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34. 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事物不断出现,“微时代”带来大变革。回答下题。

根据上题材料,该游戏成功开发体现了(      )

①认识是适应实践活动需要而产生的  

②人得认识能力的高低决定实践水平

③认识过程是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④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6 分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20多头病猪,这使年轻的冯洪钱深受震撼.他立志传承发现传统兽医药事业,编撰《民间兽医本草》,满足社会的需求。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10多种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疫病牲畜。

  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2008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本草》,共计638万字,插图2353幅。书中收录3505种中草药,附方40000多则。《民间兽医本草》“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的李时珍”,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冯洪钱是如何在兽医中草药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

(2)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实践在冯洪钱创作《民间兽医本草》过程中的作用。

(3)结合学习冯洪钱的事迹,班级举行“我的青春·我的梦”主题班会,请你以“理想·奋斗·价值”为关键词拟定一份要点式发言提纲,要求言简意赅,每个关键词对应相应要点,总字数100字左右。

正确答案

(1)深入兽医药研制和畜病治疗第一线,在实践基础上进行创新。广泛收集整理我国传统兽医中草药及药方,在继承传统中实现创新。收集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在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中推进创新。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亲身的实践和他人的实践为冯洪钱提供了研究课题,为《民间兽医本草》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材料,验证了兽医中草药成果的科学性;兽医药研制及其畜病治疗实践中的成功应用,体现了创作《民间兽医本草》的目的和价值。

(3)评分量表

(围绕主题和关键词的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31.正如当初无人能预测1450年的印刷术、1750年的蒸汽机、1950年的晶体管会带来何等影响,而今我们仍然无法预测3D打印将在未来漫长的时间里如何改变世界。这说明(   )

A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D通过实践可以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认识的无限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6 分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

  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的人认为:

  “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的污染。”

  “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

  “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在国际化,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

……

  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而非简单的拒斥。”

  “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

…….

(1)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只是阐明理由。

(2)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引起的争论深化了人们的认识。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说明“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

(3)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假如你是争论的一方,在争论中应该怎样坚持这一原则?

正确答案

(1)①回答“反对收录西文字母词”观点的评分量表

②回答“支持收录西文字母词”观点的评分

(2)不同主体对同一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因此现象。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难免存在一定局限性甚至错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通过讨论,不同看法得以交流和碰撞,有利于人们取长补短,克服认识的片面性,促进认识的发展。

(3)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理服人而不以势压人;尊重对方发表意见的权利;避免语言粗暴、行为过激;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实践是认识的动力真理的客观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42 分

  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材料一:传统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论述节选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孟子·尽心下》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唐太宗《贞观政要· 君道》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军,君末也,民本也。”                    ——谭嗣同《仁学》

专家点评:传统民本思想在历史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具有时代局限性,统治阶级运用民本思想的目的是“治民”“民”。

“坚持以人文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04年3月10日)

专家点评: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是立足中国发展时间,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突出的,其内涵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间的深入而不断丰富。

(1)结合材料一,说明从民本思想到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

(2)有人认为,“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产生都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向适应的,其政治运用的目的根本上是一致的。”请你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价。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神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对此,某报记者就“我心中的幸福”采访了不同人群,以下是他们的看法。

(3)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从农民工、家庭主妇和企业家对幸福的看法中任选一种,就是先他们“心中的幸福”提出你的合理建议。

(4)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结合大学生对幸福的看法,谈谈国家怎样才能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

正确答案

(1)

①认识受各种条件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从孟子到唐太宗再到谭嗣同对民本思想的演变,直至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提出,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

②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不断变化,从“民贵君轻”到“君存百姓”再到“民本君末”,民本思想的内涵不断变化,“以人为本”的内涵也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

③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以人为本”就是对民本思想的超越和发展,体现了认识的上升性。

(2)

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祷、政治的反映。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觉“以人为本”都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传统的民本思想是剥削制度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基础上。

②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传统的民本思想有利于缓和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根本上是为了巩固剥削阶级的统治。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实践促进了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根本上是为人民服务。

(3)

答案一(农民工):国家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加强宏观调控,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依法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企业要依法诚信经营,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农民工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答察二(家庭主妇):国家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秩序,稳定物价,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依法保障消费者的台法权益;企业要依法诚信经营,生产符合食品安垒标准的产品;消费者要了解市场信息,懂得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参与监督,共同培育良好的市场秩序。

答案三(企业家):国家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秩序,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企业家要提高自身素质,正确处理个人、企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

(4)

①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保障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保障公民真正享有和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

②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确保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
下一知识点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