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34.微信是某公司推出的一款快速发送文字和照片、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聊天软件。微信研发项目最初并不被看好,多数人认为微信所有做的事情手机QQ都可以做,没有发展空间。后来,“语音功能”加入,微信出现转机;“附近的人”和“摇一摇”加入,使微信功能走向了陌生人之间的交友,用户的激增;“朋友圈”的出现,则把微信推向社交化平台,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今天的微信,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

  微信,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但也有人担忧地说,当人们越来越沉迷于使用网络通讯工具来交流时,人们将会日益丧失与人面对面交流的能力,“如果有一天,人人都低头摆弄手机,用通信工具交流,而不开口和身边的人交谈,那么每个人都将活成一座孤岛,而这个社会也就冷漠了。”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认识论的角度,预测微信未来发展趋势。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有人会对微信流行表示担忧。

正确答案

(1)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新的课题,新的需求,推动认识的发展,技术的创新,微信的功能因此会不断完善。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在微信技术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也不可能一帆风顺,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

(2)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总是使用网络通讯工具使人们长期浸染在网络交流的方式和文化中,久而久之必然会对使用者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认识活动、实践活动、思维方式。这种通讯文化也会影响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行为方式,甚至丧失面对面交流的能力。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这种网络交流文化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人们,会人与人的关系也随之变化,更加冷漠。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响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实践是认识的动力认识的无限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6.2008年10月14日,国家发改委就《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各界人士可用信函、传真或网络邮件等方式提出建议。材料体现的哲学依据是(    )

A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C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D认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6 分

27.

在非洲和亚洲部分地区,疟疾是仅次于艾滋病的“第二号杀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屠呦呦率领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成功创制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

研究初期,屠呦呦团队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收集二千多种方药,并筛选出了最有希望的青蒿,但实验结果并不十分理想。之后,他们查阅中医药典籍《肘后备急方》,从“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可治久疟”等文字记载中获得灵感,在尝试用水、乙醇等方法提取失败后,最终采用沸点较低的乙醚提取青蒿,先驱性地发现了具有100%抗疟作用的青蒿素。后来,他们采用元素分析、光谱测定等西医药常用的技术手段,明确了青蒿素是一种全新的抗疟药,打破了过去认为“抗疟药必须含氮杂环”的断言。针对青蒿素成本高、难以根治疟疾等缺点,他们又创制出临床药效高于青蒿素10倍的双氢青蒿素。世界卫生组织评价“青蒿素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治疗恶性疟疾的唯一真正有效的药物”。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说明屠呦呦在创制青蒿素的实践中是如何推动认识发展的。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青蒿素的创制和推广应用对我们发展中医药文化的启示。

正确答案

(1)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①屠呦呦创制青蒿素的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了研究的发展;②提取青蒿素经历多次失败后,屠呦呦改变思维方式,最终找到了用乙醚提取青蒿的科学方法;③屠呦呦运用新的认识工具进行元素分析、光谱测定,明确了青蒿素是一种全新的抗疟药。

(2)批判继承中医药传统文化,打牢中医药文化发展的根基;积极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借鉴西医的技术手段助推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中国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坚持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推动中医药文化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解析

(1)认识论知识的考察,实践如何推动认识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分条书写即可。即第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给认识提出新课题,第二、社会实践的发展给解决新问题提供了必要的经验材料,第三、社会实践给人们认识事物不断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四、社会实践不断锻炼和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结合材料组织答案即可

(2)文化创新和发展知识的考察。结合材料分析得知青蒿素的创制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外国文化的吸收,文化自觉自信等知识是相关的。结合文化创新和发展的知识综合作答即可。

 

考查方向

(1)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具体体现

(2)文化创新的途径

解题思路

(1)分析问题,明确考察方向,结合所学知识整合材料作答。

(2)审设问明确答题方向,整合所学知识,列出理论知识,结合材料作答。

易错点

(1)微观知识的考察,知识的准确性考察。

(2)本题难在课本所学知识与材料的结合上,学生容易漏点失分。

知识点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1.麝香,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是中药细料中不可或缺的品种之一。多部门的科研人员历经20多年协同科研,分离出纯度高达99.8%的麝香酮,解决了麝香资源紧缺的矛盾,保证了国宝级中成药品种的传承。该项目获评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人工麝香项目研制成功( )

①体现了中医药技术的进步

②推动中医医疗方式的转变

③表明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

④创新了中医药的生产工具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正确答案

A

解析

①保证了国宝级中成药品种的传承,体现了中医药技术的进步;

②解决了麝香资源紧缺的矛盾,表明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创新的社会作用,意识的作用等知识。

解题思路

①保证了国宝级中成药品种的传承,体现了中医药技术的进步;解决了麝香资源紧缺的矛盾,表明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

②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医医疗方式和生产工具的发展,排除②④。

易错点

①本题容易误选④创新了中医药的生产工具;

②本题不容易理解的意思是解决了麝香资源紧缺的矛盾,容易误认为是推动中医医疗方式的转变。

知识点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9 分

25.改革开放没有现成模式可以照搬,需要 “摸着石头过河”。但是,近期一些学者仅从表层理解这句具有深刻含义的话,并加以质疑。但事实上,我们正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探索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摸着石头过河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它一方面强调因时因地制宜进行改革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另一方面通过行动、认知、修正行动、再认知的过程凝练改革理论,使之能够解释越来越多的现实,而不是固守已有理论。

---- 2015年04月09日人民日报刊文:《全面深化改革仍需摸着石头过河》

  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说明全面深化改革仍需摸着石头过河。

正确答案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检验标准。改革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中获得真知,在实践中检验发展。

(2)真理是有条件和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改革因时因地制宜,改革理论要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中探索,不能固守已有理论。

(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追求真理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无限过程)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发现、认识、检验和发展真理。因此我们仍需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中认知、修订理论,全面深化改革。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真理的条件性
下一知识点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