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材料二:“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 。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材料三:“第三,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使人类更加和睦……”

——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国际背景指出我国20世纪50年代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反映了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当时国际形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举出两个例子,说明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加强与世界各国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保障本国独立、自主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

(2)50年代,当时世界出现两极格局,新中国提出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中美关系由冷战对峙开始走向正常化。影响:有利于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4)①中国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发挥了积极作用。②中国十分重视发展与东盟的关系。1997年为缓解东盟经济 危机做出了重大贡献。③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2001年中国与俄罗斯等国共同创建了上海合作组织。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来自课本的片段。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遏制,维护世界和平,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政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活动。

 ——《高中历史》第六分册(试验本)第120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问题:简要概述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20世纪五十年代,初登国际舞台(或初展外交风采): 50年代初,中国率先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当代国际关系的重大贡献。 1955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出席亚非会议(或万隆会议),倡导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万隆精神”,使会议取得了成功。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积极拓展外交舞台: 1971年,第26届联大通过决议,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访华,双方发表《上海公报》,标志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1979年,两国正式建交。 1972年,中日签署《联合声明》,两国正式建交,中日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

20世纪八十年代后,积极拓展多边外交,致力于建立全方位的对外关系: 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对推动APEC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1年,中国被接纳为世贸组织(WTO)成员,标志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这些原则是:甲、相互尊重领土主权;乙、互不侵犯;丙、互不干涉内政;丁、平等互利;戊、和平共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材料二 1971年,中国代表团出席了联合国代表大会,引起了联合国历史上空前的轰动。智利一位代表描述当时的情景,中国人来到联合国就好像他们从月球上或从火星上来的——是素不相识或神话般的人物。

材料三 我们一贯主张加强联合国作用,支持联合国在涉及和平与安全的重大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参加了1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军队、警察和军事官员3000多人次。

——沈国放《我们为和平而来》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对外关系的什么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外交史上哪一重大成就?并列举20世纪70年代其他两项重大外交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扼要介绍新时期我国外交活动的宗旨以及主要的外交政策或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的建交。

(3)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不结盟外交政策;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国家的对外事务既是一国的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政的延续,也是其综合国力的体现。结合回顾新中国外交走过的风雨历程,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

(1)上述三个图片分别反映了新中国外交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指出新中国取得这些外交成就的国际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图片,谈谈你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图一:中国代表团访问印度,确认并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图二:尼克松访华,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开始中美关系正常化。为中美建交奠定基础。图三: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积极参加多边经济活动,参与国际竞争创造了条件。

(2)图一:两极格局形成,美国为首的反华势力敌视、封锁。图二:美苏争霸对峙,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中苏关系恶化。图三: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3)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外交政策要适应国内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外交政策逐渐走向成熟,走向世界。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请以我国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果为例,谈谈你对毛泽东这段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外交成果: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准则;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新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

下一知识点 :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中美邦交正常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