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园林建筑南北差异明显。北方园林建筑多用重檐,显得纷繁华贵,壮观而瑰丽;建筑色彩浓重,红黄为主色调,引人亢奋,并配以古拙庄重的苍松翠柏;园林形成富贵尊荣、庄严雄浑的特色。

南方园林建筑类型丰富,色彩以黑白为主调,粉墙、青瓦、栗柱、灰石和素淡的花木山水景观的色彩和光影诸艺术的表现,极其丰富和谐,景观具有素净、淡雅、柔和之美。

(1)形成我国南北园林建筑明显差异的原因何在?

(2)讨论南北方还有什么差异。

正确答案

(1)北方园林地处温带,冬季寒冷;南方园林地处亚热带,相比北方温暖湿润。另外,政权集中在北方,以红黄为象征。

(2)农业方面: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生活方面:北方喜食面食,南方喜食稻米等。

本题主要考查南北方园林建筑差异形成的原因,其中纬度差异造成的热量差异是形成的基础,因而对差异的分析要抓住这一特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工业社会,判断非农业用地的土地质量是以土地肥力来衡量。

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土地利用,土壤肥力是判断农业用地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准;一般工业社会中,判断非农业用地的土地质量以地租水平和交通通达度来衡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区域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船被广泛使用后,长江中下游平原稠密的水系由早期的交通阻隔变成了便利的通道。

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对聚落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系稠密,在船未广泛使用之前,交通不便,聚落发展缓慢,船被广泛使用后,交通条件大为改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经济发展迅速。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20世纪世界人口、资源与环境污染的相关示意图”,结合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和自己的知识积累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资源、环境三者分别发生的变化是:人口______________,环境__________

    _______,资源________________。

(2)说明到2000年以前人口、资源和环境三者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前全球环境问题造成许多国家和地区严重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目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急剧膨胀;污染日益严重;枯竭的速度日益加快

(2)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均占有的资源越来越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3)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4)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

    质量下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地理—环境保护】

读“2014年2月21日至22日华北地区雾霾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静稳天气背景下,弱东南风往往加剧华北平原西部的雾霾污染,分析其原因。(4分)

(2)工业生产是华北地区PM2.5的主要来源之一,指出减轻工业污染的主要措施。(6分)

正确答案

(1)华北平原的西侧和北侧为山地;(受地形阻挡),弱东南风导致大气污染物在岗前不易扩散。(4分)

(2)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监管和治理。(6分)

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图中等高线分析,华北平原的西侧和北侧为山地,受地形阻挡的影响,弱东南风不能将污染气体吹走,导致大气污染物在岗前不易扩散。形成雾霾天气。

(2)减轻工业污染,就要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所以需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监管和治理。

下一知识点 : 环境问题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