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 共56题
20.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在50多年前预言,人们可以通过触摸按钮的方式改变天花板和墙壁的背景颜色,普通的玻璃将被时代所淘汰,取而代之的则是可以帮助人们抵御强烈紫外线的特殊玻璃。而且,这些玻璃的阳光折射率可以根据用户预先设定好的数值进行自动调整。如今,这一预言已经成为现实。这表明
①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意识活动有其主动创造性
③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④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正确答案
解析
早在50多年前,人们就能预见到抵御强烈紫外线的特殊玻璃的产生,说明人们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②正确;是实践把这样预言变为了现实,说明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①正确。③选项强调的是认识的局限性,与题干不符合,排除。④选项认为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这一观点否认了实践的客观性,是错误的,排除。所以正确答案为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审材料,明确题中的体现了人类意识的能动性,和实践的直接现实性
2、调动基础知识,排除说法错误的选项。
易错点
不能从材料中挖掘出相关哲理,不知道预言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不能辨别出④否认了实践的客观性的错误
知识点
12. 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颁诺贝尔医学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科研
条件极为艰苦的环境下,屠呦呦团队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长期、扎实地研
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的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
的新方法,使世界数亿人受益。这说明( )
①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一切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有条件的
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
正确答案
解析
青蒿素的发现离不开屠呦呦团队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等材料体现了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经过艰苦卓绝长期研究最终使数亿人获益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故选①②。事物之间的联系有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之分,故③错误。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并非仅创造物质财富,④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从解题技巧上说,解答组合型选择题有一个小窍门,即在万一不能准确确认正确答案的情况下,可先将含有明显错误肢的选项予以排除,那么剩下的选项就大大缩小范围了,甚至正确的答案就出来了。①入选,②入选,③不选,④不选,所以选A选项。
易错点
1.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是指事物发展的全过程的总体方向,不是指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方向,更不是指每一步的方向。事物向前发展的总趋势是任何力量也改变不了的。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事物发展中各个具体阶段和每一步的方向,可能是前进的,也可能是停滞的甚至是倒退的,这说明事物发展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只能是螺旋式或波浪式的,有曲折、有起伏。 3.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都是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
知识点
16.屠呦呦和她的科研团队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通过大量实验并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成功提取出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的新途径。从认识论的角度看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自觉选择性特征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的动力
④认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实践不具有自觉选择性特征,意识才具有自觉选择性,②排除,是发展观,不是认识论角度,③④当选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审设问,设问范围是认识论,排除范围之外的选项,排除知识点本身错误的选项,选出最佳选项
易错点
区分实践的特点和意识的特点
知识点
10.屠呦呦在研究青蒿素的过程中,反复温习中医古籍,不断思考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并从中获得灵感和启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最终突破了科研瓶颈。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启示我们()
①学习传统中医药文化是获得认识的来源
②传统中医药理论对中医药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③获得真理是中医药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实践基础上研究方法的创新推动了研究的不断发展
正确答案
解析
认识的来源应该是实践,学习传统中医药文化知识获得认识的间接来源之一,并不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所以①错误;
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传统中药理论也是一种认识,②正确;
中医药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在实践中更好地救治伤病而不是获得真理,因为真理也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③错误;
科学研究对于实践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④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察了真理的相关知识。
1.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
2.真理是客观的。(即真理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实践。对于同一个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是惟一的。)
3.真理是有条件的。(即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4.真理是具体的。(即任何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认识具有上升性,人的认识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
解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于实践相关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必须正确地认识到,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同时,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人们获得真理也是为了更好地参与实践活动。
易错点
1.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这一点需要牢记,学习只是实践的一种情况,要正确的学会区分。
2. 科学理论研究出来最终依然要回去指导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知识点
10.如果大质量天体发生碰撞、超新星爆发等极端宇宙事件会产生强大的引力波,这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一个重要预言。美国科研人员2016年2月11日宣布,他们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首次探测到双黑洞合并时的引力波,这是对广义相对论的直接验证,也为我们打开了认识宇宙的全新窗口。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证明了()
①客观事物随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不断发展
②科学实验是客观物质是否真实存在的根据
③科学理论能够通过科学实验获得不断发展
④探索规律的科学实验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正确答案
解析
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为我们打开了认识宇宙的全新窗口,说明科学理论能够通过科学实验获得不断发展, ③正确;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一个重要预言到2016年才被科学实验证实,也说明探索规律的科学实验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④正确;①错误,应该是人们认识能力随客观事物的发展不断提高;②错误,世界是物质的,客观物质本来就是真实存在的。所以正确答案为 D.③④。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认识的无限性,上升性,实践的社会历史性特征。这一理论常会结合人类的认识新的认识成果的出现、科技的发展方面的具体事例进行考查。
解题思路
1、审材料,明确材料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上升性,实践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2、调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知道是客观决定主观,世界是物质的,人们认识能力是随客观事物的发展不断提高的。排除①②
易错点
1、阅读分辨能力差,不能看出材料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上升性,实践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2、基础知识薄弱,不知道人们认识能力是随客观事物的发展不断提高的。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