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10分)

材料一:下表是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对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危害程度的相关统计资料(“●”越多,代表危害越严重)。                                           

材料二:我国空气质量周报采用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形式报告。API越大,表示污染越严重,空气质量越差。监测的项目主要有:TSP --总悬浮颗粒物、SO2--二氧化硫、NOx--氮氧化物等。下表为我国冬季某日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指标资料。

   质量指标

城市

污染指数

主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等级

太原

130

TSP

3(1)

深圳

132

NOx

3(1)

珠海

58

TSP

2

重庆

128

SO2

3(1)

(1)材料一中,B类对应的环境问题是             ,这类问题在新疆严重的自然原因                                                。D类对应的环境问题是            ,这类问题在山西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4分)

(2)材料二中,重庆空气污染类型是            ,人为原因是                                                          ,这类污染在太原比较轻,主要自然原因是                                                    。(4分)

(3)目前减少城市酸雨产生可采用的有效措施有哪些?(2分)

正确答案

(1)土地荒漠化;深居内陆,降水少;水土流失;植被破坏(4分)

(2)酸雨(1分);重工业发达,大量燃烧矿物燃料(1分);

北方地区气候干燥,降水少;地形开阔,风力大,利于污染物扩散;沙尘呈碱性与空气酸性气体中和(任2点,2分)

(3)使用清洁能源;倡导公交优先,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任2点,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9分)

(1)从图中判读世界人口发展呈_________趋势,人均粮食拥有量呈_________趋势,人均工业产值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_,环境污染状况呈_________趋势。

(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知环境问题总是伴随着_________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的。

正确答案

(1)上升  先升后降 上升  加重 

(2)滥采滥用自然资源 任意排放有害物质

(3)人口  密切联系 相互作用

(1)从图中判读世界人口发展呈上升趋势,人均粮食拥有量呈先升后降趋势,人均工业产值的变化趋势为上升,环境污染状况呈加重趋势。

(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滥采滥用自然资源、任意排放有害物质。

(3)从图中可知环境问题总是伴随着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框架图,完成下列要问题。(9分)

(1)在图中①②③处填上相应的全球性环境问题:①             、②              、③              (3分)

(2)将图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进行归类,属于环境污染的有                    ;属于生态破坏的有                       等。(4分)

(3)下列做法或主张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双选)(2分)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商都县20世纪50年代迫于人口压力和管理失误,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读图,回答问题。

(1)根据甲图分析人口、耕地、土地荒漠化增长的关系,试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它们在成因上的关系。

(2)结合乙图分析从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该地区在追求经济增长时,是如何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

(3)在不影响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下,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正确答案

(1)人口增长引起粮食需求的增长,人类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增产粮食,而过度开垦导致土地沙化、退化,荒漠化面积扩大。

(2)该区农牧民开垦草原为耕地以增产粮食(或过度农垦);以增加牲畜头数来增加畜产品(或过度放牧),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只顾眼前经济利益,乱挖发菜、中药等以高价倒卖(或过度樵采)。这最终导致草原生态失调,荒漠化日趋严重。

(3)加强对草原生态、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退耕还草,适度放牧,禁止乱挖中药材等;建设人工草场,培育优良畜种;发展畜产品加工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牧民收入。

此题主要结合图表来考查分析具体环境问题的能力。分析图表是解题关键。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面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就在人们为荒漠化忧心忡忡之时,“石漠化”的幽灵又肆无忌惮地袭来。“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它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地贫困和多发灾害的根源,也逐渐演变成继沙漠化和黄土地区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

材料二:有关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

(1)根据以上资料可以推知,石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省区。

(2)由以上资料分析可知,坡度与土层厚度、有机质厚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土层厚度、有机质厚度又直接影响土壤的_________。

(3)易发生石漠化的地区,在兴建大型工程时应选择__________的地基,避免_________。

(4)分析造成该地区石漠化主要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正确答案

(1)云南  广西  贵州  (2)坡度越大,土层越薄,有机质层变薄 肥力 (3)坚实 塌陷 

(4)自然原因:坡度陡峻,土层较溥,降水丰富,特别是夏季降水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人为原因:本区人口稠密,使土地超载,为了生存,人们砍伐森林,铲除植被,在陡坡上开荒,严重破坏了坡面植被。

11.喀斯特地区石质山地植被破坏后,岩石裸露,石漠化突出.

下一知识点 : 环境问题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