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38岁。发热伴腹胀、乏力1周。查体:T 39℃,P 84次/分,表情淡漠,胸部少许充血性皮疹,脾肋下可触及,质软。实验室检查:血WBC 3.6X109/L,N 0.59,杆状核粒细胞0.01,L 0.40。确诊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A外斐试验

BPPD试验

C血培养

D布氏杆菌凝集试验

E血涂片找疟原虫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伤寒。伤寒杆菌血培养阳性可确诊,在病程1-2周阳性率最高,可达80% 以上。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40岁,农民。以高热伴食欲明显减退、呕吐2周入院。实验室检查:WBC 3.2x109/L,嗜酸细胞0。为该患者做了肥达试验,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H效价不高、O效价增高提示是非特异性回忆反应

BO效价不高、H效价增高提示伤寒杆菌感染

CO效价不高、H效价增高提示与其他沙门菌间的交叉反应

DH效价不高、O效价增高提示是预防接种的结果

EO和H效价均增高有助于伤寒的诊断

正确答案

E

解析

O抗体主要是IgM,出现较早;H抗体主要是IgG,出现较晚。根据此特点,肥达试验结果有如下诊断价值:二者均超过正常值,患伤寒的可能性大。二者均在正常值内,患伤寒的可能性小。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发热1周疑似伤寒的患者,此时阳性率最高的微生物学检查法是

A胆汁培养

B粪便培养

C肥达反应

D血培养

E尿液培养

正确答案

D

解析

血培养在伤寒病程1~2周阳性率最高。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伤寒治疗首选

A链霉素

B青霉素

C氯霉素

D环丙沙星

E四环素

正确答案

D

解析

伤寒治疗首选药物是氧氟沙星或环丙沙星,孕妇和儿童禁忌。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女,42岁,农民以高热伴食欲明显减退、呕吐2周入院。实验室检查:WBC3.2X109/L,为该患者做了肥达试验。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H效价不高、0效价增高提示是非特异性回忆反应

B0效价不高、H效价增高提示伤寒杆 菌感染

C0效价不高、H效价增高提示与其他 沙门菌间的交叉反应

DH效价不高、0效价增高提示是预防 接种的结果

E0和H效价均增高有助于伤寒的诊断

正确答案

E

解析

肥达试验(Widal test)是采用伤寒杆菌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使用凝集法分别测 定患者血清中相应抗体的凝集效价。伤寒杆菌 凝集价正常值为;H效价<1 : 160,O效价< 1 : 80。评价时应注意:①接种过伤寒疫苗者H 效价可明显升高,因此单独出现H效价增高,0 效价不高,只能提示预防接种过;②无论伤寒还是副伤寒血清0效价均可增高,单独0效价增高,H效价不高,只能诊断伤寒沙门菌属感染,而不能区别伤寒和副伤寒;③只有两者同时增 高,当H效价>1 : 160,0效价>1 : 80时才有助于伤寒的诊断,故选E项。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关于伤寒病原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属沙门菌属

B革兰染色阴性

C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

DVi抗原抗原性强,并产生Vi抗体

E有荚膜

正确答案

E

解析

本题考伤寒的病原学特点。伤寒杆菌属沙门菌D组,革兰染色阴性,有鞭毛、能运动。含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人体感染伤寒杆菌后可产生相应抗体,应用血清伤寒杆菌凝集反应检测血清中“O”和“H”抗体,有助于临床诊断;“Vi”抗体的检测主要用于调查伤寒带菌者。伤寒杆菌菌体裂解时释放内毒素,在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女,18 岁,持续发热 10 天,于 9 月 2 日来诊,体温逐日升高,伴乏力,纳差。查体:T39. 8°C , P 8O 次/分,精神萎靡,腹部可见 6 个充血性皮疹,腹部胀气,脾肋下可及。实验室检查 WBC 3. 7×109/ L。此患者所患疾病的主要病理特点是

A基本病变是小血管炎

B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反应

C小肠黏膜苍白、水肿

D主要病变在淋巴结和胸腺

E肠黏膜里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

正确答案

B

解析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出现伤寒特有的症状和体征:持续高热;食欲不振明显,舌苔厚腻,腹部不适,腹胀,可有便秘或腹泻,下腹有轻压痛;心血管系统症状;反应迟钝,听力减退;肝脾大;淡红色斑丘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7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