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4.下列几种实验装置中,其中有错误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19.下列是关于酒精的鉴定及酒精在相关实验中运用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1∶1)混合液对洋葱根尖进行解离

B在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可用无水酒精作为提取剂提取色素

C在碱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酒精,溶液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D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花生子叶中的脂肪时,需要用酒精洗去浮色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健康促进中社会动员的手段有

A.经济投入
B.人员培训
C.管理技术
D.信息的传播
E.利用社会市场学技术

正确答案

B,C,D,E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计划设计的原则

A.目标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前瞻性原则
D.弹性原则
E.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将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和有关文件报()或其他有关部门备案。否则,不允许投入使用。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B.城市档案管理部门
C.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D.监理协会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8 分

回答下列(1)、(2)题

(1).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核辐射损伤很敏感,主要表现在核辐射会诱导免疫细胞凋亡。人白细胞介素18(IL-18)能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某科研小组开展了“IL-18对核辐射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选取若干实验小鼠,随机分成三组:①组无辐射损伤;②组辐射损伤(60Co照射,下同);③组先辐射损伤,1天后注射IL-18。14天后分别取各组小鼠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培养了Oh、12h、24h、48h后,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得到的细胞凋亡相对值如下表:

1)选择脾细胞作为本实验材料,是因为脾脏是机体重要的_______器官。已知IL-18是一种淋巴因子,淋巴因子与______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2)细胞凋亡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______死亡。从表中数据可知,细胞凋亡相对值越小,说明发生凋亡的脾细胞数目越______;从_______(组别)两组数据可知,IL-18能够抑制脾细胞凋亡。

3)科研小组还设置了第④组实验,方法是先注射IL-18,3天后进行辐射损伤,14天后的实验操作同前三组。与第③组相比,设置第④组的目的是______。

4)在作物育种中,可用60Co放出的γ射线使作物发生基因突变,从中筛选出优良的变异类型,这种育种方法叫做______育种,其特点是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2)使用染色剂染色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

1)上述实验结果的归纳,正确的有_______(实验序号)。

2)实验②和实验④在染色之前,都使用了一定浓度的盐酸处理。其中,实验②用盐酸可改变______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实验④用盐酸与酒精混合,对材料进行解离。在两个实验操作中,都要注意盐酸浓度,处理材料时的温度和______。

3)健那绿使线粒体着色与线粒体内膜的酶系统有关。线粒体内膜上的酶主要催化有氧呼吸的第______阶段反应,该反应变化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1)免疫 抗体(溶菌酶)2)编程性(程序性) 少 ②③ 3)比较核辐射前后注射IL-18对抑制脾细胞凋亡的影响 4)诱变(辐射)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变异不定向,盲目性大;优良变异类型少

(2)1)①③ 2)细胞膜  时间 3)三  [H]与氧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解析

(1)1)题干这样描述: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核辐射损伤很敏感,主要表现在核辐射会诱导免疫细胞凋亡。选择脾细胞作为本实验材料,是因为脾脏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免疫活性物质除淋巴因子外,还有抗体、溶菌酶等。2)细胞凋亡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死亡。从表中数据可知,细胞凋亡相对值越小,说明发生凋亡的脾细胞数目越少;从②③两组数据可知,IL-18能够抑制脾细胞凋亡。3)与第③组实验相比,第④组实验是先注射IL-18,后进行辐射损伤,因此可以比较核辐射前后注射IL-18对抑制脾细胞凋亡的影响。4)在作物育种中,用60Co放出的γ射线使作物发生基因突变,从中筛选出优良的变异类型,这种育种方法叫做诱变育种,其特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但盲目性大。

(2)1)实验②的结果应该与题中所述相反。因为吡罗红使细胞质中RNA着红色,而甲基绿使DNA着绿色,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细胞质的面积比细胞核大。实验④结果:细胞是否着色,要看染色剂能否进入细胞。经过成功解离后,细胞膜对染色剂透性加大,允许透过,因此间期细胞也着色,只是染色质呈细丝态,不易观察计数。2) 实验②用盐酸可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为了防止实验②中DNA被盐酸破坏影响染色效果,和实验④中细胞被过度解离等,两个实验操作中都要注意盐酸浓度,处理材料时的温度和时间。3)线粒体内膜上的酶主要催化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反应,该反应变化是[H]与O2结合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

知识点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2.选择正确的实验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表是一系列生物学实验及其常用的实验方法或研究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④⑦⑧

B③⑤⑥⑦

C①③⑥⑧

D②③⑤⑥

正确答案

D

解析

制作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①错。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的单一变量是是否有氧气,采用对比实验②正确。根据各种细胞器的比重不同,适宜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各种细胞器③正确。调查狗尾草的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样方法,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④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中,DNA含有C、H、O、N、P物种元素,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很多蛋白质含S元素,噬菌体只有DNA和蛋白质两种元素,所以可分别用32P和35S来标记DNA和蛋白质,所以是同位素标记法⑤正确。提取色素的方法是研磨和过滤,分离的方法是纸层析法所以⑥正确。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在1910年对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在1903年用蝗虫进行减数分裂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所以⑦⑧错误。故选D。

考查方向

考查了DNA分子的结构特点,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细胞器的分离方法及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方法,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色素提取分离实验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和相关实验证明。

解题思路

综合题干和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得出结论。

易错点

萨顿假说和摩尔根的证明实验学生易混淆。

教师点评

考查内容为教材相关实验,在考题中经常出现,学生应熟读教材,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

知识点

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种群的特征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下表中根据实验目的,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A实验目的: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试剂:醋酸洋红;预期的实验结果:染色体被染成紫红色

   

B实验目的: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脂肪;试剂:双缩脲试剂;预期的实验结果:脂肪颗粒被染成红色

C实验目的: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葡萄糖;试剂:甲基绿;预期的实验结果:葡萄糖与甲基绿作用,生成绿色沉淀

D实验目的: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试剂:斐林试剂吡罗红;预期的实验结果:斐林试剂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将RNA染成红色

正确答案

A

解析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所以被称为染色体,一般所用的染料为醋酸洋红或者龙胆紫,所以A正确。脂肪用苏丹Ⅲ鉴定显橘黄色,与苏丹Ⅳ反应显红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显色反应显紫色,所以B错误。葡萄糖属于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反应呈砖红色沉淀,C错。DNA与二苯胺发生显色反应显蓝色,与甲基绿发生显色反应显绿色。RNA与吡罗红发生显色反应显红色,D错。

知识点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以下操作和结论正确的是

A剪取5cm根尖,用酒精好吡罗红混合液解离染色

B右图是高倍显微镜下调解细准焦螺旋看到的视野

C持续观察,视野中的K细胞将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D视野中,N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M细胞的一半

正确答案

B

解析


知识点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5 分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A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04溶液

B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

C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正确答案

A

解析


知识点

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实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