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教材必修一课后习题中关于过氧化钠的性质探究实验,某同学在学习后做了如下改进并进行实验:经过改进,用脱脂棉包住约0.2 g 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水,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1)由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Na2O2和H2O反应的结论是: a有氧气生成;b_____________。

(2)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

①用以验证结论a的实验操作方法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

②用以验证结论b的实验操作方法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

(3)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认为Na2O2和H2O反应可生成H2O2,现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Na2O2和足量的H2O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有H2O2存在。(只要求列出实验所用的试剂及观察到的现象)

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反应放出热量

(2)①加水后,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导管口P处,发现木条复燃;②将导管q插入水槽中,再打开分液漏斗的开关,发现q处有气泡放出

(3)MnO2;放出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含有铝、铁、铜的合金制取纯净的氯化铝溶液、绿矾晶体和胆矾晶体,以探索工业废料的再利用。其实验方案如下图所示。

(1)过滤用的仪器已有:滤纸、铁架台、铁圈和烧杯,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

(2)由滤液A制AlCl3溶液有途径I和途径Ⅱ两种,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3)从滤液E中得到绿矾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

(4)按环保要求,写出用滤渣F制备胆矾的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5)有同学提出可将方案中最初溶解合金的烧碱改为盐酸,重新设计方案,也能得到三种物质,你认为后者的方案是否更合理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漏斗、玻璃棒

(2)Ⅱ;途径I制得的AlCl3 溶液中含有大量的NaCl,而途径Ⅱ能制得纯净的AlCl3溶液

(3)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4) 2Cu+O2 = 2CuO;CuO+H2SO4 = CuSO4+H2O;CuSO4+5H2O = CuSO4·5H2O

(5)不合理;后者操作步骤多,消耗试剂量大,实验时间长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请从下图中选用必要的装置进行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要求测定产生的氢气的体积(大于25 mL),并检验氯气的氧化性。

(1)A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B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源、电流表与A、B两极的正确连接顺序为: L→(  )→(  )→(  )→(  )→M。

(3)设计上述气体实验装置时,各接口的正确连接顺序为:______接______、______接A、B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

(4)在实验中,盛有KI淀粉溶液的容器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饱和食盐水50 mL,某时刻测得H2体积为16.8 mL(标准状况)。此时溶液pH约为__________。(lg 2=0.3,lg 3=0.5,lg 5=0.7)

正确答案

(1)2H++2e-→H2↑ 2Cl--2e-→Cl2↑ 2NaCl+2H2O2NaOH+H2↑+Cl2↑ 

(2)A B J K(或J K A B) 

(3)H F G D E C

(4)Cl2+2I-===2Cl-+I2 

(5)12.5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实验室用氢气、一氧化碳、碳均可还原氧化铜。比较三个反应,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四种装置中,用于氢气还原氧化铜的装置是________,用于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

(2)CO还原CuO若采用装置3,装置3中玻璃瓶内的溶液为澄清石灰水,反应开始后玻璃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产生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____。写出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CO还原CuO若采用装置4,装置4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装置1;装置2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CO2产生;Ca(OH)2+CO2=CaCO3↓+H2O

(3)点燃尾气装置,防止未反应完的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阳光”牌小包装“脱氧剂”成分为Fe粉、活性炭及少量NaCl、水。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该“脱氧剂”中Fe粉和活性炭质量之比,设计并进行了如下探究过程,请你参与实验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取某食品包装袋中的“阳光”牌“脱氧剂”一袋,将里面的固体倒在滤纸上,仔细观察,固体为灰黑色粉末,夹杂着一些红棕色粉末。由此得出的结论为上述“脱氧剂”的铁已部分被_____________。

(2)将(1)中的固体溶于水,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该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滤渣分为两等份,每一份质量为8.0g将其中一份在氧气流中充分灼烧,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得到干燥、纯净的沉淀20.0g。8.0g滤渣中活性炭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将另一份滤渣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2.0mol/L的稀H2SO4,微热至反应完全。滤出不溶物。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的固体经洗涤后转移到坩埚中充分加热,冷却、称量,得到6.86g固体。

(3)结论:该“脱氧荆”中的Fe粉和活性炭质量之比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氧化

(2)除去氧化钠;2.4g

(3)2: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中学化学实验小组为了证明和比较SO2与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装置:

(1)实验室常用装置E制备Cl2,指出该反应中浓盐酸所表现出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给B、D两个试管加热,两个试管 中的现象分别为:B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利用上述两发生装置下图装置继续进行实验:

通气一段时间后,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而乙同学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浅。试根据该实验装置和两名同学的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①指出在气体进入品红溶液之前,先将SO2和Cl2通过浓硫酸的两个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分析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不褪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

③你认为乙同学是怎样做到让品红溶液变得越来越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酸性、还原性

(2)B溶液恢复红色;D溶液仍无色

(3)吸收多余的SO2和Cl2,防止污染空气

(4)①使SO2和Cl2混合均匀;通过观察气泡控制气体的流速

②控制SO2和Cl2按物质的量之比1:1进气,二者发生反应,生成无漂白性的H2SO4和HCl,SO2+Cl2+2H2O=SO42-+2C1-+4H+

③控制SO2和Cl2进气的物质的量,使二者不相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4和5表明,__________________对反应速率有影响,__________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__________,其实验序号是__________。

(4)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相近,推测其原因: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表面积越大;1和2

(2)1、3、4、6、8或2和5

(3)反应温度;6和7、8和9

(4)可能是硫酸过量,金属全反应,放出的热量相等,所以使等体积溶液的温度升高值相近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三氯异氰尿酸(结构简式如图)是一种极强的氧化剂和氯化剂。

(1)利用三氯异氰尿酸水解产物中的氧化性物质X可消毒灭菌,X的分子式为       

(2)“有效氯”含量指从KI中氧化出相同量的I2所需Cl2的质量与指定化合物的质量之比,常以百分数表示。为测定三氯异氰尿酸的“有效氯”含量,现称取某三氯异氰尿酸样品0.5680 g,加水、足量KI、硫酸,配制成100 mL待测液;准确量取25.00 mL待测液于碘量瓶中,用0.1500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黄色时,加入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终点(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2Na2S2O3+I2=Na2S4O6+2NaI);重复测定2次,所得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①滴定终点观察到的现象为       

②配制0.1500 mol·L-1 Na2S2O3溶液100 mL,所需Na2S2O3·5H2O的质量为       

③计算此样品的“有效氯”含量(写出计算过程)。

正确答案

(1)HClO(2分)

(2)①溶液蓝色褪去,且30 s内不变色(2分)

②3.72 g(2分)

③3次消耗标准Na2S2O3溶液的平均值为24.00 mL(1分)

根据反应:

Cl2+2I=2Cl+I2,2Na2S2O3+I2=Na2S4O6+2NaI 知:

n(Cl2)=4×(1/2×0.1500 mol·L-1×24.00×10-3 L) =7.2×10-3 mol(2分)

m(Cl2)=7.2×10-3 mol×71 g·mol-1=0.5112 g(2分)

试题分析:(1)三氯异氰尿酸中氯原子水解,氯原子结合羟基,生成HClO,其具有强氧化性;(2)①碘溶液加入淀粉为蓝色,终点时溶液蓝色褪去,且30 s内不变色;

②所需Na2S2O3·5H2O的质量为0.1500 ×0.1×248="3.72" g

③3次消耗标准Na2S2O3溶液的平均值为24.00 mL

根据反应:Cl2+2I=2Cl+I2,2Na2S2O3+I2=Na2S4O6+2NaI

确定关系式Cl2——I2——2Na2S2O3

n(Cl2)=4×(1/2×0.1500 mol·L-1×24.00×10-3 L) =7.2×10-3 mol(2分)

m(Cl2)=7.2×10-3 mol×71 g·mol-1=0.5112 g(2分)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请填写下表中除去杂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

正确答案

因Fe2O3可与盐酸反应,但SiO2不反应,所以可加入盐酸,然后过滤除杂;

CO可与氧化铜反应生成CO2,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可将CO除去;

可加入氢氧化钠除去NaCl中混有的MgCl2,然后过滤可除杂;

将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

故答案为: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二氧化钛(TiO2)广泛用于制造高级白色油漆,也是许多反应的催化剂.工业上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钛酸亚铁,不溶于水)、Fe2O3及少量SiO2杂质]作原料,制取二氧化钛及绿矾,其生产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Ti原子序数为22,则Ti位于周期表第______周期,第______列.

(2)FeTiO3溶于过量硫酸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流程中生成TiO2•xH2O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4)若铁粉的用量不足,可能导致产品TiO2中混有______杂质.

(5)以TiO2为原料制取金属钛的其中一步反应为TiO2+Cl2+CTiCl4+______,已知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另一生成物为______.

(6)TiCl4 在常温下呈液态,且极易水解,可以用作军事烟雾剂;写出其水解反应的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1)22-2-8-8=4,故Ti元素处于第四周期,第4列.

故答案为:四、4.

(2)由工艺流程转化关系可知,FeTiO3溶于过量硫酸,生成Fe2+、TiO2+、H2O,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TiO3+4H+=Fe2++TiO2++2H2O.

故答案为:FeTiO3+4H+=Fe2++TiO2++2H2O.

(3)由工艺流程转化关系可知,TiO2+在加热条件下与水反应生成TiO2•xH2O,根据电荷守恒可知还生成H+,所以反应离子方程式为TiO2++(x+1)H2O=TiO2•xH2O+2H+

故答案为:TiO2++(x+1)H2O=TiO2•xH2O+2H+

(4)铁粉的用量不足,滤液中的Fe3+,不能除尽.生成的TiO2•xH2O沉淀中含有氢氧化铁,最后氢氧化铁分解生成氧化铁,所以可能导致产品TiO2中混有Fe2O3

故答案为:Fe2O3

(5)反应中Ti元素化合价未变化,氯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令碳元素在产物中等化合价为a,则a=2×[0-(-1)],故a=2,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结合元素守恒可知,TiO2、Cl2、C、TiCl4的系数分别为1、2、2、1,所以未知物中含有C原子与O原子,碳元素化合价为+2,故为CO,系数为2.

故答案为:2CO;CO.

(6)TiCl4 水解,生成H2TiO3与HCl,H2TiO3是固体颗粒,HCl与空气中水蒸气结合呈白雾,可以用作军事烟雾剂.水解方程式为TiCl4•+3H2O=H2TiO3+3HCl↑.

故答案为:TiCl4•+3H2O=H2TiO3+3HCl↑.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  

(1)在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向试管a中加入10 mL 6 mol/L的稀HNO3和1 g铜片,立即将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请写出在试管a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反应开始时速率缓慢,随后逐渐加快,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速率又逐渐减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较快地制得NO,可采取的措施是 (  )

A.加热   B.使用铜粉 C.稀释HNO3   D.改用浓HNO3

正确答案

(1)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蓝;开始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成红棕色

(2)该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故反应速率加快 ;反应一段时间后HNO3浓度降低,故反应速率又逐渐减小

(3)A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根据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的实验,填写下列空白:

(1)此实验操作顺序如下:①称量样品,②溶解、沉降, ③____,④____,⑤冷却、结晶。

(2)用托盘天平(指针向上的)称量样品时,若指针偏向右 边,则表示____(填下列正确选项的代码)。 A.左盘重,样品轻 B.左盘轻,砝码重 C.右盘重,砝码轻 D.右盘轻,样品重

(3)在进行第③步操作时,有可能要重复进行,这是由于___ 。

(4)在进行第④步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小心地搅动液体,目的是防止____。

(5)所得产物中主要的钾盐有____等。

正确答案

(1)③过滤 ;④蒸发浓缩

(2)B

(3)滤液浑浊

(4)液体飞溅

(5)K2CO3、K2SO4、KCl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进行铜跟浓硫酸反应等一系列实验。

(1)组装好装置后的第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在乙中加入___________可判断铜跟浓硫酸反应确有SO2生成。根据什么现象可判断铜跟浓硫酸反应有硫酸铜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甲装置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在实验室中进行这个实验时,除了(1)小题中指到的实验现象外,还可以观察到许多其它的实验现象,请写出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乙的试管口部放有一团浸有碱液的棉花,棉花中可以是浸有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写出棉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品红试液(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甲中溶液冷却稀释后显蓝色;Cu+2H2SO4(浓)CuSO4+SO2↑+2H2O

(2)装置甲试管内溶液变黑色浑浊;装置甲中试管上部有白雾;反应开始时铜片表面变黑并有气泡产生

(3)Na2CO3+SO2=Na2SO3+CO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课外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的装置,以验证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回答以下问题

(1)用Na2SO3固体和硫酸溶液制取SO2气体,应选用________(选“A”或“C”)做气体发生装置,不选用另一装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小组同学发现产生气体的速率缓慢,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课外学习小组的同学用FeS固体和稀硫酸制取H2S气体,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O2气体通过D装置时现象是_______,通过E装置时现象是_____________;SO2与H2S在B装置中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中盛有碱石灰,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C;Na2SO3是可溶性固体,不能用具“随开随用”功能的装置;Na2SO3已部分变质、硫酸溶液太稀            

(2)FeS  +  H2SO4 = FeSO4  + H2S↑                 

(3)溶液红色褪去;溶液紫色褪去;管壁变模糊,有淡黄色固体生成  

(4)吸收尾气(H2S或SO2),避免污染空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同学用含硫酸亚铁等杂质的工业硫酸铜制取纯净的氧化铜以探究其性质

(1)制备氧化铜

① 将工业硫酸铜加适量水溶解、搅拌、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简述检验滤液中含有Fe2+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向滤液中滴加H2O2溶液,稍加热,当Fe2+转化完全后,为将Fe3+全部转化为Fe(OH)3沉淀,而不会将

Cu2+转化为沉淀,需慢慢加入Cu2(OH)2CO3粉末,搅拌,以控制溶液pH=3.5。加热煮沸后过滤,用稀硫酸酸化滤液至pH=1。再从溶液中分离出硫酸铜晶体。Fe2+转化为Fe3+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③ 在测定所得硫酸铜晶体(CuSO4·xH2O)x值的实验中,所用的玻璃仪器名称为:酒精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称量操作至少进行_______次。

④ 用得到的硫酸铜晶体制氧化铜。

(2)探究氧化铜的性质

在加热条件下,向下图所示装置中持续通入某纯净物X的蒸气,a处黑色物质变为红色, b处白色粉末变为蓝色,c处有无色液体产生。(设各步反应均进行完全)

则X可能是____________(填一个化学式即可),X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KSCN溶液无现象,再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溶液呈红色,则证明溶液中含有Fe2+离子。

②2Fe2++H2O2+2H+==2Fe3++2H2O

③干燥器 ; 4次

(2)CH3CH2OH ;CH3CH2OH+CuO CH3CHO+H2O+Cu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研究型实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