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质进出细胞方式及影响因素
- 共2450题
对低温环境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低温影响分子运动速率,进而影响膜的流动性,A正确;
B、低温影响分子运动速率,进而影响膜的流动性,使得跨膜运输速率减慢,B正确;
C、低温不会使得载体蛋白变性,而高温使得载体蛋白变性,C错误;
D、低温影响呼吸作用酶的活性,进而影响能量供应,使得跨膜运输速率减慢,D正确.
故选:C.
如图表示物质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示意图.其中●、▲的个数代表分子(离子)的浓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图中看出,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因此葡萄糖是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此细胞,此过程需要消耗ATP,A正确;
B、葡萄糖从此细胞中运出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并且需要载体的协助,因此属于协助扩散,不受O2浓度的影响,B错误;
C、钠离子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顺浓度梯度,需载体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方式为协助扩散,C正确;
D、钠离子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顺浓度梯度,需载体协助,则钠离子进入细胞的速率与细胞膜上的相应载体数量,D正确.
故选:B.
如图1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示意图,图2中曲线甲、乙分别代表物质进入细胞的两种方式.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2中曲线甲代表______,曲线乙代表______,Q点对应时刻细胞不再吸收物质分子,此时,限制物质进入细胞的因素是______.
(2)已知某海洋生物的细胞中物质X、物质Y浓度分别为0.60和0.14,而海水中物质X、物质Y浓度分别为0.29和0.38(浓度单位均为mol/L),由此可知该细胞能主动地______(吸收/排出)物质X,可用图1中的______(a、b、c…)表示.
(3)细胞膜水通道、离子通道是普遍存在的.若肾集合管管壁细胞膜受刺激后发生兴奋时,水通道开放,大量水被肾集合管管壁细胞重吸收,则代表此过程中水的流动可用______(a、b、c…)表示.
正确答案
解:(1)图2中甲运输速率只和细胞外浓度有关,属于自由扩散;而乙开始时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且有限制因素,属于主动运输,限制因素应是能量供应或载体数量的限制.
(2)由题意可知X是细胞内浓度高,所以是主动吸收X物质,属于主动运输,在图1中a由低浓度膜外到高浓度膜内,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表示主动运输.
(3)借助通道的是协助扩散,应是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不需要能量,在图1中c是高浓度到低浓度,有通道蛋白,不需要能量,故是c.
故答案为:
(1)自由扩散 主动运输 能量供应(载体数量)
(2)吸收 a
(3)c
解析
解:(1)图2中甲运输速率只和细胞外浓度有关,属于自由扩散;而乙开始时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且有限制因素,属于主动运输,限制因素应是能量供应或载体数量的限制.
(2)由题意可知X是细胞内浓度高,所以是主动吸收X物质,属于主动运输,在图1中a由低浓度膜外到高浓度膜内,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表示主动运输.
(3)借助通道的是协助扩散,应是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不需要能量,在图1中c是高浓度到低浓度,有通道蛋白,不需要能量,故是c.
故答案为:
(1)自由扩散 主动运输 能量供应(载体数量)
(2)吸收 a
(3)c
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构成细胞膜基本骨架的是______(填字母);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的是______(填字母).
(2)如果它是正在衰老细胞的细胞膜,则其功能变化是______.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______.
(4)若这是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细胞,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______(填字母);如果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表示氨基酸从肠腔进入该细胞的过程是______(填字母).
正确答案
解:(1)构成细胞膜基本骨架的是B磷脂双分子层,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的是AD糖蛋白.
(2)如果它是正在衰老细胞的细胞膜,则其功能变化是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磷脂双分子层)的厚度变小,说明B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若这是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细胞,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b自由扩散;如果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表示氨基酸从肠腔进入该细胞的过程是a主动运输.
故答案为:
(1)B AD
(2)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3)流动性
(4)b a
解析
解:(1)构成细胞膜基本骨架的是B磷脂双分子层,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的是AD糖蛋白.
(2)如果它是正在衰老细胞的细胞膜,则其功能变化是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磷脂双分子层)的厚度变小,说明B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若这是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细胞,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b自由扩散;如果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表示氨基酸从肠腔进入该细胞的过程是a主动运输.
故答案为:
(1)B AD
(2)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3)流动性
(4)b a
已知:①K+和Na+均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
②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
③在人工膜上加入少量缬氨霉素,K+可以透过人工膜,Na+不可以透过人工膜.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于在人工膜上加入少量缬氨霉素,K+可以透过人工膜,说明缬氨霉素的作用类似于载体蛋白,A正确;
B、K+可以透过人工膜,Na+不可以透过人工膜,说明缬氨霉素与离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B正确;
C、本试验在于研究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正确;
D、本实验只能说明K+透过人工膜需要载体,没有说明是否需要消耗能量,因而不能确定运输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D错误.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