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2015秋•南阳月考)图1是物质出入细胞的示意图,图2中曲线甲、乙分别代表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

(1)图2中曲线甲代表______,曲线乙中Q点时限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因素有____________

(2)若图1代表某细胞的细胞膜,该细胞能分泌胰岛素,其物质运输方式称为______,这依赖于细胞膜的______特点.

正确答案

自由扩散

载体的数量

能量

胞吐

一定流动性

解析

解:(1)①甲运输方式中,物质运输速率和细胞外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因此属于自由扩散.而乙运输方式中,物质运输的速率与浓度差无关,并且可以由低浓度想高浓度一侧运输,应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和载体蛋白的协助,因此曲线乙中Q点对应时刻细胞不再吸收该物质,此时,限制物质进入细胞的因素是载体的数量和能量供应.

(2)若图1代表某细胞的细胞膜,该细胞能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该物质的分泌过程被称为胞吐,其依赖于细胞膜的一定的流动性结构特点.

故答案为:

(1)自由扩散  载体的数量  能量          

(2)胞吐     一定流动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耐盐植物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从而降低Na+对细胞质基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Na+和甘油进入液泡的方式不同

B液泡膜和细胞膜构成了原生质层

CNa+的运输调节了细胞的渗透压,维持细胞内水分平衡

D该载体蛋白数量增多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Na+的逆浓度转运,同时要依赖载体蛋白,属于主动运输;甘油进入液泡的方式属于自由扩散,A正确;

B、液泡膜、细胞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了原生质层,B错误;

C、该载体蛋白数量增多,Na+的吸收增多,导致细胞液浓度升高,吸水能力增强,从而提高了植物的耐盐性,C正确;

D、该载体蛋白数量增多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D正确.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回答(在括号内填写相应的字母):

(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在膜的______(内/外)侧还有少量多糖.

(2)图中代表细胞外的O2进入细胞方式分别是[]______;葡萄糖和氨基酸等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______

(3)比较细胞膜与细胞核膜结构不同点,核膜具有______两个不同点;而细胞膜表面有______,与细胞膜的识别作用相适应.

(4)以红细胞为实验材料,用丙酮提取红细胞的细胞膜的磷脂,并将它在空气与水的界面上完全展开,测定完全展开的磷脂所得的面积为S,则红细胞膜的表面积是______

(5)已知木糖比氨基酸的分子质量小得多,两者都溶于水.在动物消化道中,小肠绒毛吸收大量的氨基酸,却很难吸收木糖,这个事实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细胞膜具有这种功能,主要与______方式有关,因为这种运输方式能够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6)细胞的内吞和外排作用,说明细胞膜的结构具有______性.

正确答案

解:(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在细胞膜外侧有少量多糖.

(2)O2进入细胞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能量不需要载体,即图中的b,葡萄糖和氨基酸等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即图中的a.

(3)核膜是2层膜,且上面有核孔.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

(4)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膜及众多的细胞器膜,细胞膜是2层磷脂分子构成的,如完全展开的磷脂所得的面积为S,则红细胞膜的表面积应是

(5)能吸收某种物质而不能吸收另外一种物质,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小肠吸收氨基酸主要是主动运输.

(6)细胞内吞和外排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故答案为:

(1)磷脂   蛋白质   外 

(2)[b]自由扩散[a]主动运输

(3)双层膜和核孔  糖蛋白  

(4)

(5)选择透过性   主动运输  

(6)流动性

解析

解:(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在细胞膜外侧有少量多糖.

(2)O2进入细胞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能量不需要载体,即图中的b,葡萄糖和氨基酸等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即图中的a.

(3)核膜是2层膜,且上面有核孔.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

(4)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膜及众多的细胞器膜,细胞膜是2层磷脂分子构成的,如完全展开的磷脂所得的面积为S,则红细胞膜的表面积应是

(5)能吸收某种物质而不能吸收另外一种物质,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小肠吸收氨基酸主要是主动运输.

(6)细胞内吞和外排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故答案为:

(1)磷脂   蛋白质   外 

(2)[b]自由扩散[a]主动运输

(3)双层膜和核孔  糖蛋白  

(4)

(5)选择透过性   主动运输  

(6)流动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珠海校级月考)如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对该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氧、性激素是以Ⅱ方式进入细胞的

BⅠ和Ⅱ分别表示胞吞和胞吐

CⅠ和Ⅱ分别表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D水、CO2、O2是以Ⅰ方式进入细胞的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Ⅰ和Ⅱ分别表示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所以氧、性激素是以Ⅰ方式进入细胞的,A错误;

B、Ⅰ和Ⅱ分别表示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所以不是胞吞和胞吐,B错误;

C、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Ⅰ和Ⅱ分别表示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C错误;

D、水、CO2、O2是以Ⅰ方式即自由扩散进入细胞的,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如图表示细胞膜结构,A~F表示物质,a~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可表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BD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C中耕松土可促进根毛细胞吸收A物质

D胰蛋白酶可通过d方式出细胞

正确答案

B,D

解析

解:A、如图表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A正确;

B、B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B错误;

C、A物质的吸收是主动运输,需要细胞提供能量,所以中耕松土可促进根毛细胞吸收A物质,C正确;

D、胰蛋白酶是大分子物质,可通过胞吐的方式出细胞,而d方式为主动运输,D错误.

故选:BD.

下一知识点 : 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物质进出细胞方式及影响因素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