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中强调要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在中国古代史上,选拔人才的制度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变化,有很多的经验教训值得汲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日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日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日明达法令……四日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四: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已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成出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四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血缘、门第、等级。

(2)注重品行、才学,打破了“世官制”。

(3)九品中正制。弊端: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压制人才。

(4)影响:扩大了“学而优则仕”的风气;科举成为读书人最高、最迫切的追求,推动社会向学(读书)风气的形成;科举成为当时人们走向官场的重要途径。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人类通过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同时,由于自然环境、生产方式、民族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人类的政治文明体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朝革命是如何打破部落政治局面的?汉朝时期又是如何打破贵族政治局面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2) 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的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之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在笼子里,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布什在国庆日演说(2004年7月4日)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笼子”指什么?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近现代西方国家政治发展总的趋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现在有一些观点,对辛亥革命全盘予以否定,其理由大致有两点:第一、关于革命爆发的原因。把革命的爆发归咎于革命者非理性的主观意志。第二,关于革命的后  果。指责革命造成对社会生产的巨大破坏,直接导致军阀割据的局面,中断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邱涛《辛亥百年论革命》

(4)材料四中的观点对辛亥革命全盘予以否定,显然是违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试根据所学知识予以批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周朝:实行分封制。汉:察举制和征辟制。

(2)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制内阁,“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3)“笼子”指的是实行三权分立。制定了1787年宪法;总统是美国政府的首脑,经公民投票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总统必须执行国会通过的各项法案,并接受国会和司法部门的监督。趋势:政治民主化。

(4)批驳:对辛亥革命全盘予以否定是错误的,其理由是不成立的。①由于列强侵略加剧,社会矛盾激化,引起中国各阶层人民的反抗;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他们成立革命团体,提出革命纲领三民主义,领导了一系列武装斗争,为辛亥革命爆发奠定了坚实基础,因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②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建立了共和政体,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经济近代化和社会生活多样化的进程;军阀割据局面的出现,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所决定,其根源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③这种观点的根本错误在于片面扩大了历史发展偶然性的作用,否定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没有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事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选官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选官制度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西周、汉代与唐代是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问题:

(1)按示例填写表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评述汉、唐的选官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世卿世禄制;②推举制⑤考试成绩

(2)就推举制而言,推荐者若出于公心,举贤不避亲,也能选拔到优秀的人才,但它容易使推举人与被推举人之间结成特殊的施思、报恩关系。就科举制而言,普通士人原则上皆可参加考试,扩大了统治基础,但若考试内容不恰当,也不能反映出真才实学。(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汉、唐、清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重要朝代,均出现过盛世局面。汉朝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下列各项与此制度无关的内容是

[ ]

A实行察举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

B按军功授爵

C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D皇帝征召才能之士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北京大学出台2009年自主招生政策,拒招不孝敬长辈的学生。这不禁让人们想到了古代的“孝廉”。以孝廉为标准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汉代,在东汉成为求仕者必由之途。这种制度是

[ ]

A世官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八股取士制

正确答案

B
下一知识点 : 九品中正制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谏议制度(隋唐的门下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