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
- 共3878题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N、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但生成物没有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反应物有2种,不属于分解反应,生成物有2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A选;
B.Fe、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但为化合反应,故B不选;
C.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
D.Cl、Br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但属于置换反应,故D不选;
故选A.
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失电子,则只作还原剂,如果只得电子,则只作氧化剂,如果既失电子又得电子,则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故A错误;
B.某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如果失电子则被氧化,如果得电子则被还原,故B错误;
C.氯化氢中氢元素是最高价,氯元素是最低价,所以氯化氢既能得电子又能失电子,即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C正确;
D.失电子越多的还原剂,其还原性不一定强,还原性强与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如Na与Al比较,Na的还原性强,故D错误;
故选C.
下列各反应过程中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S→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发生了氧化反应,需要加入氧化剂,故A错误;
B、Cu→Cu2+中Cu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发生了氧化反应,则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故B错误;
C、Fe3+→Fe中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了还原反应,则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转化,如加入Zn,故C正确;
D、AgNO3→AgCl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硝酸银与盐酸发生反应即可实现转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2015秋•福建校级月考)分类法在化学学科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反应物中含元素化合价升降,将物质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不能根据是否含有含氧元素把物质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故A错误;
B.分散系的分类依据是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而不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故B错误;
C.据化合物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否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故C错误;
D.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根据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把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应,故D正确;
故选D.
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六种物质,这六种物质是:HCl(浓)、KMnO4、MnCl2、H2O、Cl2、KCl,其中Cl2、H2O、MnCl2、KCl均为生成物.
(1)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氧化产物为______.
(2)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3)若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L,则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NA(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正确答案
解:(1)高锰酸钾中的锰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能将HCl氧化,所以KMnO4是氧化剂,HCl是还原剂,HCl对应的产物Cl2为氧化产物,
故答案为:KMnO4,Cl2;
(2)根据电子守恒配平高锰酸钾氧化HCl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MnCl2+8H2O+2KCl+5Cl2↑,氧化产物是氯气,还原产物是MnCl2,物质的量之比为5:2,
故答案为:5:2;
(3)设转移电子数是x.
2KMnO4+16HCl(浓)=2MnCl2+8H2O+2KCl+5Cl2↑转移电子
112L 10NA
2.24L x
x=0.2NA
答: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
解析
解:(1)高锰酸钾中的锰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能将HCl氧化,所以KMnO4是氧化剂,HCl是还原剂,HCl对应的产物Cl2为氧化产物,
故答案为:KMnO4,Cl2;
(2)根据电子守恒配平高锰酸钾氧化HCl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MnCl2+8H2O+2KCl+5Cl2↑,氧化产物是氯气,还原产物是MnCl2,物质的量之比为5:2,
故答案为:5:2;
(3)设转移电子数是x.
2KMnO4+16HCl(浓)=2MnCl2+8H2O+2KCl+5Cl2↑转移电子
112L 10NA
2.24L x
x=0.2NA
答: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