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35.某小组进行主题为“学习《经济学常识》,把握经济思想脉络”的课程讨论时,绘制了一张图表。对图14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到②起因于“滞涨现象”         

b.③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c.1929-1933年经济危机促使②到④    

d.⑥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③的丰富和发展

Aab

Bac

Cbd

Dcd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42.地图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地图的变化记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

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局限,早期地图绘制者认为地球是平的。15、16世纪哥伦布等航海家证实地球是圆的。随着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现在的世界地图日益精准,更好地满足了生产生活的需要。

(1)结合材料,说明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正确答案

(1)世界地图的绘制历史表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世界地图的精确绘制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成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推动了世界地图的绘制日益精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绘制的世界地图是否与地理实际相符合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绘制世界地图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实践需要。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5 分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博会自诞生以来,一直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成熟。世博会是展示台:上海世博会吸引了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世博会是大课堂:上海世博会拓展了人们的知识视野,激励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来。世博会是助推器:1933年荧加哥世博会使美国汽车业大放异彩;1933年大田世博会推动了韩国从出口加工型经济向自言创新型经济的转变;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深化了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和探索,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说上海世博会“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

(2)结合材料,用哲学中有关认识的观点,说明世博会为什么能“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

(3)某中学组织开展“参与,让世博更美好——志愿者服装样式设计”活动。在设计过程中,有些同学认为应突出美观,有些同学则强调实用。如果由你设计,你会突出美观还是强调实用?请说明理论依据。

正确答案

(1)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和繁荣。

②有利于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扩大中华文明的影响力。

③有利于文化成果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④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创新意识,进一步促进人类文明发展。

(2)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标准、目的。“展示台”、“大课堂”、“助推器”等材料分别体现了上述原理。

②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无限性。“新驿站”等材料体现了上述原理。

(3)

①突出美观或强调实用,坚持重点论。

②主张美观和实用的统一,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动力认识的反复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30.2014年诺贝尔三大科学奖揭晓:物理学奖授予能带来新型节能光源的蓝色发光二级管( LED)发明者,化学奖授予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的研制者,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具有定位、导航功能的脑神经细胞的发现者。奇妙的是,这三项为人类健康和生活带来莫大福音的科学成果,之前都曾被认为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蓝色LED长期令无数科学家铩羽而归,光学显微技术被认定“永远不可能获得比所用光半波长更高的分辨率”,大脑功能问题已困扰科学家数百年。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实践的发展终究会使不可能成为可能

B认识发展具有反复性和无限上升性

C发展真理必须一切从正确的意识出发

D科学实验是最基本的社会实践形式

正确答案

B

解析

知识点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8 分

37.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材料一 2013 年,以“╳╳宝 ”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 目前,互联网金融年化收益率一般为5.0% ,而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3% ,活期存款利率为0.35% 。 巨大的利差让网民用鼠标投票,开始了银行存款的“搬家”。 与任何新生事物一样,互联网金融一方面赢得了鲜花和掌声,一方面也受到审视和质疑。

  某普通民众:不用怎么打理,每天都有利息到帐,比存银行获得的利息多,感觉挺好的。

  某银行业从业人员:我们一方面要利用自身的地位和优势抵制“ ╳╳宝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推出类似的产品。

  某财经评论员:互联网金融抬高了社会融资成本,干扰了货币市场秩序,且存在许多未知的风险,应该取缔。

  材料二 2013年8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务院法制办等部门组成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研究小组 ”成立,并赴上海、杭州等地对互联网金融业进行实地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的建议与诉求,未来可能在国家明确互联网金融组织和业务法律地位、监管体制等问题上提供决策建议。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从认识论角度,分析“鲜花和掌声 ”、“审视和质疑 ”并存的原因。

  (2)如果你家在银行有 10万元定期1年的存款,已存了6个月,你会建议父母此时将这笔钱“搬 ”入“╳╳宝 ”吗?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自己作出选择的理由。 (假设材料一中的数据保持不变)

  (3)综合运用经济、政治生活知识,以“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 ”为主题写一篇时事评论。

  要求:

       ①论点紧扣论题,评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②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分析、论证。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控制在 300 字以内。

正确答案

(1)

 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会受到立场、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在评价互联网金融的作用时,人们往往是站在各自的立场看问题,从而形成不同的观点。 

②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互联网金融由于出现时间比较短,影响了人们对其性质和作用的认识。

(2)建议:不“搬”。

理由: 

①从投资收益看,定期 1 年获得的利息为:100000╳3. 3% ╳1 = 3300(元);取出后存入“╳╳宝 ”,1 年可获得的利息为:175+2504.4 = 2679. 4(元)由计算可见,不“搬 ”获得的利息更多一些。

②从投资安全看,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所以建议不“搬”。

(3)答题示例: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金融创新,拓宽了公众投资渠道,有助于增加公众财产性收入;冲击了金融市场既有利益格局,推动我国金融市场改革,促进金融资源合理配置。互联网金融创新具有一定的自发性,且目前监管滞后,其逐利动机会催生投机行为,导致金融风险,这将会破坏金融秩序,影响经济发展。 因此需要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加强立法和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金融监管的决策,既要充分听取专家的建议,又要广泛听取企业和公众的意见,使立法既合乎市场经济规律,又合乎民意。 政府各职能部门要明确在金融市场监管中的职责,坚持依法行政,确保金融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下一知识点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