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同的效力
- 共876题
合同成立和合同生效的关系是( )。
A.合同成立,但不一定生效
B.合同成立,则一定生效
C.合同生效,但不一定成立
D.无一定关系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合同成立和合同生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合同成立解决了合同是否存在的问题,但并没有解决合同是否生效的问题。也就是说,即使合同已经成立,如果不符合合同规定的生效要件,仍然不能产生效力。合同的生效要件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发生法律效力所应具备的法律条件。
甲于8月4日向乙发出愿以每套98元的优惠价(市场价108元)出售10套《似水年华》DVD光盘的要约,表示应于8月20日前承诺。乙于8月15日以特快专递表示,愿意购买20套该光盘,因邮递员误投,于8月22日送达甲处(正常应需3天送达)。因该电视剧热销,光盘脱销,甲未做任何表示。逾1个月,乙未得到消息,与甲发生争议。
甲、乙之间订立的买卖10套光盘的合同( )。
A.成立且生效
B.不成立
C.成立但不生效
D.成立但效力待定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合同成立是合同的事实状态,只需订立双方的意思表示一致。生效与否是法律对合同的价值判断,需要满足生效要件。我国合同法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这种合同不需要经过行政等相关机关的批准,也没有出现合同效力瑕疵。甲乙之间的买卖合同就是成立时就生效的。
甲、乙之间2004年5月5日借款合同是否成立,甲是否应当向乙交付2万元
A.合同未成立,甲不必向乙交付2万元
B.合同已成立,但尚未生效,甲不必向乙交付2万元
C.合同已成立,且已生效,甲应当向乙交付2万元
D.合同未成立,因为个人借款合同以借款的交付为成立要件
正确答案
B
解析
[考点]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区别[解析] 乙向甲借款2.5万元是要约,甲提出仅能借给2万元是新要约;乙同意并写下2万元的借条,是承诺,合同即成立。但自然人之间借款合同以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甲尚未向乙交付借款,合同未生效,乙无权要求甲交付2万元。参见《合同法》第13条、第30条、第210条。《合同法》第210条:“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
试述信赖利益的损失。
正确答案
在缔约阶段,当事人之间产生信赖关系,因信赖合同成立和有效而作出努力,但由于合同不成立和无效的结果所蒙受的不利益,即为信赖利益的损失。
信赖利益损失是缔约过失责任产生的要件之一。
法律保护的信赖利益,必须是基于合理的信赖而产生的利益,即一方行为足以使另一方相信合同能够成立、生效。不能产生信赖的,也无信赖利益损失。
信赖利益损失是承担缔约过失责任、赔偿的基本范围,但限于直接损失,即因为信赖合同成立生效所支出的各种费用。
解析
暂无解析
根据《保险法》的规定,保险合同成立的时间是( )
A.受要约人承诺生效之时
B.书面保险合同签订之时
C.保险单签发之时
D.保险费缴纳之时
正确答案
A
解析
[考点] 保险合同的成立时间
[解析] 《保险法》第13条规定:“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并就合同的条款达成协议,保险合同成立。保险人应当及时向投保人签发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并在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中载明当事人双方约定的合同内容。经投保人和保险人协商同意,也可以采取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书面协议形式订立保险合同。”第14条规定:“保险合同成立后,投保人按照约定交付保险费;保险人按照约定的时间开始承担保险责任。”
保险合同的成立时间学界虽然仍有争论,但是通说认为保险合同是不要式合同,不需要签订书面合同,同时保险合同是诺成性合同,即受要约人承诺生效之时即为合同成立之时,保险单的签发和保险费的缴纳都不是合同成立的要件,所以A选项正确。
关于合同生效要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至少有一方当事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
B.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C.合同标的合法,即当事人签订的合同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D.合同标的需确定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必须签订合同的双方都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的时候,合同才能生效。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的是( )。
A.受害方的信赖利益遭受损失
B.该责任发生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
C.当事人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所要求的义务
D.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A公司与B公司就购买一批文化用具进行磋商,A公司在传真中声明,如达成协议则以最终签订售货确认书为准。B公司在接到A公司的最后一份传真时认为双方已就该笔买卖的价格、期限等主要问题达成一致。于是,2005年7月1日,B公司按照双方往来传真中的要求,向A公司支付了货款总额10%的定金。但A公司以该定金金额以较低的价格条件计算,不能接受为由拒绝发货。后A公司与B公司再次进行协商,明确了价格条件。同时补充约定A公司向B公司供应文化用具400箱,每箱金额为100元,货款总额为40000元,由A公司负责代办托运,货到后的10日内付清除定金之外的其余货款,A公司和B公司任何一方违约均应向对方支付违约金2000元。A公司委托C公司运输,C公司因业务繁忙,将其中的200箱按期运达B公司,另200箱逾期运达,且在运输途中遭雨淋而致货物损失。为此,B公司拒收全部货物,并拒绝向A公司支付货款,同时要求A公司和C公司承担违约责任,赔偿损失。但A公司认为该违约责任及损失是由C公司造成的,与自己无关,拒绝承担赔偿责任。B公司遂将A公司和C公司起诉至法院。法院审理查明:B公司发生的货物损失为10000元;B公司还曾向A公司购买电脑,电脑货款20000元尚未到期;C公司曾向银行申请贷款,A公司为C公司银行贷款的保证人,但未约定保证方式,现银行贷款已经到期,C公司尚未偿还。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A公司在B公司未按期交付定金的情况下,向B公司发货,该买卖合同是否生效B公司已经支付了定金,就该合同纠纷是否可以要求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并双倍返还定金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如果B公司未按期交付定金,该买卖合同仍然生效。《合同法》规定,当事人约定以交付定金作为主合同成立或者生效要件的,给付定金的一方未支付定金的,但主合同已经履行或者已经履行主要部分的,不影响主合同的成立或者生效。B公司已经支付了定金,就该合同纠纷可以要求违约方支付违约金或者双倍返还定金。因为合同中同时约定违约金条款和定金条款的,当事人违约后,对方当事人可以选择其一,但两者不能并用。
解析
暂无解析
该买卖合同为( )。
A.附条件的合同
B.附期限的合同
C.效力待定的合同
D.可撤销的合同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析] 本题的考点为合同的种类及效力。根据《合同法》第45条:“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合同法》第46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本题规定为8月10日之前甲完成商场装修则合同生效,该事项为条件而不是期限。因此, A选项正确。而根据合同法,以下三种情形为效力待定的合同:(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2)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 (3)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权利而订立的合同。可撤销合同指合同欠缺生效要件,其有效与否取决于撤销权人是否行使撤销权的合同。可撤销的事由根据合同法,包括:(1)欺诈;(2)胁迫;(3)乘人之危;(4)重大误解;(5)显失公平。
甲对乙享有100万元的合同债权,该债权具有可转让性。甲将其债权转让与丙,则 ( )。
A.如甲未取得乙的同意,甲与丙之间的债权转让协议无效
B.如甲未通知乙,则甲与丙之间的债权转让协议无效
C.如甲未通知乙,该债权转让协议有效,但对乙不发生效力
D.如甲未通知乙,该债权转让协议有效,对甲乙丙均发生效力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涉及债权转让的条件和效力问题。债权转让要求债权具有可转让性。让与人与受让人达成了转让协议。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转让的通知仅对债务人具有效力,不是债权转让协议的生效要件。债权转让也不以债务人同意为生效要件。故本题选项为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