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邦交正常化
- 共359题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时代》是美国影响力最大的新闻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覆盖面遍布全世界。自1923年创刊86年以来,从未间断对中国的报道,即便是在中美两国断交的岁月里,它一直以其独特的报道风格和对中国发展及中美关系的浓厚兴趣和密切关注而备受世人瞩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49年2月7日,毛泽东首次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封面上(图一),图中毛泽东意气风发、踌躇满志。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时代》周刊为什么选择毛泽东为封面人物?你怎样理解图中的“民主统一”?其实现对中美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1950年12月11日《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是:RED CHINA'S MAO。周刊封面的基调为红色,在人物的周围还画有许多红色的蝗虫。
(2)材料二中《时代》周刊的封面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图三为1971年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刊登的周恩来照片。标题是:The Chinese are coming。
(3)当时的美国人认为“The Chinese are coming”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图四为1972年2月6日的期刊,标题是:Nixon's China Odyssey。画面表现了尼克松与毛泽东、周恩来的见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歌舞表演。其中,Odyssey(旅行)在英文中是一个具有积极乐观含义的单词。
(4)材料四中周刊的封面设计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五 2005年6月,《时代》周刊以“中国的新革命”为题,用20多个版面做了一组有关中国崛起的特别报道,导语则为“中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相互谅解才是出路”。
(5)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材料四中“导语”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原因: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即将崩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理解:建立统一的民主政府。影响:美国对华奉行全面遏制政策,中美全面对抗。
(2)原因: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意识形态的对立;“冷战”格局下美国敌视社会主义中国。
(3)主要依据是: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说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缓和。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苏关系恶化;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5)中美两国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合作基础;发展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应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互谅互让;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的稳定和世界的持久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发表于1951年6月18日。标题为:“共产主义者周恩来”。小标题:“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时代》认为周恩来是“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1969年7月2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阐述了他的亚洲政策:美国将恪守对亚洲盟国的条约义务,同时希望有亚洲国家自己来承担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责任,除非存在某个核大国的威胁。这一政策后来被称为“尼克松主义”,其要点是美国准备从亚太地区收缩力量。
——摘自《尼克松外交回忆录》
2011年11月17日,奥巴马在澳大利亚国会发表演讲时称,21世纪是亚太时代,美国慎重作出决定,把战略重心转移到亚太地区,将加强并保持在亚太的长期军事存在。这一表态是在美澳16日签订驻军协议之后作出的。
——中新网
(2)比较材料二中的两种言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当《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的作者米尔斯海默用其传统现实主义理论来审视中国和平崛起时,他得出了中国不可能和平崛起的结论。而美国著名战略家布热津斯基在批驳米氏的观点时称,当理论已经与现实不符时,应当修正理论,而不是改变现实。……事实上,在中国崛起开始受美国战略界关注之时,也正是中美关系在“9?11”之后进入了一个新蜜月期之日。崛起大国必定要同霸权国家走向冲突的理论明显与事实相悖。……传统现实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理论支点是,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及国家发展的无限性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这必然导致国家之间会为了争夺资源而战。那么,这个矛盾是否无解呢?美国兰德公司研究员查尔斯?沃尔夫曾提出“宇宙空间论”,认为:正像宇宙空间是不断扩展的一样,在一个全球化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中,一个国家的“和平崛起”将扩大其他国家可占领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空间。……
——刘建飞《中美关系:走出大国政治的悲剧》(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副所长)
(3)归纳材料中作者的主要观点,并用史实予以论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中国共产党推翻了国民党统治,建立新中国,美国拒绝承认新中国,认为中华民国政府才代表中国。新中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损坏了美国的利益。
(2)背景不同: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受到冲击、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两极格局瓦解后,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中,美国试图加强对亚太地区的掌控,为其建立单极世界服务; 对亚洲的态度不同:从亚太地区战略收缩到战略重心东移。共同点:称霸世界(霸权主义);
(3)观点:崛起大国和霸权大国可以和平共处;和平崛起的中国为世界提供机遇;中美应该合作共赢;史实:政治: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或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和地区的稳定;经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美国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或中国经济的发展为周边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创造了机遇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进入1950年代,新中国同苏联和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频繁的体育交流,充分体现了同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在新中国对外体育交流活动中占据的首要地位。
——据李相如、宋雪莹《关于新中国体育外交的回顾与研究》
材科二 1975年4月,中国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提出申请,要求恢复其在奥林匹克运动中作为中国唯一合法代表的权利。1979年10月25日,中国正式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设在台北的奥委会的名称改为“中国台北奥委会”。
材料三 1981年,中国男排反败为胜,力克韩国队,北京的大学生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1988年,在汉城奥运会上,浑身伤病的李宁(体操),只得到最后一名。一些报道竞谩骂李宁为“体操亡子”。李宁还收到绳子,让他上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海外执教的中国教练员和代表外国参赛的原中国运动员超过了1000人。其中最有名的是郎平。2008年8月15日,在北京奥运会上,郎平执教的美国女排战胜中国女排。新华时评认为“郎平依然为国争光”。
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一中现象出现的原因与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20世纪70年代国内外形势,概述中国恢复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的有利与不利因素?其中的关建问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人在体育情结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原因:①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②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孤立新中国;③两大阵营的形成。作用:①突破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封锁;②拓宽了新中国的国际活动空间;③促进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2)有利:①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中美关系改善、中日建交,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国际上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不利:①“文革”尚未结束,“左”的思想影响仍然很大;②台湾问题的困扰;③国际上反华势力的阻挠;④两极格局的负面影响。关键:台湾问题。
(3)变化:由过分强调竞技体育的政治色彩回归到体育精神本质。原因:①改革开放深入;②思想观念更加开放;③对体育精神的理解更深入;④国际地位的提高使国民自信心增强;⑤民众心态趋于理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如台湾的一位谈判代表所说,台湾人和大陆人有”,并为彼此的成就而感到自豪。……据报道,1993年,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144亿美元,2万家台湾企业在大陆的投资约在150亿~300亿美元之间。台湾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大陆,其成功也日益依赖于大陆。一位台湾官员于1993年说:“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
——[美]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二 香港中评社2009年1月17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可以预料,奥巴马执政之初,将主要延续小布什第二任期的对台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内涵是,以保持台海局势的相对和平为直接目标,以反对两岸,实现维护美国对两岸关系的介入和影响。
材料三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后举行的记者会上深情地说: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我真心希望能有机会到台湾去走一走,看一看。我想到阿里山,想到日月潭,想到台湾各地去走走、去接触台湾同胞。虽然我今年已经67岁了,但是如果有这种可能,到那时即使走不动,就是爬我也愿意去。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促使海峡两岸关系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美国现阶段的对台政策。民主党人奥巴马当选总统后却延续了共和党人当政时期的政策,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怎样理解材料三中温总理的一席话?1987年以来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的发展有哪些突出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因素:两岸民族认同感的亲情;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发展优势互补。
(2)①政策:维持现状(或不独不统)。②说明:两党制定政策都是从美国的国家利益出发;两党的阶级属性相同;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性。
(3)①理解:表达总理对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大陆对改善两岸关系的最大诚意。②表现: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促进经济文化交流;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商谈达成“九二共识”;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2008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三通”(通商、通航、通邮)。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