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 共4036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图中a、b、c表示止水夹)
请按要求填空:
(1)实验室利用B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两种即可)。
(2)A、C、E相连后的装置可用于制取Cl2并进行相关的性质实验。
①若在丙中加入适量水,即可制得氯水.将所得氯水分为两份,进行Ⅰ、Ⅱ两个实验,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如下
请你评价实验Ⅰ、Ⅱ的结论是否合理?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利用上述装置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Cl-和Br-的还原性强弱(分别指出甲、乙、丙中盛放的试剂、实验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D、E装置相连后,在B中盛装浓硝酸和铜片(放在有孔塑料板上),可制得并进行NO2有关实验。 ①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欲用D装置验证NO2与水的反应,其操作步骤为:先关闭止水夹________,再打开止水夹________,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丁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H2、CO2、NO2、NO、C2H2、H2S 等(答两个即可)
(2)①实验I结论合理,实验II结论不合理; 制取的氯气中含有HCl气体,HCl溶于水后能与碳酸氢钠粉末反应产生气泡
②在甲、乙、丙中分别装入浓盐酸、二氧化锰、溴化钠溶液;烧瓶中有黄绿色气体生成,试管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可证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溴,则Br-的还原性强于Cl-(3)①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②ab;c;双手紧握(或微热)试管丁,使试管中气体逸出,NO2与水接触后即可引发烧杯中的水倒流入试管丁中
某同学用滴管将新制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请用文字简要说明: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设计一个较简单的实验探究红色褪去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氯水中的次氯酸有漂白性,能使酚酞由红色变成无色;氯水中的酸性能使酚酞由红色变成无色
(2)继续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若溶液恢复红色则说明二正确,若溶液仍为无色则说明一正确
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①是由于______________; ②是由于______________。
(2)简述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原因是①或者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氯水与NaOH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盐和水,溶液碱性减弱,红色褪去;②氯水中的HClO氧化漂白作用而褪色
(2)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再滴加NaOH溶液,若不再出现红色,应为原因②,若重新出现红色,应为原因①
往盛有氯化亚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少量KSCN溶液,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再往其中滴入少量新制氯水,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再向试管中加入足量铁粉,充分振荡后,静置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无明显现象;溶液呈红色;2Fe2++Cl2=2Fe3++2Cl-; 红色褪去,溶液呈浅绿色;
2Fe3++Fe=3Fe2+
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加有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当滴加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
试回答:
(1)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NaOH被H+中和,碱性减弱使红色褪去;酚酞被HClO氧化为无色而导致红色褪去
(2)向已褪色的溶液中再滴入几滴NaOH溶液,如果出现红色,则证明是H+与NaOH中和导致褪色,如果不出现红色,则证明是HClO将酚酞氧化为无色而导致红色褪去
在某NaOH溶液里加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向其中加入新制的饱和氯水,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回答:
(1)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①还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氯水中H+与OH-反应
②氯水中HclO使酚酞褪色
(2)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再滴加NaOH溶液,若红色再现,则是①的原因造成的,若红色不再现,则是②的原因造成的
在氮的化合物中,有一类盐叫亚硝酸盐,如亚硝酸钠(NaNO2)等。它们被广泛地应用于印染、漂白等行业,在建筑行业用作防冻剂,在食品工业用作防腐剂和增色剂。它们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过量或长期食用将对人体造成危害。由于亚硝酸钠有咸味,外观与食盐相似,曾多次发生被误当食盐食用的事件。经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到以下相关信息:HNO2是一种弱酸,且不稳定,易分解生成NO和NO2;它能被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在酸性溶液中它也是一种氧化剂,如能把Fe2+氧化成Fe3+。AgNO2是一种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化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含有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2),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毒。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亚硝酸盐是还原剂
B.维生素C是还原剂
C.维生素C将Fe3+还原为Fe2+D.亚硝酸盐被还原
(2)下列方法中,不能用来区别NaNO2和NaCl的是______(填序号)。
A.测定这两种溶液的pH
B.用AgNO3和HNO3两种试剂来区别
C.在酸性条件下加入KI-淀粉溶液来区别
D.分别在两种溶液中滴加甲基橙
(3)某同学把新制氯水加到NaNO2溶液中,观察到氯水褪色,同时生成NaNO3和HCl,请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HNO2的酸性比醋酸略弱,某同学在家中欲进行鉴别NaCl与NaNO2的实验,但他家中只有浓醋酸,请问该实验能否成功?说明理由 。
正确答案
(1)A
(2)D
(3) NO+Cl2+H2O==NO+2H++2Cl- (4)能成功,NaNO2+CH3COOH==CH3COONa+HNO2,2HNO2==H2O+NO↑+NO2↑,浓醋酸加到NaNO2中出现红棕色气体,而加到NaCl中无现象
氯水成分较复杂,可发生多种不同的反应。
(1)向氯水中加入金属M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2)向氯水中加入淀粉KI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3)向氯水中加入FeCl2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
(4)向氯水中加入Na2C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
(5)向氯水中加入AgNO3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正确答案
(1)Mg+2HCl=MgCl2+H2↑
(2)Cl2+2KI=I2+2KCl
(3)2FeCl2+Cl2=2FeCl3 (4)CO32-+2H+=CO2↑+H2O
(5)Cl-+Ag+=AgCl↓
新制备的氯水呈________色,说明氯水有________ 分子存在。向氯水中滴入几滴AgNO3溶液,立即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氯水中有__________ 存在。蓝色石蕊试纸遇到氯水后,先变红,后又很快褪色,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氯水经光照后,黄绿色逐渐消失,并生成无色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
正确答案
黄绿 ;Cl2 ;Cl ;氯水中含有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有漂白性 ;2HClO 2HCl+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0.1 mol 16O2和0.1 mol 18O2中均含有0.8 mol质子
B.K+、S2-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C.N2O5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D.新制的氯水显酸性,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始终呈红色
正确答案
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