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9 分

  37.阅读材料,参看地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金朝开始,随着北京成为都城,地处海河与南、北运河交汇处的三岔河口一带的天津,很快发展成为北京调运漕粮等生活物资的中转枢纽和通往北京的军事要地。“舟车攸会,聚落始繁。”

材料二

开埠前的天津是一个封建性城市。开埠通商后,天津很快发展为我国最早建立新式工业、新式采掘业和新式交通的城市之一;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工商业和港口城市、北方最大的金融中心。

材料三

1902年清政府接管天津后,建立中国最早的警察队伍,建立市政工程局,修建公共厕所、垃圾站。打击银钱投机,建立官银号、银元局,鼓励开办近代工商企业。1903年,政府开始部署建设以大经路为轴心的新城区,仅20年,新城区就成为天津新的政治、文化和工业中心。

——摘编自罗澍伟((近代天津城市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图中A、B、C三区开始形成的时间和原因。用一例近代史实说明天津是“通往北京的军事要地”。

(2)分别举例说明材料二中天津的“新式工业、新式采掘业和新式交通”。依据材料二,分析开埠通商对天津发展的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02年清政府接管天津的背景。依据材料三,归纳20世纪初期天津发生的主要变化。

正确答案

(1)

A区:金朝;漕运中转。

B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埠通商。

C区:1903年;政府措施。

例如,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到达天津白河口,威胁北京,清政府妥协。

(2)天津机器制造局、开平煤矿、有轨电车。促使天津向近代城市发展。

(3)《辛丑条约》签订后,八国联军退出天津。城市管理开始近代化;金融和工商业进一步发展;城区扩大。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民族资本主义诞生和发展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1.1872年,“机械螺丝(厂)”创与简村堡陈启沅(源),名曰“丝偈”,以其用机器也。。。。以其交洋人也“ 材料中的螺丝厂最可能坐落于(      )

A北京附近

B广州附近

C西安附近

D成都附近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民族资本主义诞生和发展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7.19世纪80年代的上海诞生了一批由民族资本家创办的企业,这些企业集中在(     )

A石油化工业

B冶金采矿业

C机器制造业

D轻工纺织业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民族资本主义诞生和发展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9.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下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

A上海工业化一瞥

B改革开放在上海

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D上海,红色的摇篮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诞生和发展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5.小明驾驶时光机器回到1918年,碰巧遇见状元实业家张謇。张謇开心地对他说:“这几年的生意特别好!”小明帮助张謇分析了生意好的最主要原因,他应该说的是(   )

A张謇自身善于经营

B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

C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掠夺

D他是状元,身份特殊

正确答案

C

解析


知识点

民族资本主义诞生和发展实业救国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9.表1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     )

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C国货运动的推动

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民族资本主义诞生和发展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8.“盖天津(城)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沿铁道线,自由电气实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这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点是(    )

A以老城区为中心不断扩展

B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

C由城市周边的不断开发而发展

D伴随工商业的发展而发展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民族资本主义诞生和发展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5.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     )

A资本主义的萌芽

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C爵位制度的创设

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民族资本主义诞生和发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5 分

  38.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剂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

材料二:“(清末)因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尽试任人一家人,观其日常所服用      要品位奢饰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而八九”

——《饮冰宣合集》

材料三: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据《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旧工业”指什么?简要说明其衰落与工业革命的历史关联。

(3)材料三中莎拉发现的现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无法想象的,为什么?中国产品后来大量进入普通美国家庭的历史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新航路开辟;西方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旧工业指中国传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传统手工业联系:清末西方已经展开工业革命,随着西方的入侵中国,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中国传统手工业,导致其逐渐瓦解;近代中国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逐渐兴起洋务运动与民族工业;也冲击中国小农经济。

(3)

原因:美苏冷战‚美国敌视中国,经济上封锁中国;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中国处于半封闭状态。

中国产品后来大量进入普通美国家庭的历史原因:

政治:中美建交;

经济: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贸组织。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新航路开辟民族资本主义诞生和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30 分

40.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据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材料四

  “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式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参照图3,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一趋势。

(2)根据材料三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图4所示近代中国新事物的出现

(3)概括材料四陈旭麓是如何评价“中体西用”的,指出这一评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按照这一原则,任选表3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价

正确答案

(1)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显示出全球化开始时的无序状态。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19世纪后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20世纪中叶,世界银行等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20世纪末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的开始。

(2)整理:图4所示新事物具体表现在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变迁、大众传媒的更新等几个方面,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因果: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先进的西方工业文明对传统中华文明的冲击;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倡导向西方学习和社会变革运动的影响。这些新事物的出现,促进了人们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化。

(3)评价:当时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条件。原则:历史评价应把评价对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戊戌变法:该观点忽视了当时封建顽固势力强大,维新派实力相对弱小的特定历史条件。辛亥革命:该观点忽视了当时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的“新政”步入困境,民主革命势力迅速发展的历史现实。新文化运动:该观点忽视了当时的专制统治和复古逆流的社会现实,以及新文化运动知识精英试图把中国引入民主政治轨道的追求。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诞生和发展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8.以下为近代中国产业结构变化表(根据王玉茹等《制度变迁与中国近代工业化》绘制)。统计数字表明

A近代工业取得长足发展

B农业主导地位没有改变

C经济产业结构渐趋合理

D社会动荡损害农业发展

正确答案

B

解析

考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解读图表能力。从工业不同时期的数字看见总体变化不大,A现错误;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不同时期发展变化趋势分析,农业始终占主导地位,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出产业结构的变化,也没有农业变化的原因信息,故C、D错误。

考查方向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经济结构变动

解题思路

先提取材料时空、内容信息;再比照选项做出选择。

易错点

没有抓住材料核心信息。

教师点评

对数字的分析要仔细。

知识点

自然经济解体民族资本主义诞生和发展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8.下图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例。据此分析,表述正确的是

A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B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展

C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

D一战后民族资本主义依然持续发展

正确答案

D

解析

由题中图示内容可知:1913年正值一战,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黄金时期,而非“开始”,A错误,B选项图示及材料未涉及,与题无关,排除;国民政府始于1925年,从1936年图中可看出国民政府的代表官僚资本份额依然存在,未体现下降趋势,故C选项错误。从图示三个阶段可看出民族资本份额不断上升,表明其持续发展的态势,故D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解题思路

读懂图示内容,从图表所示内容中找出相符合的答案。

易错点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经历的若干阶段:洋务运动到一战前:开始发展;一战时期:短暂春天,黄金时期;一战后:逐渐凋敝。身受帝官封三座大山的压迫,发展缓慢艰难曲折。但从图中信息可知,尽管民族资本发展曲折缓慢,但在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仍不断增加,总体上处于一个上升态势。

教师点评

本题需从图示着手,一定程度上会使学生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与题干内容相混淆,有一定难度。

知识点

民族资本主义诞生和发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18. 材料一近年英、法、俄、美、德诸大国角立争雄,创为万国公法,以信义相先,尤重邦交之谊。致情尽礼,质有其文,视春秋战国殆远胜之。其构兵中国,犹辗转据理争辩,持重而后发。此岂中国高谈阔论,虚骄以自张大时哉?轻重缓急,无足深论。而西洋立国,自有本末,诚得其道,则相辅以致富强,由此而保国千年可也。不得其道,其祸亦反是。

——据郭嵩焘《使西纪程》(1877年)

材料二总署钞寄《使西纪程》后,李鸿章得以先睹为快,并大加称赞道:“总署钞寄行海日记一本,循览再四,议论事实,多未经人道及者,如置身红海、欧洲间,一拓眼界也”。但很可惜,能如李鸿章一样欣赏的人少之又少。《使西纪程》出版后,激起了轩然大波,指责谩骂之声遍及京城内外。尤其是在京师,朝野舆论哗然,义愤填膺,甚至到了无不切齿、口诛笔伐的地步。

——杨锡贵《郭嵩焘<使西纪程>毁版述评》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郭嵩焘对欧美诸国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使西纪程》在国内引起不同反响的原因。

正确答案

(1)认识:欧美国家国力强大;相互竞争激烈,但重视规则、信义、礼理;以本末之道相辅而立国富强。

(2)原因:一方面,西方列强侵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另一方面,“天朝上国”的自大心理根深蒂固;君主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解析

(1)依据材料一中“近年英、法、俄、美、德诸大国角立争雄,创为万国公法,以信义相先,尤重邦交之谊。”可以看出欧美国家国力强大;相互竞争激烈,但重视规则、信义、礼理;依据材料一中“轻重缓急,无足深论。而西洋立国,自有本末,诚得其道,则相辅以致富强,由此而保国千年可也。不得其道,其祸亦反是。”可以看出:以本末之道相辅而立国富强。

 (2)依据材料二中“鸿章得以先睹为快,并大加称赞道:“总署钞寄行海日记一本,循览再四,议论事实,多未经人道及者,如置身红海、欧洲间,一拓眼界也”,“《使西纪程》出版后,激起了轩然大波,指责谩骂之声遍及京城内外。尤其是在京师,朝野舆论哗然,义愤填膺,甚至到了无不切齿、口诛笔伐的地步”可以看出面对西方认识观点两极,壁垒鲜明,究其原因是民族危机加深,社会转型时期,新旧碰撞,如何巩固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出现了两种主张,而向西方学习也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而“天朝上国”的心态又使得顽固势力进行阻挠和批判。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的思想家和客观叙述历史事物的能力。

易错点

主要是对文言文的理解偏差导致不理解作者意思。

知识点

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诞生和发展西学东渐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30.以下为1893-1930年出口原料按经济类别分类比重(百分比),从表中可以看出

A传统工矿业不断萎缩

B近代工矿业基础薄弱

C中国农产品在世界市场所占份额不断上升

D世界经济危机已经严重影响中国原料出口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图表信息可知机采矿产品出口比重不断增加,但远远低于农产品,这表明中国近代工矿业基础薄弱,B项说法正确;1903-1930年手工矿产品的出口比重逐渐增加,表明这一时期传统手工业有所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原料出口比重,并非在世界市场的份额,故C项错误;1930年出口原料按经济类别分类比重高于其他阶段,表明经济危机并未严重影响中国原料出口,故D项错误;本题答案为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旨在考查分析图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仔细分析图表,结合所学知识作答,排除错误选项即可。

易错点

C项说法迷惑性较大。

知识点

自然经济解体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诞生和发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关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研究,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38.评述材料中关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论述合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示例一

观点:从革命史观来看,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具有两重性,即革命性和妥协性。

评述:一方面,中国资产阶级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具有反对外国侵略和反对封建压迫的要求,希望中国能够独立富强,为民族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提供条件。为此,他们发起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运动;另一方面,它又同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不少人在政府机构中取得一定的官职头衔,或者在农村占有相当数量的土地,具有亦官亦商的多重身份。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所以他们缺乏反侵略、反封建的坚决性和彻底性。

示例二

观点:从近代化史观来看,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评述: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产阶级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机器和管理经验,创办了近代实业,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加深,中国资产阶级发起维新变法,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客观上推动了思想启蒙。辛亥革命时期,以张謇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立宪派,力促清政府退位,推动中国版的“光荣革命”发生,为权力的平稳过渡做出巨大贡献。(亦可举孙中山及新文化运动的例子)

解析

先从材料中找出观点,再做评述:

观点一:从革命史观来看,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具有两重性,即革命性和妥协性。

评述:一方面,中国资产阶级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具有反对外国侵略和反对封建压迫的要求,希望中国能够独立富强,为民族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提供条件。为此,他们发起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运动;另一方面,它又同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不少人在政府机构中取得一定的官职头衔,或者在农村占有相当数量的土地,具有亦官亦商的多重身份。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所以他们缺乏反侵略、反封建的坚决性和彻底性。

观点二:从近代化史观来看,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评述: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产阶级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机器和管理经验,创办了近代实业,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加深,中国资产阶级发起维新变法,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客观上推动了思想启蒙。辛亥革命时期,以张謇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立宪派,力促清政府退位,推动中国版的“光荣革命”发生,为权力的平稳过渡做出巨大贡献。(亦可举孙中山及新文化运动的例子)

考查方向

能力方面:考查学生从材料中归纳观点的能力,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应用、适用举例的能力。

知识方面:考查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运动及革命的发展历程。

解题思路

首先从材料中归纳出观点,再根据所学内容,添加举例,适当说明。

易错点

观点对应事例,应举出能够妥善证明该观点的具体事例;评述说明的过程不可缺少,语言的组织应当有逻辑性、条理性。

教师点评

对学生的分析归纳、语言组织能力有较高要求。

下一知识点 :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近代中国的经济及思想解放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