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为光电计时器的实验简易示意图,当有不透光物体从光电门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实验中所选用的光电门传感器可测的最短时间为0.01ms.光滑水平导轨MN上放两个相同物块A和B,其宽度a =3.0×10-2m,左端挡板处有一弹射装置P,右端N处与水平传送带平滑连接,今将挡光效果好,宽度为d =3.6×10-3m的两块黑色磁带分别贴在物块A和B上,且高出物块,并使高出物块部分在通过光电门时挡光.传送带水平部分的长度L =8m,沿逆时针方向以恒定速度v =6m/s匀速传动.物块A、B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质量mA =mB =1kg.开始时在A和B之间压缩一轻弹簧,锁定其处于静止状态,现解除锁定,弹开物块A和B,迅速移去轻弹簧,两物块第一次通过光电门,计时器显示读数均为t =9.0×10-4s. g取10m/s2.试求:

(1)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EP

(2)物块B沿传送带向右滑动的最远距离sm

(3)物块B滑回水平面MN的速度大小

(4)若物体B返回水平面MN后与被弹射装置P弹回的物块A在水平面上相碰,且A和B碰后互换速度,则弹射装置P至少必须对物块A做多少功,才能在AB碰后使B刚好能从Q端滑出?此过程中,滑块B与传送带之间因摩擦产生的内能为多大?

正确答案

解:(1)解除锁定弹开物块AB后,两物体的速度大小

                                   

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                         

(2)物块B滑上传送带匀减速运动,当速度减为零时,滑动的距离最远.

由动能定理得:                               

得:                                                  

(3)物块B沿传送带向左返回时,先匀加速运动,物块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时再一起匀速运动,设物块B加速到传送带速度v需要滑动的距离为

       得               

表明物块B滑回水平面MN的速度没有达到传送带的速度

所以:                                       

(4)设弹射装置对物块A做功为,则:           

AB碰后速度互换,B的速度 =                                  

B要刚好能滑出传送带的Q端,由能量关系有:           

又mA=mB, 联立解得:                           

                                                         

在B滑过传送带的过程中,传送带移动的距离:  

因摩擦产生的内能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质量为m的滑雪者从A点由静止沿粗糙曲面滑下,到B点后水平飞离B点.空间几何尺寸如图所示,滑雪者从B点开始做平抛运动的水平距离为S,求滑雪者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摩擦力对滑雪者做的功。

正确答案

解:设滑雪者离开B时的速度为v,由平抛运动规律得

S="vt                        " ①                    (4分)

                   ②                    (4分)

滑雪者由A到B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③                     (4分)

由①②③得:                 (4分)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改变汽车的质量和速度,都能使汽车的动能发生变化,使汽车的质量变为原来的1/2倍、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时,其动能是原来的________倍

正确答案

2

试题分析:根据公式可得动能变为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动能的表达式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物理学家从千差万别的自然现象中抽象出一个贯穿其中的物理量:      ,在自然界经历的多种多样的变化中它不变化。

正确答案

能量

能量守恒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物理学家从千差万别的自然现象中抽象出一个贯穿其中的物理量,就是能量

故答案为:能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P为质量为m=1kg的物块,Q为位于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4kg的特殊平板,平板与地面间的动摩因数μ=0.02。在板上表面的上方,存在一定厚度的“相互作用区域”,区域的上边界为MN。P刚从距高h=5m处由静止开始自由落下时,板Q向右运动的速度为v0=4m/s。当物块P进入相互作用区域时,P、Q之间有相互作用的恒力F=kmg,其中Q对P的作用竖直向上,k=21,F对P的作用使P刚好不与Q的上表面接触。在水平方向上,P、Q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板Q足够长,空气阻力不计。(取g=10m/s2,以下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求:

(1)P第1次落到MN边界的时间t和第一次在相互作用区域中运动的时间T;

(2)P第2次经过MN边界时板Q的速度v;

(3)从P第1次经过MN边界到第2次经过MN边界的过程中,P、Q组成系统损失的机械能△E;

(4)当板Q速度为零时,P一共回到出发点几次?

正确答案

解:(1)P自由落下第一次到达边界MN时

s

P到达边界MN时速度m/s

P进入相互作用区域时,kmg-mg=ma,a=(k-1)g=200m/s2 P第一次进入相互作用区域减速到零后又向上加速,以速度大小再次越过MN,所以运动时s

(2)上面分析知P先自由下落,以进入相互作用区域,减速到零后又向上加速,以速度大小再次越过MN,然后做竖直上抛运动回到原出发点,接着又重复上述运动过程

每当P从出发点运动到MN的时间t内,板Q加速度a1向左,m/s2

每当P在相互作用区中运动的时间T内,板Q加速度a2向左,m/s2

P第2次经过MN边界时,板Q的速度m/s

(3)P第1次经过MN边界时,板Q的速度m/s

=J

(4)设板Q速度为零时,P一共回到出发点n次。由以上分析得:

代入数据,解得,故n取7

下一知识点 : 机械能守恒定律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机械能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