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单随机抽样
- 共701题
(12分)某班同学利用暑期进行社会实践,对岁的人群随机抽取
人进行了一次生活习惯是否符合低碳观念的调查,若生活习惯符合低碳观念的称为“低碳族”,否则称为“非低碳族”,得到如下统计表和各年龄段人数频率分布直方图:
(Ⅰ)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并求、
、
的值;
(Ⅱ)从年龄段在的“低碳族”中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
人参加户外低碳体验活动,其中选取
人作为领队,求选取的
名领队中恰有1人年龄在
岁的概率。
正确答案
解:(Ⅰ)第二组的频率为,
所以高为.频率直方图如下: 2分
第一组的人数为,频率为
,所以
.
由题可知,第二组的频率为0.3,所以第二组的人数为,
所以. 4分
第四组的频率为,所以第四组的人数为
,所以
. 6分
(Ⅱ)因为岁年龄段的“低碳族”与
岁年龄段的“低碳族”的比值为
,所以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6人,
岁中有4人,
岁中有2人.
设岁中的4人,
岁中的2人,则选取2人作为领队的有
=15种;其中恰有1人年龄在
岁的有4X2=8种
所以选取的2名领队中恰有1人年龄在岁的概率为
. 12分
略
一个总体含有300个个体,以简单随机抽样方式从该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则指定的某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为______.
正确答案
由题意知本题是一个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试验发生包含的事件数是300,
满足条件的事件数是20,
∴某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为=
,
故答案为:.
用分层抽样方法从高中三个年级的相关人员中抽取若干人组成研究小组,有关数据见下表:(单位:人)
(Ⅰ)求,
;
(Ⅱ)若从高二、高三年级抽取的人中选人,求这二人都来自高二年级的概率.
正确答案
(Ⅰ),
;(Ⅱ)
人都来自高二的概率为
.
试题分析:(Ⅰ)分层抽样,实质上就是按比例抽样,所以根据比例式,即可得
,
.
(Ⅱ)将高二、高三年级抽取的人分别用字母表示出来,可记为,
,
和
,
,然后将所有基本事件(即可能出现的结果)一一列出,数出都来自高二年级的个数,由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即得.
试题解析:(Ⅰ)由题意可得 ,所以
,
. 4分
(Ⅱ)记从高二年级抽取的人为
,
,
,从高三年级抽取的
人为
,
,
则从这两个年级中抽取的人中选
人的基本事件有:
,
,
,
,
,
,
,
,
,
共
种. 8分
设选中的人都来自高二的事件为
,
则包含的基本事件有:
,
,
共
种. 11分
因此.
故选中的人都来自高二的概率为
. 13分
某旅行社为调查市民喜欢“人文景观”景点是否与年龄有关,随机抽取了55名市民,得到数据如下表:
(1)判断是否有99.5%的把握认为喜欢“人文景观”景点与年龄有关?
(2)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喜欢“人文景观”景点的市民中随机抽取6人作进一步调查,将这6位市民作为一个样本,从中任选2人,求恰有1位“大于40岁”的市民和1位“20岁至40岁”的市民的概率.
下面的临界值表供参考:
(参考公式:,其中
)
正确答案
(1)有的把握认为喜欢“人文景观”景点与年龄有关;(2)
.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独立性检验、分层抽样、随机事件的概率等基础知识,同时考查分析数据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第一问,由已知表格读出a,b,c,d,n,利用已知的公式先求出的值,与临界值表进行对比,找到相关的概率值;第二问,利用分层抽样的公式“样本容量÷总容量”求出大于40岁和20岁至40岁所抽取的人数,并用字母表示,写出在6人中选2人的所以情况,在其中找出符合题意的情况,用这2个种数求概率.
试题解析:(1)由公式
所以有的把握认为喜欢“人文景观”景点与年龄有关 5分
(2)设所抽样本中有个“大于40岁”市民,则
,得
人
所以样本中有4个“大于40岁”的市民,2个“20岁至40岁”的市民,分别记作,从中任选2人的基本事件有
共15个 9分
其中恰有1名“大于40岁”和1名“20岁至40岁”之间的市民的事件有共8个
所以恰有1名“大于40岁”和1名“20岁至40岁”之间的市民的概率为 12分
某重点中学高中各班级学生人数如下表所示:
学校计划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请根据上述基本数据,设计一个容量为总体容量的的抽样方案.
正确答案
由表中基本数据可知,高一学生总数为145人,高二学生总数为150人,高三学生总数为155人,
第一步:确定高一、高二、高三的被抽个体数.由于总体容量与样本容量之比为20,所以样本中包含的各年级个体数应为145÷20≈7,150÷20≈8,155÷20≈8.
第二步:将高一年级被抽到的个体数分配到各班.由于抽样比为,所以1班、2班、3班被抽到的人数分别为
×45≈2,
×48≈2,
×52≈3.
第三步:将高二年级被抽到的个体数分配到各班.由于抽样比为,所以1班、2班、3班被抽到的人数分别为
×46≈2,
×54≈3,
×50≈3.
第四步:将高三年级被抽到的个体数分配到各班.由于抽样比为,所以1班、2班、3班被抽到的人数分别为
×48≈2,
×55≈3,
×52≈3.
由表中基本数据可知,高一学生总数为145人,高二学生总数为150人,高三学生总数为155人,
第一步:确定高一、高二、高三的被抽个体数.由于总体容量与样本容量之比为20,所以样本中包含的各年级个体数应为145÷20≈7,150÷20≈8,155÷20≈8.
第二步:将高一年级被抽到的个体数分配到各班.由于抽样比为,所以1班、2班、3班被抽到的人数分别为
×45≈2,
×48≈2,
×52≈3.
第三步:将高二年级被抽到的个体数分配到各班.由于抽样比为,所以1班、2班、3班被抽到的人数分别为
×46≈2,
×54≈3,
×50≈3.
第四步:将高三年级被抽到的个体数分配到各班.由于抽样比为,所以1班、2班、3班被抽到的人数分别为
×48≈2,
×55≈3,
×52≈3.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