故答案为:析氢;Fe-2e-=Fe2+;2H++2e-=H2↑;

(2)钢铁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发生吸氧腐蚀,铁作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即Fe=Fe2++2e-,碳作正极,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O+O2+4e-=4OH-

故答案为:吸氧;Fe=Fe2++2e-;2H2O+O2+4e-=4OH-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A、B、C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1)B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2)C中被腐蚀的金属是______,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3)A、B、C中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______

正确答案

2H++2e-=H2

Zn

Zn-2e-=Zn2+

B>A>C

解析

解:(1)B中铁做负极,铜做正极,电解质溶液为硫酸,则正极反应为2H++2e-=H2↑,故答案为:2H++2e-=H2↑;

(2)C形成原电池,锌比铁活泼,做原电池的负极而被氧化,负极反应为Zn-2e-=Zn2+

故答案为:Zn,Zn-2e-=Zn2+

(3)A发生化学腐蚀,B发生电化学腐蚀,C锌比铁活泼,铁做原电池的正极而被保护,电化学腐蚀的速率大于化学腐蚀的速率,故答案为:B>A>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每年世界上钢铁的产量都很高,但钢铁腐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如何更好地进行金属防护,一直是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1)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的锈蚀主要属于______,沿海地区的钢铁腐蚀比内陆地区更严重的原因是______

(2)据环保部门测定,我国一些大城市的酸雨pH=3.5.在酸雨季节铁制品极易腐蚀,则在其腐蚀中正极发生的反应是______

(3)在工业上常用亚硫酸钠除去水中溶解的氧,防止输水管被腐蚀,请简要说明原因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钢铁的腐蚀主要是电化学腐蚀中的吸氧腐蚀,沿海地区潮湿的空气中含大量NaCl电解质,这样会形成原电池,铁为负极,会加快了金属腐蚀,

故答案为:电化学腐蚀(或吸氧腐蚀);沿海地区潮湿的空气中含电解质NaCl,加快了金属腐蚀;

(2)酸性环境中,金属发生析氢腐蚀,正极反应式为2H++2e-═H2↑,故答案为:2H++2e-═H2↑;

(3)水中溶解的氧会使输水管道易发生吸氧腐蚀,加入Na2SO3时,Na2SO3可将O2还原,降低O2的浓度,

故答案为:Na2SO3将水中的O2还原防止输水管发生电化学腐蚀.

解析

解:(1)钢铁的腐蚀主要是电化学腐蚀中的吸氧腐蚀,沿海地区潮湿的空气中含大量NaCl电解质,这样会形成原电池,铁为负极,会加快了金属腐蚀,

故答案为:电化学腐蚀(或吸氧腐蚀);沿海地区潮湿的空气中含电解质NaCl,加快了金属腐蚀;

(2)酸性环境中,金属发生析氢腐蚀,正极反应式为2H++2e-═H2↑,故答案为:2H++2e-═H2↑;

(3)水中溶解的氧会使输水管道易发生吸氧腐蚀,加入Na2SO3时,Na2SO3可将O2还原,降低O2的浓度,

故答案为:Na2SO3将水中的O2还原防止输水管发生电化学腐蚀.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钉易被腐蚀

B

滴加少量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

C

燃气灶的中心部位容易生锈,主要是由于高温下铁发生化学腐蚀

D

用牺牲镁块的方法来防止地下钢铁管道的腐蚀,镁块相当于原电池的正极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铁钉与溶液不接触不能形成原电池,因此不易被腐蚀,故A错误;

B、图2中构成原电池铁是负极失去电子转化为亚铁离子,因此滴加少量KSCN溶液,溶液不会为血红色,故B错误;C、燃气灶的中心部位温度较高,和氧气接触的铁,在高温下会发生化学反应而容易生锈,即高温下铁发生化学腐蚀,故C正确;

D、用牺牲镁块的方法来防止地下钢铁管道的腐蚀,镁块相当于原电池的负极,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曲沃县校级期末)某研究小组对铁生锈进行研究.

(1)甲同学设计了A、B、C一组实验(如图1),探究铁生锈的条件.经过较长时间后,甲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是:A中铁钉生锈;B中铁钉不生锈;C中铁钉不生锈.

①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分析,可得出铁生锈的外部条件是______

②铁钉发生电化腐蚀的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③实验B所用的水要经过______处理;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

④实验C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

(2)乙同学为了达到同样目的,设计了实验D(如图1),发现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液面升高,其原因是______,该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水对铁钉生锈产生影响.

(3)丙同学为了探究铁锈(Fe2O3•nH2O)的组成,将甲同学实验产生的铁锈刮下来,称取1.96g这种铁锈,按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称得B装置的质量增加0.36g,C装置的质量增加1.32g,则根据实验数据,推断铁锈的化学式中n值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铁生锈的外部条件是金属要和空气中的水以及氧气接触,故答案为:和空气以及水接触;

②铁钉发生电化腐蚀,负极上铁为活泼金属,易失去电子而被氧化,正极上是氧气发生得电子的反应O2+2H2O+4e-=4OH-,故答案为:O2+2H2O+4e-=4OH-

③水中溶解有一定的空气,煮沸可以将空气排出,植物油和水是互不相溶的,它的作用是隔绝空气中的氧气,故答案为:煮沸;隔绝空气中的氧气;

④碱石灰能吸水,它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故答案为: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

(2)铁生锈会消耗氧气,这样会使试管内压强低于大气压,所以液面上升的原因是铁钉生锈消耗了试管内的氧气,使试管内压强低于大气压,不能证明水对铁钉生锈产生影响,故答案为:铁钉生锈消耗了试管内的氧气,使试管内压强低于大气压;不能;

(3)由题意知,固体质量减少的量为水和氧的量,无水氯化钙吸收的量为水,碱石灰吸收的是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

Fe2O3•nH2O+3CO2Fe+3CO2 +nH2O    

 160+18n               3×44  

    1.96g              1.32g 

所以1.96g×3×44=(160+18n)g×1.32g

解得n=2,

故答案为:2.

解析

解:(1)①铁生锈的外部条件是金属要和空气中的水以及氧气接触,故答案为:和空气以及水接触;

②铁钉发生电化腐蚀,负极上铁为活泼金属,易失去电子而被氧化,正极上是氧气发生得电子的反应O2+2H2O+4e-=4OH-,故答案为:O2+2H2O+4e-=4OH-

③水中溶解有一定的空气,煮沸可以将空气排出,植物油和水是互不相溶的,它的作用是隔绝空气中的氧气,故答案为:煮沸;隔绝空气中的氧气;

④碱石灰能吸水,它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故答案为: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

(2)铁生锈会消耗氧气,这样会使试管内压强低于大气压,所以液面上升的原因是铁钉生锈消耗了试管内的氧气,使试管内压强低于大气压,不能证明水对铁钉生锈产生影响,故答案为:铁钉生锈消耗了试管内的氧气,使试管内压强低于大气压;不能;

(3)由题意知,固体质量减少的量为水和氧的量,无水氯化钙吸收的量为水,碱石灰吸收的是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

Fe2O3•nH2O+3CO2Fe+3CO2 +nH2O    

 160+18n               3×44  

    1.96g              1.32g 

所以1.96g×3×44=(160+18n)g×1.32g

解得n=2,

故答案为:2.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金属制品在使用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运用电化学保护原理的是(  )

A炒菜的铁锅不用时涂抹一层食用油

B钢铁表面涂上一层油漆

C闸门、轮船底部镶嵌一些锌板

D将铁制品改良制成不锈钢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炒菜的铁锅不用时涂抹一层食用油,是隔绝氧气,防止金属铁生锈的,和电化学知识无关,故A错误;

B、钢铁表面涂上一层油漆,是隔绝氧气,防止金属铁生锈的,和电化学知识无关,故B错误;

C、闸门、轮船底部镶嵌一些锌板,则金属铁做正极,被保护,是运用电化学保护的原理,故C正确;

D、将铁制成不锈钢,是改变物质内部结构而防止金属被腐蚀,没有形成原电池,和电化学知识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