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森林中的鸟类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

A光照强度

B温度

C食物种类

D湿度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森林中的植物垂直分层现象受光照强度的影响,植物决定鸟类的垂直分层现象,为鸟类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湖泊的水域主要分为河蟹网围养殖区及航道区,养殖的河蟹主要以沉水植物为食.研究人员对养殖区及航道区水生植物群落和水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表,请分析回答:

表中“+”表示出现,“++”表示优势种

(1)调查湖泊中植物种类和数量时,在每个采样点要做到______,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性.调查结果体现了该湖泊水生植物群落的______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植物充分利用______等环境资源.

(2)航道区植物的优势种是______.除植物本身的生活习性外,造成航道区与养殖区优势种有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养殖河蟹的饲料及河蟹的排泄物会造成水体的污染,但这并没有引起此湖泊中藻类爆发,原因是水生植物能______,使水质净化.

(3)在夏季,航道区的苦草迅速繁殖达到最大量时可占湖泊中总生物量的60%以上,它所制造的有机物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除人为捕捞外,此湖泊大型肉食性鱼类数量稀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高营养级生物获得能量少.

正确答案

解:(1)调查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多次随机取样,排除偶尔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通过分析表格可知,调查的水生植物有漂浮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三大类,体现了水生植物群落垂直分布状况,各类水生植物的垂直分布有利于植物充分利用光能.

(2)航道区植物的优势种可根据表格中的“+”的多少作出判断,苦草是优势种,在养殖区,由于河蟹的取食,苦草数量相对较少.养殖区的水生植物吸收和利用了河蟹的饲料及河蟹的排泄物中N、P等无机盐,不会引起此湖泊中藻类爆发.

(3)枯草是生产者,其固定的太阳能制作的有机物的去向是细胞呼吸消耗、被初级消费者取食、被分解者利用等;湖泊中大型肉食性鱼类的数量较少的原因,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主要是能量流动逐级递减,营养级高的生物获得能量少.

故答案为:(1)随机取样(多次取样)    垂直      光能

(2)苦草         河蟹的取食         吸收和利用水中N、P等无机盐

(3)细胞呼吸消耗(1分)          被初级消费者取食(1分)

被分解者利用(1分)          能量流动逐级递减(1分)

解析

解:(1)调查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多次随机取样,排除偶尔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通过分析表格可知,调查的水生植物有漂浮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三大类,体现了水生植物群落垂直分布状况,各类水生植物的垂直分布有利于植物充分利用光能.

(2)航道区植物的优势种可根据表格中的“+”的多少作出判断,苦草是优势种,在养殖区,由于河蟹的取食,苦草数量相对较少.养殖区的水生植物吸收和利用了河蟹的饲料及河蟹的排泄物中N、P等无机盐,不会引起此湖泊中藻类爆发.

(3)枯草是生产者,其固定的太阳能制作的有机物的去向是细胞呼吸消耗、被初级消费者取食、被分解者利用等;湖泊中大型肉食性鱼类的数量较少的原因,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主要是能量流动逐级递减,营养级高的生物获得能量少.

故答案为:(1)随机取样(多次取样)    垂直      光能

(2)苦草         河蟹的取食         吸收和利用水中N、P等无机盐

(3)细胞呼吸消耗(1分)          被初级消费者取食(1分)

被分解者利用(1分)          能量流动逐级递减(1分)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的生态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C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

D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水分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

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

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如植物的垂直结构就是对光照的充分利用,B正确;

C.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C正确;

D.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阳光,不是温度和水分,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太原期末)森林中腿足强劲的鸟类一般在地表活动,而一些敏捷的飞行者在树冠层捕食昆虫.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  )

A水平结构

B垂直结构

C初生演替

D次生演替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据题干可知,森林中腿足强劲的鸟类一般在地表活动,而一些敏捷的飞行者在树冠层捕食昆虫,说明鸟类由于生理特点、食性和栖息空间不同导致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布不同,出现了分层现象,故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山坡25年前因发生火灾而焚毁所有树木等植被,今年研究人员调查了该区域的几种主要树种不同年龄级的株数,结果如表.请分析回答问题:

(1)山坡上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共同组成了______

(2)栎树在25年间其种群数量呈______型增长.

(3)最先受到环境制约而增长停滞的是______,种群密度最大的树是______

(4)被火灾焚毁的山坡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_演替.

正确答案

解:(1)山坡上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共同组成了群落.

(2)栎树在25年间幼年个体数较多,呈现呈现增长的趋势,其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3)松树没有5-6年以下树龄的个体存在,故其最先停滞增长,由表格分析易知种群密度最大的树是赤扬.

(4)被火灾焚毁的山坡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故答案为:

(1)群落          

(2)J          

(3)松树赤杨            

(4)次生

解析

解:(1)山坡上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共同组成了群落.

(2)栎树在25年间幼年个体数较多,呈现呈现增长的趋势,其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3)松树没有5-6年以下树龄的个体存在,故其最先停滞增长,由表格分析易知种群密度最大的树是赤扬.

(4)被火灾焚毁的山坡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故答案为:

(1)群落          

(2)J          

(3)松树赤杨            

(4)次生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群落中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B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不同

C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

D丰富度越大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群落中生物种类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并不是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A错误;

B、不同群落物种数目不同,生物的丰富度不同,B正确;

C、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物种数目由于温度降低而减少,丰富度逐渐减少,C正确;

D、丰富度越大的群落,物种越多,食物链、食物网越复杂,其结构越复杂,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孝感期末)森林中的植物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与这种现象有关的主要因素是(  )

A温度

B光照

C湿度

D矿质元素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群落分层现象有利于充分利用光照,缓解植物之间的竞争,因此影响群落垂直结构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光照.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圆明园遗址公园是距北京市中心最近的、较为完善的湿地生态景观.这里生存着多种多样的沉水植物(多种水草)、挺水植物(荷、菖蒲、芦苇等)和陆生植物.还生活着以蝗虫为主的多种昆虫.水中有螺、沼虾、鱼类.此外还有蛙、蛇、鹭、野鸭以及野化的家猫等动物.

回答以下问题:

(1)圆明园遗址公园中的沉水植物生长于水域的中央区域,挺水植物生长于近岸的浅水,喜湿的植物生长于岸边,早生植物分布于离岸较远处,形成了______群落的结构.

(2)对运动类群进行解剖分析时,发现各类动物的消化道内容物如下表(√表示有此类残骸)

①上表中所含内容,与完整的生态系统相比缺乏的成分有______

②圆明园遗址公园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鱼类与螺之间的种间关系为______

③若用大量的杀虫剂杀除蝗虫等“害虫”,不利于生态系统营养的稳定.

(3)近年来,圆明园遗址公园为了改善水系景观,有计划的清除多种野生植物,扩大荷花等几种观赏植物的种植面积,此举对圆明园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______

(4)圆明园是北京地区金线偶褶蛙的唯一产区,为探察这一物种在该区的______.对其进行了取样研究,第一次捕获120只,测量并作标记后释放,两周后,再次捕获的100只中有15只带有标记,此环境中大约有金线侧褶蛙______只.

正确答案

解:(1)由于水分的影响,圆明园遗址公园中的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喜湿植物和旱生植物在不同的地方分布是群落的水平结构,不同深度水域的植物种类不同则组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2)①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要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质与能量,题中表格中只有生产者、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质与能量,②蝗虫、螺、沼虾和鱼类属于初级消费者,所以是第二营养级.鱼和沼虾有共同的食物,两者为竞争关系,有些鱼以螺为食物,两者又构成捕食关系;

(3)清除多种野生植物,破坏了物种多样性,使生态系统的成分单一,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的稳定性降低;

(4)此法为标志重捕法,计算过程为120×(100/15)=800只.

故答案为:

(1)水平 

(2)分解者和无机环境(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螺、鱼类、沼虾、蝗虫 捕食和竞争

(3)抵抗力稳定性下降(物种多样性降低)

(4)种群密度   800

解析

解:(1)由于水分的影响,圆明园遗址公园中的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喜湿植物和旱生植物在不同的地方分布是群落的水平结构,不同深度水域的植物种类不同则组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2)①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要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质与能量,题中表格中只有生产者、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质与能量,②蝗虫、螺、沼虾和鱼类属于初级消费者,所以是第二营养级.鱼和沼虾有共同的食物,两者为竞争关系,有些鱼以螺为食物,两者又构成捕食关系;

(3)清除多种野生植物,破坏了物种多样性,使生态系统的成分单一,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的稳定性降低;

(4)此法为标志重捕法,计算过程为120×(100/15)=800只.

故答案为:

(1)水平 

(2)分解者和无机环境(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螺、鱼类、沼虾、蝗虫 捕食和竞争

(3)抵抗力稳定性下降(物种多样性降低)

(4)种群密度   800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临沂期末)关于群落空间结构的特征及生态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空间结构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影响群落空间结构不同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和水分

C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缓解种间竞争

D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群落空间结构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

B、影响群落空间结构不同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光照,B错误;

C、群落的分层现象有利于充分利用光照和食物等资源,缓解种间竞争,C正确;

D、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生态养殖大棚内,水草丛中栖息着螃蟹,水面上有浮床,其间栽培的某种绿叶蔬菜在水面上方,黄瓜藤枝枝蔓蔓.同时大棚里还栽种了一种特殊辣椒,能起到驱虫的作用.下列有关该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能量主要来自于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B特殊辣椒的驱虫作用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C浮床遮光能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可防止水华发生

D螃蟹、蔬菜、黄瓜组成了生物群落,并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主要来自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故A正确;

B、特殊辣椒具有驱虫作用是因为辣椒能释放某种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起到了传递信息的作用,故B正确;

C、浮床遮光能抑制浮游藻类的光合作用,进而抑制其大量繁殖,防止水华现象的发生,故C正确;

D、生物群落是指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的总和,因此螃蟹、蔬菜、黄瓜不能组成生物群落,故D错误.

故选:D.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群落的演替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