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生产上可以将柑橘加工成果汁、果酒、果醋等满足不同人的需求,也可从柑橘皮中提取芳香油.回答相关问题:

(1)通过过程③制作果酒,市场接种的菌种是______.在过程③中不用灭菌一般也不会受到杂菌的污染,原因是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果酒制作是否成功,需发酵后用______来鉴定,在酸性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______色.

(3)选用新鲜而不是干枯的柑橘果皮作为提取香精油的材料,理由是新鲜柑橘果皮______.过程⑤最好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4)现获得一株无子突变柑橘,研究人员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该突变植株,最好采用______的方法,该过程需要对外植体使用______进行消毒处理.

正确答案

解:(1)通过过程③制作果酒,市场接种的菌种是酵母菌,最适合酵母菌繁殖的温度为20℃左右.③表示果酒发酵过程,由于培养液的缺氧环境抑制了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酵母菌产生的酒精抑制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因此该过程中不用灭菌一般也不会受到杂菌的污染.

(2)酒精可以用重铬酸钾溶液鉴定,在酸性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3)新鲜柑橘果皮芳香油含量较高,因此需要选用新鲜的柑橘果皮作为提取香精油的材料.⑤表示提取香油精的过程,该过程最好采用压榨法.

(4)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应用于快速繁殖,因此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该突变植株,最好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过程需要对外植体使用70%的酒精进行消毒处理.

故答案为:

(1)酵母菌     培养液的缺氧环境抑制大多数的微生物的生长(酵母菌产生的酒精抑制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

(2)重铬酸钾溶液  灰绿

(3)芳香油含量较高    压榨

(4)植物组织培养  70%的酒精

解析

解:(1)通过过程③制作果酒,市场接种的菌种是酵母菌,最适合酵母菌繁殖的温度为20℃左右.③表示果酒发酵过程,由于培养液的缺氧环境抑制了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酵母菌产生的酒精抑制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因此该过程中不用灭菌一般也不会受到杂菌的污染.

(2)酒精可以用重铬酸钾溶液鉴定,在酸性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3)新鲜柑橘果皮芳香油含量较高,因此需要选用新鲜的柑橘果皮作为提取香精油的材料.⑤表示提取香油精的过程,该过程最好采用压榨法.

(4)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应用于快速繁殖,因此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该突变植株,最好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过程需要对外植体使用70%的酒精进行消毒处理.

故答案为:

(1)酵母菌     培养液的缺氧环境抑制大多数的微生物的生长(酵母菌产生的酒精抑制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

(2)重铬酸钾溶液  灰绿

(3)芳香油含量较高    压榨

(4)植物组织培养  70%的酒精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三亚校级月考)下面是有关食醋制作的实验.请回答:食醋可用大米为原料经三步发酵来制作:

第一步:大米经蒸熟、冷却后加入淀粉酶,将原料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然后进一步分解成葡萄糖,这一过程可用______(填淀粉指示剂)来检测,因为该试剂遇淀粉呈蓝色.

第二步:用______菌将葡萄糖转化成乙醇,这一发酵过程中,玻璃发酵瓶不应完全密闭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第三步:用______菌(乳酸菌/酵母菌/醋酸菌)将乙醇转化成乙酸,这一过程______(是/否)需要消耗氧气.

正确答案

解:淀粉可用碘液(KI-I2溶液)检测.酵母菌能将葡萄糖转化成乙醇,该过程中除了产生酒精,还会产生大量的CO2,使瓶内压力升高,因此操作不当可能会引起玻璃发酵瓶瓶塞冲开.醋酸菌能将乙醇转化成乙酸,由于醋酸菌是嗜氧菌,因此该过程需要消耗氧气.

故答案为:

第一步:碘液(KI-I2溶液)  

第二步:酵母    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CO2,使瓶内压力升高而可能引起爆裂

第三步:醋酸   是

解析

解:淀粉可用碘液(KI-I2溶液)检测.酵母菌能将葡萄糖转化成乙醇,该过程中除了产生酒精,还会产生大量的CO2,使瓶内压力升高,因此操作不当可能会引起玻璃发酵瓶瓶塞冲开.醋酸菌能将乙醇转化成乙酸,由于醋酸菌是嗜氧菌,因此该过程需要消耗氧气.

故答案为:

第一步:碘液(KI-I2溶液)  

第二步:酵母    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CO2,使瓶内压力升高而可能引起爆裂

第三步:醋酸   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食品工业上常用新鲜苹果榨取果汁,再接种酵母菌来制作高品质果酒,简要流程如下:

(1)为获得纯度较高的菌种,在分离和培养酵母菌时,需要进行无菌操作,其中对培养皿通常用______灭菌.扩大培养时,使用的培养基是______(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并需要提供______(填“有氧”或“无氧”)条件.

(2)在果汁中加入适量______,可以加速苹果汁的出汁速率,缩短操作的时间.

(3)在酸性条件下,可用______来检测发酵产物中是否有酒精产生.若要进一步检测所得果酒中活体酵母菌的密度时,一般采用______法,但此种方法最终计算得出菌体数目往往比实际的数目低,原因是______

(4)由于封口不严,某瓶果酒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带有明显的酸味,使果酒变酸的主要微生物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培养皿灭菌时经常采用干热灭菌法;培养酵母菌时,使用的培养基为液体培养基,由于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能大量增殖因此扩大培养需要提供有氧条件.

(2)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可以在果汁中添加果胶酶来提高出汁率.

(3)酒精可用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来检测;若要进一步检测果酒中活体酵母菌的密度时,一般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这种方法计算得到的数值往往偏低,原因是两个或多个酵母菌会形成一个菌落.

(4)由于封口不严,放置一段时间,醋酸菌会进入培养瓶,在有氧条件下把乙醇氧化成乙酸.

故答案为:

(1)干热灭菌法   液体   有氧

(2)果胶酶

(3)重铬酸钾    稀释涂布平板  两个或多个细胞相连时,会被统计成一个菌落

(4)醋酸菌

解析

解:(1)培养皿灭菌时经常采用干热灭菌法;培养酵母菌时,使用的培养基为液体培养基,由于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能大量增殖因此扩大培养需要提供有氧条件.

(2)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可以在果汁中添加果胶酶来提高出汁率.

(3)酒精可用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来检测;若要进一步检测果酒中活体酵母菌的密度时,一般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这种方法计算得到的数值往往偏低,原因是两个或多个酵母菌会形成一个菌落.

(4)由于封口不严,放置一段时间,醋酸菌会进入培养瓶,在有氧条件下把乙醇氧化成乙酸.

故答案为:

(1)干热灭菌法   液体   有氧

(2)果胶酶

(3)重铬酸钾    稀释涂布平板  两个或多个细胞相连时,会被统计成一个菌落

(4)醋酸菌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新鲜葡萄榨取果汁并制作葡萄酒,简要流程如下:

(1)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______酵母菌.榨汁前需要除去枝梗,此操作是在冲洗之______(填“前”或“后”)的进行的.

(2)葡萄酒的颜色通常呈现深红色,原因是______.酒精发酵时的温度一般在______℃.

(3)为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除接入合适的菌种外,还应对原料和装置分别进行______

(4)利用果酒可以制作果醋,制作果醋时利用的微生物是______,最适生长温度是______℃.当______时,该生物将乙醇变为己醛,最终变为醋酸.

正确答案

解:(1)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榨汁前需要先冲洗再除去枝梗,避免杂菌污染.

(2)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因此葡萄酒的颜色通常呈现深红色.酒精发酵时的温度一般在18-25℃.

(3)为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除接入合适的菌种外,还应对原料进行消毒,装置进行灭菌.

(4)制作果醋时利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是30-35℃.当缺少糖源时,该生物将乙醇变为己醛,最终变为醋酸.

故答案为:

(1)野生型     后

(2)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   18-25℃

(3)消毒和灭菌

(4)醋酸菌  30-35℃缺少糖源

解析

解:(1)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榨汁前需要先冲洗再除去枝梗,避免杂菌污染.

(2)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因此葡萄酒的颜色通常呈现深红色.酒精发酵时的温度一般在18-25℃.

(3)为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除接入合适的菌种外,还应对原料进行消毒,装置进行灭菌.

(4)制作果醋时利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是30-35℃.当缺少糖源时,该生物将乙醇变为己醛,最终变为醋酸.

故答案为:

(1)野生型     后

(2)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   18-25℃

(3)消毒和灭菌

(4)醋酸菌  30-35℃缺少糖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山楂酒具有活血、补气、健脾等功效,对恢复体力、增加精力、促进食欲有较显著的功效.如表所示为山楂酒制作的有关过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与山楂酒发酵有关的微生物主要是______,在山楂酒制作中菌种的主要来源是______

(2)请写出山楂酒制作的原理(用反应式表示):______

(3)在发酵过程中要先通气后密封,先通气的原因是______

(4)检验是否产生酒精可在______条件下,用______试剂检验;

(5)若要进一步制作果醋,应在发酵液中加入______菌种,该菌种的异化作用类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参与山楂酒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在山楂酒制作中,菌种主要来自野生的酵母菌.

(2)果酒制作的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其反应式为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3)在发酵过程中要先通气后密封,先通气的目的是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增加菌种数量;后密闭的目的是让酵母菌进行发酵(无氧呼吸).

(4)可用酸性重铬酸钾试剂检验是否产生酒精.

(5)若要进一步制作果醋,应在发酵液中加入醋酸菌.醋酸菌的异化作用类型是需氧型.

故答案为:

(1)酵母菌 野生的酵母菌

(2)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3)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增加菌种数量

(4)酸性 重铬酸钾

(5)醋酸菌 需氧型

解析

解:(1)参与山楂酒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在山楂酒制作中,菌种主要来自野生的酵母菌.

(2)果酒制作的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其反应式为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3)在发酵过程中要先通气后密封,先通气的目的是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增加菌种数量;后密闭的目的是让酵母菌进行发酵(无氧呼吸).

(4)可用酸性重铬酸钾试剂检验是否产生酒精.

(5)若要进一步制作果醋,应在发酵液中加入醋酸菌.醋酸菌的异化作用类型是需氧型.

故答案为:

(1)酵母菌 野生的酵母菌

(2)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3)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增加菌种数量

(4)酸性 重铬酸钾

(5)醋酸菌 需氧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请根据图回答有关制作果酒和果醋的问题:

(1)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图1可产生CO2的场所有______(填标号),产生酒精的场所是______(填标号).

(2)图2表示制作果酒和果醋的简易装置,制作过程中需要适时拧松瓶盖,但不能完全打开,其目的是______;接种醋酸菌后,当酒香变成醋香时,反应式是:______

(3)血球计数板是酵母菌计数的常用工具.某类型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其计数室以双线等分成25个中方格,图3表示一个中方格.假设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计数的5个中方格内的酵母菌总数为120个,则1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约______个.

(4)若要进行醋酸发酵,则需要对甲装置进行的操作是______,温度控制在______℃;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_____℃.

(5)某实验室用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糖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一次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的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如图所示坐标图.乙发酵罐在第______小时无氧呼吸速率最快,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为______

(6)在工业生产中可通过重离子束处理酵母菌获得有氧呼吸缺陷型酵母菌菌种来提高酿酒过程中果酒的产量,利用重离子束处理酵母菌选育菌种的方法,称为______育种.经过重离子束处理后的酵母菌接种到含有TTG(一种显色剂)的培养基中,在此培养基中呼吸正常的酵母菌菌落呈红色,有氧呼吸缺陷型的酵母菌菌落呈白色,此培养基从用途上划分属于______培养基.有氧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细胞内的丙酮酸大量转化为酒精,说明其细胞呼吸过程中______阶段被阻断,因此在果酒生产中具有更大的经济价值.

正确答案

解:(1)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产物有酒精和CO2,有氧呼吸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产物有CO2和H2O. 

(2)拧松的目的是排气,不完全打开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利用果酒发酵形成果醋的反应式为:C2H5OH+O2→CH3COOH+H2O. 

(3)25个中方格的体积为1×1×0.1=0.1mm3=1×10-4mL.五点取样计数:5个中方格内的酵母菌总数为120个,那么25个中方格酵母菌数目为120×5=600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数目为600÷1×10-4=6.0×106个. 

(4)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是嗜氧菌,因此若要进行醋酸发酵,则需要对甲装置进行的操作是打开阀门a,温度控制在30-35℃;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5)由图可知,乙发酵罐在第3小时无氧呼吸速率最快.甲进行有氧呼吸,消耗6mol氧气,释放6mol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产生18mol酒精,释放的二氧化碳是18mol,乙无氧呼吸生成15mol酒精,产生15mol二氧化碳,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为8:5.

(6)在工业生产中可通过重离子束处理酵母菌获得有氧呼吸缺陷型酵母菌菌种来提高酿酒过程中果酒的产量,利用重离子束处理酵母菌选育菌种的方法,称为诱变育种.经过重离子束处理后的酵母菌接种到含有TTG(一种显色剂)的培养基中,在此培养基中呼吸正常的酵母菌菌落呈红色,有氧呼吸缺陷型的酵母菌菌落呈白色,此培养基从用途上划分属于鉴别培养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若有氧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细胞内的丙酮酸大量转化为酒精,说明其细胞呼吸过程中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阶段被阻断,因此在果酒生产中具有更大的经济价值.

故答案为:

(1)2、3          3

(2)释放二氧化碳,防止空气中杂菌污染    C2H5OH+O2→CH3COOH+H2O

(3)6.0×106

(4)打开阀门a        30-35      18-25

(5)3       8:5

(6)诱变    鉴别   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

解析

解:(1)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产物有酒精和CO2,有氧呼吸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产物有CO2和H2O. 

(2)拧松的目的是排气,不完全打开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利用果酒发酵形成果醋的反应式为:C2H5OH+O2→CH3COOH+H2O. 

(3)25个中方格的体积为1×1×0.1=0.1mm3=1×10-4mL.五点取样计数:5个中方格内的酵母菌总数为120个,那么25个中方格酵母菌数目为120×5=600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数目为600÷1×10-4=6.0×106个. 

(4)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是嗜氧菌,因此若要进行醋酸发酵,则需要对甲装置进行的操作是打开阀门a,温度控制在30-35℃;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5)由图可知,乙发酵罐在第3小时无氧呼吸速率最快.甲进行有氧呼吸,消耗6mol氧气,释放6mol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产生18mol酒精,释放的二氧化碳是18mol,乙无氧呼吸生成15mol酒精,产生15mol二氧化碳,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为8:5.

(6)在工业生产中可通过重离子束处理酵母菌获得有氧呼吸缺陷型酵母菌菌种来提高酿酒过程中果酒的产量,利用重离子束处理酵母菌选育菌种的方法,称为诱变育种.经过重离子束处理后的酵母菌接种到含有TTG(一种显色剂)的培养基中,在此培养基中呼吸正常的酵母菌菌落呈红色,有氧呼吸缺陷型的酵母菌菌落呈白色,此培养基从用途上划分属于鉴别培养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若有氧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细胞内的丙酮酸大量转化为酒精,说明其细胞呼吸过程中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阶段被阻断,因此在果酒生产中具有更大的经济价值.

故答案为:

(1)2、3          3

(2)释放二氧化碳,防止空气中杂菌污染    C2H5OH+O2→CH3COOH+H2O

(3)6.0×106

(4)打开阀门a        30-35      18-25

(5)3       8:5

(6)诱变    鉴别   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保山校级期末)回答下列与微生物发酵、培养以及应用相关的问题:

(1)苹果酒清香、明快,风味清爽,它是由果汁发酵产生的.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______来检验.

(2)严格控制发酵条件是保证发酵正常进行的关键,这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得到质量高、产量多的理想产物,通常所指的发酵条件不包括______

A.温度控制    B.溶氧控制    C.pH控制   D.酶的控制

(3)苹果酒在______的作用下,经过深层发酵可形成苹果醋;在此过程中要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原因是______

(4)腐乳是用豆腐发酵制成,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来看,豆腐应该属于______

(5)在充足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的条件下,乳酸菌仍然不能正常生长,还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应用平板划线法分离乳酸菌时,从第二次划线操作起,每次总是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并划线数次,其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2)酵母菌发酵需要控制条件:温度18-25℃;溶氧控制,即要先通气后密封;pH控制,偏酸性;利用酵母菌自身的酶进行发酵,不需要对酶进行控制.

(3)苹果醋制备需要醋酸菌,温度要严格控制在30~35℃,由于只有氧气充足时,醋酸菌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所以要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保证有氧环境.

(4)腐乳是用豆腐发酵制成,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来看,豆腐应该属于培养基.

(5)在充足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的条件下,乳酸菌仍然不能正常生长,还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应用平板划线法分离乳酸菌时,从第二次划线操作起,每次总是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并划线数次,其原因是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较少,最终可得到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成的菌落.

故答案为:

(1)(酸性)重铬酸钾

(2)D

(3)醋酸菌    只有氧气充足时,醋酸菌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

(4)毛霉   培养基

(5)维生素   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较少,最终可得到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成的菌落

解析

解:(1)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2)酵母菌发酵需要控制条件:温度18-25℃;溶氧控制,即要先通气后密封;pH控制,偏酸性;利用酵母菌自身的酶进行发酵,不需要对酶进行控制.

(3)苹果醋制备需要醋酸菌,温度要严格控制在30~35℃,由于只有氧气充足时,醋酸菌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所以要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保证有氧环境.

(4)腐乳是用豆腐发酵制成,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来看,豆腐应该属于培养基.

(5)在充足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的条件下,乳酸菌仍然不能正常生长,还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应用平板划线法分离乳酸菌时,从第二次划线操作起,每次总是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并划线数次,其原因是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较少,最终可得到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成的菌落.

故答案为:

(1)(酸性)重铬酸钾

(2)D

(3)醋酸菌    只有氧气充足时,醋酸菌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

(4)毛霉   培养基

(5)维生素   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较少,最终可得到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成的菌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1是以鲜苹果汁为原料生产果酒及苹果醋的过程简图及有关装置图,据图回答:

(1)某同学用图2中A装置进行果酒的制作,所用到的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若要检测是否产生了酒精可用______试剂进行检测.该同学每隔12h左右就要将瓶盖拧松一次,但又不打开,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天然酿酒酵母菌通常缺乏分解淀粉的酶类,用做发酵原料的淀粉需经一系列复杂的过程转化为葡萄糖才能被利用.研究者从某丝状真菌中获取淀粉酶基因的______,经逆转录得到相应的cDNA,再对目的基因大量扩增后,将其插入到质粒上以构建______,并导入酿酒酵母菌体内,以期得到能迅速分解淀粉的酿酒酵母菌.现已在受体菌内检测到淀粉酶基因,若要进一步检测是否合成了淀粉酶,可采用______的方法进行检测.

(3)为筛选出能高效利用淀粉的转基因酿酒酵母菌,将该工程菌接种在______的固体平板培养基上,培养一定时间后,加入碘液,选择______的菌落进一步纯化培养.

(4)为了了解纯化培养过程种群数量的变化,某同学连续7 天测定恒定体积和浓度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需要用7支试管来培养并持续分别测定的原因是______

在观察计数中以下操作正确的有______(填下列操作的序号).

A.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试管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B.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吸管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

C.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

D.用滤纸吸除血球计数板边缘多余培养液

E.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5)纯化的转基因酵母菌可制备成固定化酵母细胞用于葡萄酒生产.以下为相关流程图:

以上实验操作中最关键的步骤是______.本实验采用的包埋法,而制备固定化酶则不宜用此方法,原因是______.实验过程中用CaCl2溶液处理的目的是______

(6)某同学在利用A装置得到的酒精转移到B装置中再继续进行果醋的制作,该过程中使用到的微生物是______,温度需要控制在______℃范围内.

正确答案

解:(1)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酒精可以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检测;该同学每隔12h左右就要将瓶盖拧松一次,但又不打开,这样做的目的是及时排出CO2气体,同时防止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发酵液被杂菌污染.

(2)逆转录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因此要逆转录获得cDNA,因此从该丝状真菌中获取淀粉酶基因的mRNA;获取目的基因后进行大量扩增,再将其插入到质粒上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并导入酿酒酵母菌体内,以期得到能迅速分解淀粉的酿酒酵母菌.要检测酿酒酵母菌是否合成了淀粉酶,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法.

(3)为筛选出能高效利用淀粉的转基因酿酒酵母菌,将该工程菌接种在以淀粉作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平板培养基上,培养一定时间后,加入碘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形成透明圈,因此最终应选择透明圈大的菌落进一步纯化培养.

(4)为了了解纯化培养过程种群数量的变化,某同学连续7天测定恒定体积和浓度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需要用7支试管来培养并持续分别测定可以避免前一次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对以后测定酵母菌数量的影响.

A、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试管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A正确;

B、应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B错误;

C、应先盖上盖玻片,再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C错误;

D、用滤纸吸除血球计数板边缘多余培养液,D正确;

E、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E正确.

故选:ADE.

(5)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操作中,最关键的步骤是配制海藻酸钠溶液.酶分子很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因此制备固定化酶时不宜用此方法.用CaCl2溶液处理的目的是有利于形成凝胶珠(Ca2+与海藻酸钠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海藻酸钙凝胶).

(6)果醋制作过程中使用到的微生物是醋酸杆菌,温度需要控制在30-35℃范围内.

故答案为:

(1)异养兼性厌氧型  酸性重铬酸钾及时排出CO2气体,以及防止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发酵液被杂菌污染.

(2)mRNA   基因表达载体    抗原-抗体杂交

(3)以淀粉作为唯一碳源    透明圈大

(4)避免了前一次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对以后测定酵母菌数量的影响 ADE

(5)配制海藻酸钠溶液    酶分子很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有利于形成凝胶珠(Ca2+与海藻酸钠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海藻酸钙凝胶)

(6)醋酸杆菌  30-35

解析

解:(1)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酒精可以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检测;该同学每隔12h左右就要将瓶盖拧松一次,但又不打开,这样做的目的是及时排出CO2气体,同时防止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发酵液被杂菌污染.

(2)逆转录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因此要逆转录获得cDNA,因此从该丝状真菌中获取淀粉酶基因的mRNA;获取目的基因后进行大量扩增,再将其插入到质粒上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并导入酿酒酵母菌体内,以期得到能迅速分解淀粉的酿酒酵母菌.要检测酿酒酵母菌是否合成了淀粉酶,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法.

(3)为筛选出能高效利用淀粉的转基因酿酒酵母菌,将该工程菌接种在以淀粉作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平板培养基上,培养一定时间后,加入碘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形成透明圈,因此最终应选择透明圈大的菌落进一步纯化培养.

(4)为了了解纯化培养过程种群数量的变化,某同学连续7天测定恒定体积和浓度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需要用7支试管来培养并持续分别测定可以避免前一次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对以后测定酵母菌数量的影响.

A、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试管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A正确;

B、应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B错误;

C、应先盖上盖玻片,再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C错误;

D、用滤纸吸除血球计数板边缘多余培养液,D正确;

E、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E正确.

故选:ADE.

(5)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操作中,最关键的步骤是配制海藻酸钠溶液.酶分子很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因此制备固定化酶时不宜用此方法.用CaCl2溶液处理的目的是有利于形成凝胶珠(Ca2+与海藻酸钠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海藻酸钙凝胶).

(6)果醋制作过程中使用到的微生物是醋酸杆菌,温度需要控制在30-35℃范围内.

故答案为:

(1)异养兼性厌氧型  酸性重铬酸钾及时排出CO2气体,以及防止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发酵液被杂菌污染.

(2)mRNA   基因表达载体    抗原-抗体杂交

(3)以淀粉作为唯一碳源    透明圈大

(4)避免了前一次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对以后测定酵母菌数量的影响 ADE

(5)配制海藻酸钠溶液    酶分子很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有利于形成凝胶珠(Ca2+与海藻酸钠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海藻酸钙凝胶)

(6)醋酸杆菌  30-35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所选题目的题号右侧方框涂一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多涂、多答,按所涂的首题进行 评分;不涂,按本学科选考题的首题进行评分.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苹果酒、苹果醋、泡菜和腐乳等都是利用微生物发酵而获得的食品佳肴.请结合微生物培养和发酵的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是在苹果酒的基础上制作苹果醋的流程图.

鲜苹果汁高纯度苹果酒苹果原醋+苹果汁等原料→苹果醋

图中①过程常用的发酵菌是______,②过程常用的发酵菌是______,后者可以在食醋

中获得,分离和纯化该微生物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配制培养基.

第二步:采用______  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

第三步:______

第四步:培养.温度控制在______

第五步:挑选符合要求的菌落.

(2)制作泡菜常用的菌种是乳酸菌,有位同学在家制作泡菜时,为了避免污染向发酵液中加入青霉素,结果发酵失败,原因可能是______.要获得大量菌种,所用培养基应含有乳酸菌生长所需要的______等基本营养成分.

(3)制作腐乳时,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且制作过程中,需向发酵装置内加入食盐、酒和

______等具有杀菌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物质.

正确答案

解:(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分离和纯化醋酸菌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配制培养基.

第二步:采用高压蒸气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

第三步:接种.

第四步:培养.醋酸菌生存的适宜温度是30~35℃,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第五步:挑选符合要求的菌落.

(2)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而抑制细菌繁殖,因此在制作泡菜时如果为了抑制杂菌污染而加入青霉素,青霉素会杀死乳酸菌造成发酵失败.培养基应含有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等基本营养成分.

(3)制作腐乳时,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毛霉;且制作过程中,需向发酵装置内加入食盐、酒和香辛料等具有杀菌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物质.

故答案为:

(1)酵母菌    醋酸菌    高压蒸汽灭菌     接种    30~35℃

(2)青霉素杀死了乳酸菌    碳源、氮源、水、无机盐

(3)毛霉     香辛料

解析

解:(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分离和纯化醋酸菌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配制培养基.

第二步:采用高压蒸气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

第三步:接种.

第四步:培养.醋酸菌生存的适宜温度是30~35℃,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第五步:挑选符合要求的菌落.

(2)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而抑制细菌繁殖,因此在制作泡菜时如果为了抑制杂菌污染而加入青霉素,青霉素会杀死乳酸菌造成发酵失败.培养基应含有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等基本营养成分.

(3)制作腐乳时,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毛霉;且制作过程中,需向发酵装置内加入食盐、酒和香辛料等具有杀菌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物质.

故答案为:

(1)酵母菌    醋酸菌    高压蒸汽灭菌     接种    30~35℃

(2)青霉素杀死了乳酸菌    碳源、氮源、水、无机盐

(3)毛霉     香辛料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是利用酵母菌和醋酸菌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酵母菌和醋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酵母菌______

(2)制作______时应将开关2打开,长而弯曲的胶管1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而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果酒发酵时需要缺氧条件,而果醋发酵时,需要通入空气,因此制作果醋时应将开关2打开;长而弯曲的胶管1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是排出尾气,同时可以防止杂菌和浮尘污染.

故答案为:

(1)有明显的细胞核

(2)果醋   排出尾气

解析

解:(1)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而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果酒发酵时需要缺氧条件,而果醋发酵时,需要通入空气,因此制作果醋时应将开关2打开;长而弯曲的胶管1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是排出尾气,同时可以防止杂菌和浮尘污染.

故答案为:

(1)有明显的细胞核

(2)果醋   排出尾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回答有关细胞的问题.

图1是细菌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酵母菌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请描述图1细菌细胞中DNA的分布状况.______

(2)比较相同干质量的叶肉细胞、皮肤细胞和细菌细胞的磷脂数量,比值是8:5:1.为什么细菌细胞的磷脂数量会较少?

______

(3)图2中的酵母菌正在进行______生殖.酵母菌属于______(多选).

A.真菌         B.原核生物      C.真核生物       D.原生生物

(4)与酵母菌细胞相比,皮肤细胞不具有的细胞结构是______

(5)以灭菌且经充氧的麦芽汁为原料,接入啤酒酵母菌种后输入发酵罐中进行发酵,最终可获得啤酒.这其中可能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有______(多选).

A.麦芽糖+水→葡萄糖  B.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  C.葡萄糖→乳酸  D.葡萄糖→乙醇+二氧化碳.

正确答案

解:(1)细菌细胞属于原核细胞,其DNA一部分集中在细胞中央,构成拟核,一部分独立于拟核之外构成质粒.

(2)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细菌只有细胞膜,没有具膜细胞器和核膜,因此相同干质量的叶肉细胞、皮肤细胞和细菌细胞的磷脂数量相比,细菌细胞的磷脂数量会较少.

(3)图2中的酵母菌正在进行出芽生殖.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属于真核生物.

(4)与酵母菌细胞相比,皮肤细胞不具有细胞壁、大液泡.

(5)以灭菌且经充氧的麦芽汁为原料,接入啤酒酵母菌种后输入发酵罐中进行发酵,最终可获得啤酒.该过程中,麦芽糖首先水解为葡萄糖,其次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大量增殖,最后在密封环境中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因此这其中可能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有ABD.

故答案为:

(1)一部分DNA集中在细胞中央,构成拟核,一部分独立于拟核之外构成质粒

(2)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细菌没有具膜细胞器

(3)出芽    AC

(4)细胞壁、大液泡

(5)ABD

解析

解:(1)细菌细胞属于原核细胞,其DNA一部分集中在细胞中央,构成拟核,一部分独立于拟核之外构成质粒.

(2)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细菌只有细胞膜,没有具膜细胞器和核膜,因此相同干质量的叶肉细胞、皮肤细胞和细菌细胞的磷脂数量相比,细菌细胞的磷脂数量会较少.

(3)图2中的酵母菌正在进行出芽生殖.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属于真核生物.

(4)与酵母菌细胞相比,皮肤细胞不具有细胞壁、大液泡.

(5)以灭菌且经充氧的麦芽汁为原料,接入啤酒酵母菌种后输入发酵罐中进行发酵,最终可获得啤酒.该过程中,麦芽糖首先水解为葡萄糖,其次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大量增殖,最后在密封环境中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因此这其中可能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有ABD.

故答案为:

(1)一部分DNA集中在细胞中央,构成拟核,一部分独立于拟核之外构成质粒

(2)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细菌没有具膜细胞器

(3)出芽    AC

(4)细胞壁、大液泡

(5)AB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中国,利用酵母菌发酵酿酒历史悠久,利用乳酸菌生产泡菜更是家喻户晓.

(1)葡萄发酵可产生葡萄酒,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其通过______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______

(2)酵母菌利用大米可酿制米酒,待发酵产生大量酒精后,还要将米酒与酒糟分离,如图是农村家庭常用的装置,该装置构思巧妙,使用方便.

①从分离原理看,该装置是一个______装置,铁锅1在该装置中起的作用是______

②若用此法提取玫瑰精油,收集到乳白色的乳浊液后,需加入NaCl,目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总反应式为: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2)①从分离原理看,该装置是一个蒸馏装置,铁锅1在该装置中起的作用是冷凝.

②若用此法提取玫瑰精油,收集到乳白色的乳浊液后,需加入NaCl,目的是使油水分层.

故答案为:

(1)酵母菌 无氧     CO2和酒精  

(2)①蒸馏 冷凝 ②使油水分层

解析

解:(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总反应式为: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2)①从分离原理看,该装置是一个蒸馏装置,铁锅1在该装置中起的作用是冷凝.

②若用此法提取玫瑰精油,收集到乳白色的乳浊液后,需加入NaCl,目的是使油水分层.

故答案为:

(1)酵母菌 无氧     CO2和酒精  

(2)①蒸馏 冷凝 ②使油水分层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与醋酸菌在结构组成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

(2)酒精发酵的化学反应式是______.酵母菌也可以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说明其异化作用类型为______

(3)冲洗的主要目的是洗去浮尘,冲洗应特别注意不能反复冲洗以防止______的流失.

(4)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______时关闭,在______时连接充气泵,并不断向内泵入空气.

(5)排气口在果酒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______,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______

(6)在玻璃瓶中加入葡萄汁,加入的葡萄汁不应超过玻璃瓶体积的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酵母菌是真菌的一种,属于真核生物,醋酸菌是细菌的一种,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与醋酸菌在结构组成上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2)酒精发酵的化学反应式是:C6H12O62CO2+2C2H5OH+能量.酵母菌也可以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说明其异化作用类型为兼性厌氧型.

(3)冲洗的主要目的是洗去浮尘;冲洗应先冲洗后去梗,特别注意不能反复冲洗,以防止菌种的流失.

(4)果酒发酵是在无氧环境中进行的,而果醋制作是在有氧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果酒发酵时关闭,在果醋发酵时连接充气泵,并连续不断地向内泵入空气.

(5)排气口在果酒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CO2.为了避免空气中其它微生物进入发酵装置(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

(6)在玻璃瓶中加入葡萄汁,加入的葡萄汁不应超过玻璃瓶体积的

故答案为:

(1)有成形的细胞核

(2)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兼性厌氧型

(3)菌种

(4)果酒发酵     果醋发酵

(5)CO2 避免空气中其它微生物进入发酵装置(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

(6)

解析

解:(1)酵母菌是真菌的一种,属于真核生物,醋酸菌是细菌的一种,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与醋酸菌在结构组成上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2)酒精发酵的化学反应式是:C6H12O62CO2+2C2H5OH+能量.酵母菌也可以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说明其异化作用类型为兼性厌氧型.

(3)冲洗的主要目的是洗去浮尘;冲洗应先冲洗后去梗,特别注意不能反复冲洗,以防止菌种的流失.

(4)果酒发酵是在无氧环境中进行的,而果醋制作是在有氧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果酒发酵时关闭,在果醋发酵时连接充气泵,并连续不断地向内泵入空气.

(5)排气口在果酒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CO2.为了避免空气中其它微生物进入发酵装置(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

(6)在玻璃瓶中加入葡萄汁,加入的葡萄汁不应超过玻璃瓶体积的

故答案为:

(1)有成形的细胞核

(2)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兼性厌氧型

(3)菌种

(4)果酒发酵     果醋发酵

(5)CO2 避免空气中其它微生物进入发酵装置(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

(6)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甲是制作某果酒时可选用的装置,乙图所示装置可以用来提取植物芳香油.据图回答下列与两个过程相关的问题:

(1)利用甲装置果酒的过程中,为适当提高果酒生产速率,进气口应先打开后关闭,这是因为______;接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制作果醋时,进气口应______

(2)用图乙所示装置可以提取植物芳香油,这种方法叫______法.其中②是______(填“进水口”或“出水口”),锥形瓶中收集到乳浊液后,需向乳化液中加入______,就会出现明显的分层.分离的油层还会含有一定的水分.一般可以加无水______吸收.橘皮精油常用______法提纯.

正确答案

解:(1)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先打开进气口,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增加菌体的数量;后关闭进气口,酵母菌进行无氧发酵,产生更多的酒精.因此利用甲装置果酒的过程中,为适当提高果酒生产速率,进气口应先打开后关闭.接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既可以放气又可防止污染.参与果醋制作的醋酸菌是嗜氧菌,因此制作果醋时,进气口应打开.

(2)用图乙所示装置可以提取植物芳香油,这种方法叫蒸馏法.图中②是出水口,锥形瓶中收集到乳浊液后,需向乳化液中加入NaCl,就会出现明显的分层.分离的油层还会含有一定的水分.一般可以加无水Na2SO4吸收.由于橘皮精油主要存在于橘皮中,橘皮油在用水蒸气蒸馏时会发生部分水解,使用水中蒸馏又会产生焦糊问题,因此常采用压榨法提纯.

故答案为:

(1)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先打开进气口,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增加菌体的数量;后关闭进气口,酵母菌进行无氧发酵,产生更多的酒精   既可以放气又可防止污染    打开

(2)蒸馏    出水口    NaCl    Na2SO4      压榨

解析

解:(1)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先打开进气口,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增加菌体的数量;后关闭进气口,酵母菌进行无氧发酵,产生更多的酒精.因此利用甲装置果酒的过程中,为适当提高果酒生产速率,进气口应先打开后关闭.接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既可以放气又可防止污染.参与果醋制作的醋酸菌是嗜氧菌,因此制作果醋时,进气口应打开.

(2)用图乙所示装置可以提取植物芳香油,这种方法叫蒸馏法.图中②是出水口,锥形瓶中收集到乳浊液后,需向乳化液中加入NaCl,就会出现明显的分层.分离的油层还会含有一定的水分.一般可以加无水Na2SO4吸收.由于橘皮精油主要存在于橘皮中,橘皮油在用水蒸气蒸馏时会发生部分水解,使用水中蒸馏又会产生焦糊问题,因此常采用压榨法提纯.

故答案为:

(1)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先打开进气口,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增加菌体的数量;后关闭进气口,酵母菌进行无氧发酵,产生更多的酒精   既可以放气又可防止污染    打开

(2)蒸馏    出水口    NaCl    Na2SO4      压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根据下面的实验装置图(图1)和果酒的生产工艺流程回答问题:

果酒工艺生产流程:选料→冲洗→压榨过滤→灭菌→接种→发酵→过滤→果酒

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制作苹果酒和苹果醋,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制作果酒时可选用图1的装置.为适当提高果酒的生产速率,进气口应______;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既可以______,又可以______

(2)加入果汁时,瓶内要留出的空间,原因是①______;②______

(3)其中冲洗的目的是______.樱桃榨汁前需要除去果柄,此操作是在冲洗之______(填“前”或“后”)进行的.

(4)若是从混杂的微生物中分离酵母菌应使用______培养基.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分析,樱桃果汁能够为酵母菌的生长提供水、无机盐和______

(5)樱桃果酒制作是否成功,发酵后可在酸性条件下用______溶液来鉴定.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______(填“能”或“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成醋酸.

(6)图2中能表示装置内液体发酵过程pH变化的曲线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为适当提高果酒的生产速率,进气口应先打开让酵母菌进行繁殖,然后关闭可以发酵产生酒精,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既可以放气,又可防止污染.

(2)加入果汁时,瓶内要留出的空间,不仅有利于酵母菌的繁殖,还能防止发酵液溢出.

(3)樱桃果酒制作中冲洗的目的是洗去浮尘,除去果柄应在冲洗之后,以防止被微生物污染.

(4)若是从混杂的微生物中分离酵母菌应使用选择培养基,即抑制一些微生物的生长,只允许一种或一类微生物生长;作为培养基要提供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

(5)酒精的检测可以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进行检测,如果出现灰绿色说明有酒精的产生;在酒精发酵旺盛时,因为是厌氧条件而醋酸菌是需氧型微生物,此时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成醋酸.

(6)在果醋的发酵过程中,首先瓶中进行的是有氧呼吸产生CO2,会使pH下降;一段时间后由于氧气消耗殆尽,开始进行无氧呼吸,也可产生CO2,会使pH继续下降.因此,能表示装置内液体发酵过程pH变化的曲线是②.

故答案为:

(1)先打开后关闭  放气   防止污染

(2)有利于酵母菌的繁殖   防止发酵液溢出

(3)洗去浮尘    后

(4)选择   碳源、氮源

(5)重铬酸钾 不能

(6)②

解析

解:(1)为适当提高果酒的生产速率,进气口应先打开让酵母菌进行繁殖,然后关闭可以发酵产生酒精,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既可以放气,又可防止污染.

(2)加入果汁时,瓶内要留出的空间,不仅有利于酵母菌的繁殖,还能防止发酵液溢出.

(3)樱桃果酒制作中冲洗的目的是洗去浮尘,除去果柄应在冲洗之后,以防止被微生物污染.

(4)若是从混杂的微生物中分离酵母菌应使用选择培养基,即抑制一些微生物的生长,只允许一种或一类微生物生长;作为培养基要提供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

(5)酒精的检测可以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进行检测,如果出现灰绿色说明有酒精的产生;在酒精发酵旺盛时,因为是厌氧条件而醋酸菌是需氧型微生物,此时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成醋酸.

(6)在果醋的发酵过程中,首先瓶中进行的是有氧呼吸产生CO2,会使pH下降;一段时间后由于氧气消耗殆尽,开始进行无氧呼吸,也可产生CO2,会使pH继续下降.因此,能表示装置内液体发酵过程pH变化的曲线是②.

故答案为:

(1)先打开后关闭  放气   防止污染

(2)有利于酵母菌的繁殖   防止发酵液溢出

(3)洗去浮尘    后

(4)选择   碳源、氮源

(5)重铬酸钾 不能

(6)②

下一知识点 :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