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 共559题
(10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生态持续发展,“消除贫困”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中的( ) (1分)
A.社会可持续发展 B.经济可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 D.不属于任何一方
(2)A、B两图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其中A图建立自然保护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和 原则。B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____ 原则。(3分)
(3)要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但如果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势必出现的后果是 。(2分)
(4)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有哪些?作为公众一员,你在日常生活中应采取哪些行动,来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4分)
正确答案
略
农业文明阶段,人类开始主动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
正确答案
对
本题考查人地关系的发展。农业文明阶段,人类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生产劳动改变局部的自然环境而发展农业生产,体现了改造自然的人地关系。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相关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A表示人类从环境中获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
B表示人类向环境中排放 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C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表示_______________。 要实现人类同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要走_______________的道路。
正确答案
(1) 物质和能量 (2分) 废弃物(2分)
(2)人类社会作用于环境 (2分) 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反馈作用(2分)
(3)可持续发展(2分)
略
科学发展观符合“谋求人地协调”的人地关系思想。
正确答案
对
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故符合人地协调发展。
该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人口、生活能源、荒漠化关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下列有关内容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使关联图成立。
①耕地生产力下降 ②草场退化 ③平均收入减少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为缓解该地区生活能源不足的问题,遵循因地制宜原则,该地区可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针对图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请你为该地区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正确答案
(1)A-③ B-② C-①
(2)太阳能 风能
(3)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提高农业生产技术;③退耕还林还草;④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⑤人工种草,制定合理的载畜量;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管理;⑦消除贫困,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等。
本题考查区域的人地关系。
(1)注意人地关系的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
(2)由于位于西部地区,故光照强,太阳能资源丰富;冬季风强劲,故风能资源丰富。
(3)针对人口增加,采取的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针对过度使用煤炭、秸秆、薪柴等,调整能源利用结构;针对农业生产的过度开发,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等错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