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 共4036题
开发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的杀菌、消毒剂是今后发展的趋势。
(1)Cl2、H2O2、ClO2(还原产物为Cl-)、O3(1 molO3转化为1 molO2和1mol H2O)等物质常被用作消毒剂。等物质的量的上述物质消毒效率最高的是 ____。(填序号)
A.Cl2
B.H2O2C.ClO2
D.O3
(2)氯氨(NH2Cl)可作为杀菌剂,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氯氨在水中的杀菌机理:___
(3)氯溴海因(C5H6 BrClN2O2)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氯气和氯制剂的替代产品,其结构式如下图所示: 氯溴海因在水中的水解过程比较复杂,主要是水解生成次卤酸和海因,请画出海因的结构式:___。
(4)以铂(Pt)和铁为电极,以KOH溶液为电解液,用电解法可制备高铁酸钾 (K2FeO4)。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
正确答案
(1)C
(2)NH2Cl+H2O=NH3+HClO
(3)
(4)Fe-6e-+8OH-=FeO42-+4H2O
某校化学研究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用浓盐酸和MnO2制取并探究Cl2及氯水的部分性质,请你帮助完成以下问题:实验一、氯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装置如下图)
(1)A是氯气发生装置,除了酒精灯外还用到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在实验中发现,若用稀盐酸代替浓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没有氯气生成。“影响氯气生成的原因是什么呢?”同学们作了如下探究:
①提出问题假设
假设1:Cl-的浓度可能对反应有影响
假设2: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请完成下表中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实验试剂: 浓H2SO4、NaCl固体、MnO2固体、稀盐酸
(3)从C装置出来的气体中含有CO2和HCl,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氯水的制取及性质
资料表明:饱和氯水与石灰石反应是制取较浓HClO溶液的方法之一,小组的同学据此做了如下实验:
①在试管中加入过量的块状碳酸钙;再加入约20mL饱和氯水,充分反应,有少量气泡产生,溶液浅黄绿色褪去;
②过滤,将滤液滴在有色布条上,发现其比氯水的漂白性更强;
③为了确定反应产物,将滤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第一份与石灰水混合,立即产生大量无色沉淀;
第二份与稀盐酸混合,立即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第三份加热,看到溶液变浑浊且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
经检测,上述实验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均为CO2。
(4)实验①所得的溶液漂白性增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依据上述实验可推知:实验②的滤液中的溶质除CaCl2、HClO外,还含有________。
正确答案
(1)圆底烧瓶、分液漏斗
(2)①假设: H+的浓度对反应可能有影响
②实验
(3)2Cl2+2H2O+C4HCl+CO2 (4)CaCO3消耗了氯水中的HCl,使Cl2+H2O
HCl+HClO平衡向右移动,HClO浓度增大
(5)Ca(HCO3)2
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备氯气并用所制氯气制备少量氯水的装置图如下,回答有关问题。
(1)从仪器A向仪器B中加入浓盐酸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控制氯气产生速率大小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装置乙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
(3)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以证明新制氯水中含有次氯酸。他所用的试剂如下:
新制氯水 0.5mol/LCaCl2溶液 品红溶液 CaCO3粉末请
你协助完成实验方案。
步骤一:取5mL0.5mol/LCaCl2溶液于试管中,滴入3滴品红溶液,振荡,溶液不褪色。
步骤二:取5mL新制氯水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新制氯水中存在次氯酸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5)设计步骤一的理由是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取下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旋动活塞,即可放下液体;通过控制浓盐酸的加入速度来控制氯气的产生速率
(2)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
(3)Cl2+H2O=HCl+HClO
(4)步骤二:加入碳酸钙粉末充分反应至溶液无色;步骤三:取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3滴品红溶液,振荡;说明:品红溶液褪色
(5)氯水与碳酸钙反应后生成氯化钙溶液,为证明品红溶液褪色是次氯酸的作用,须实验证明氯化钙溶液不具漂白性(或“排除氯化钙溶液的干扰”)。
为了探究氯水能否和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某学生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一:向盛有饱和氯水的锥形瓶中加入大理石,并充分振荡,观察到氯水的黄绿色褪去并同时产生少量气体。
实验二:取实验一后锥形瓶中清液,进行如下实验:
(1)该清液滴在有色布条上有极强的漂白作用。
(2)该清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3)该清液中滴加盐酸可产生大量气体。
(4)该清液加热后变浑浊并产生大量气体。
实验三:该学生设想用下列装置收集实验二中产生的气体作进一步检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二中,清液滴在有色布条上有极强的漂白作用说明该清液中含有___________(写化学式);清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清液中含有________离子;清液中滴加盐酸产生的气体是
_______;清液加热后产生浑浊的原因是因为生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实验三中,洗气装置内的洗涤液一般用_________溶液。
(3)该学生通过上述实验,写出了氯水和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HClO;Ca2+;CO2;CaCO3 (2)饱和NaHCO3
(3)2CaCO3+2Cl2+2H2O=Ca(HCO3)2+2HClO+CaCl2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来探究氯水的成分,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1)指出实验①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实验②、③、④中的实验现象: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③中实验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认为产生实验②现象的原因是氯水加入到NaOH溶液中发生了中和反应,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_______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你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氯水中含有Cl-
(2)②溶液褪色;③试纸变蓝;④有气泡冒出
(3)取一小段KI-淀粉试纸置于洁净的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氯水,滴在试纸上
(4)不同意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加NaOH溶液至碱性,溶液仍不显红色,证明红色的消失是由于HClO的漂白性引起的
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较多量的饱和氯水并探究饱和氯水的有关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丁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证明氯水已饱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3)制取结束时,装置丙中的液体含有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用微粒符号表示);
(4)测定饱和氯水的pH方法是____。若撤去装置乙,直接将装置甲和丙相连。这样做对实验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饱和氯水与石灰石反应是制取较浓HClO溶液的方法之一。如图所示:
Ⅰ在试管中加入过量的块状碳酸钙,再加入约20 mL饱和氯水,充分反应,有少量气泡产生,溶液黄绿色褪去。
Ⅱ过滤,将滤液滴在有色布条上,发现其比氯水的漂白性更强。
Ⅲ为了确定反应产物,将滤液分为三份,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第一份与石灰水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第二份与稀盐酸混合,立即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将第三份加热,看到溶液变浑浊且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经检测,上述实验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均为CO2气体。
①能用饱和氯水与石灰石反应制备较浓HClO溶液的原因是____。
②依据上述实验可推知,Ⅱ的滤液中的溶质除CaCl2、HClO和极少量的氯气外,还含有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③写出步骤Ⅲ中,第二份滤液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Cl2+2NaOH=NaCl+NaClO+H2O
(2)丙中液体呈黄绿色,丙上部空间呈黄绿色,有黄绿色气体进入丁中
(3)H2O、Cl-、H+、Cl2、HClO、OH-、ClO- (4)用pH计直接测定(用pH试纸测定不给分);由于氯化氢未除尽会导致制得的氯水酸性增强,测得的pH偏小
(5)①饱和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Cl2+H2OHCl+HClO反应,加入过量石灰石后,与溶液中的盐酸反应,使盐酸浓度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最终生成HClO
②Ca(HCO3)2③H++HCO3-=H2O+CO2↑
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1)①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出现的现象是: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会更强,他们将制得的SO2和Cl2按1: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褪色效果并不像想象那样。请你分析该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有同学认为装置C中会含有Na2SO4,如何验证Na2SO4是否存在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B:品红溶液褪色,D:品红溶液褪色。
②B:褪色的品红又恢复为红色,D:无明显现象。
(2)Cl2+SO2+2H2O=2HCl+H2SO4
(3)取C中溶液先加盐酸,再加氯化钡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硫酸钠。
2011年3月11日,日本官城发生9.0级大地震并引起海啸和核泄露,当地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化学是一门实用科学,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