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右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由图分析可知

A甲→乙的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B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通常在丙时期

C丙→戊的过程中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是DNA分子数的两倍

正确答案

C

解析

知识点

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的减数分裂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下列有关有丝分裂实验的操作及表述正确的是 

A换用高倍镜时从侧面观察可以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

B由于处在分裂期细胞较少且小,观察时适当调节显微镜视野

C为观察染色体不同层面的精细结构,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D一个视野中,用物镜看到8个细胞,用物镜则可看到32个细胞

正确答案

A

解析

知识点

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下图为某种植物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与染色体规律性变化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①→②过程是有丝分裂间期,此时细胞内核膜解体、核仁消失

B低温处理导致④→⑤过程中染色单体不分开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C⑤→⑥过程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增加一倍

D⑥→⑦过程中DNA解旋酶可使染色体解旋变为细丝状的染色质

正确答案

C

解析

知识点

细胞的有丝分裂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正常情况下,下列四个图若改变自变量或因变量,则曲线变化最大的是

A图①将“光照强度”改为“CO2浓度”

B图②将“胰岛素相对含量”改为“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

C图③将“有丝分裂各时期”改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各时期”

D图④将“酶活性”改为“有氧呼吸释放CO2量”

正确答案

B

解析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细胞的有丝分裂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2.下列有关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和数目不同, 但细胞周期长短相同

B同一生物各种组织的细胞周期长短相同, 但G1、S、G 2 和 M 期长短不同

C若在G2期加入 DNA 合成抑制剂, 则有丝分裂前期每个染色体仍含有 2 条染色单体, 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的相同

D减数分裂前期 I 同源染色体配对, 每个染色体含有 4 条染色单体, 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的减数分裂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3.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研究者用某抗癌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

B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DNA复制

C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a峰中

D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DNA的复制

正确答案

C

解析

由图可知,在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为80,而a峰中细胞的DNA含量为40;在a峰与b峰之间细胞内的DNA在逐渐加倍,所以正进行着DNA分子的复制;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中,b峰细胞的数量可以看出,实验组中进行DNA复制的癌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则说明该药物对癌细胞DNA复制有抑制作用;在细胞分裂期中前、中、后三个时期的细胞应位于b峰,而末期的细胞应位于a峰处,所以C错误。

知识点

细胞的有丝分裂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26.为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可以作为除草剂,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可可碱对鬼针草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1)   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片过程中根尖解离需要用到的试剂是(     )

。右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部分细胞图像,箭头所指的细胞处于分裂期的(    )

期。

(2)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可可碱浓度到达1.0mmol.L-1时,在分裂期的细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          )。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

(3)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          )。为探究可可碱影响种子发芽率的可能原因,某同学提出假设:可可碱会降低种子中赤霉素的水平。现欲通过实验检验上述假设,请写出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                                    。

正确答案

(1)盐酸(或盐酸和酒精)   中;(2)减少   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3)降低   以不同浓度的可可碱处理鬼针草种子,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种子中赤霉素的含量,分析可可碱浓度与赤霉素含量的关系。

(2)由表可知,当可可碱浓度达到1.0mmol.L-1时,处于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其他浓度,说明处于该期的细胞数目相对较少。而前中期变化相对较小,所以可能是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3)随着可可碱的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明显降低。实验目的为:探究可可碱会降低种子中赤霉素的水平。自变量为可可碱浓度,因变量为赤霉素的含量。实验设计基本思路是以不同浓度的可可碱处理鬼针草种子,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种子中赤霉素的含量,分析可可碱浓度与赤霉素含量的关系。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细胞的有丝分裂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琉璃苣

D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正确答案

C

解析

知识点

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的减数分裂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与减数分裂前期Ⅰ细胞的区别在于

A前者中染色体的含量是后者的一半

B前者中染色体的含量是后者的两倍

C减数分裂细胞中形成四分体

D有丝分裂细胞中形成四分体

正确答案

C

解析

知识点

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的减数分裂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回答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细胞分裂的问题。(10分)

在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某个时期,一条染色体复制后,形成两条染色单体,随后一种叫动粒的蛋白质结构在着丝粒处以背对背的方式装配形成,并各自与细胞相应一极发出的纺锤丝结合。

35.在以下细胞结构中准确挑选出相关结构并用单向箭头“→”写出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翻译及运输路径:______________。

细胞膜  核膜/核孔  染色体  内质网  核仁  线粒体  核糖体  溶酶体

36.动粒与纺锤丝的结合,最可能发生在_______。

A.分裂期前期

B.分裂期中期

C.分裂期后期

D.分裂期末期

图14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形成子细胞的过程。有丝分裂中动粒指向细胞的哪一极,染色体就被这一极中心体发出的纺锤丝拉向这一极。

37.根据图14所示有丝分裂过程中动粒的定向模式,推测分裂得到图15所示细胞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动粒定向模式是下列的________。

科学家发现,动粒的一种蛋白因子、MEIKIN在小鼠卵母细胞内的缺失会导致不能形成可育配子。图16和图17表示MEIKIN缺失对小鼠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影响。

38.就正常小鼠(2n=40)而言,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次级卵母细胞内的DNA分子数为_______个,含有中心体_______个。

39.结合图16和图17,运用已有知识分析MEIKIN缺失小鼠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多选)。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部分同源染色体未分开

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部分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部分染色体远离赤道面

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向细胞两极

正确答案

35.核糖体→ 内质网→ 核膜/核孔→染色体

36.A

37 C

38.40  2

39.AB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的减数分裂
下一知识点 :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调亡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细胞的增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