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酯的性质
- 共8题
用烃A合成高分子化合物N的过程如下: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35.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6, 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36.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
37.C和D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8.B和F反应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9.H中含有一个甲基,H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40.E和K反应生成M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1.N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2.有机物Q是M的同分异构体,与M具有相同官能团,水解可以生成D,存在顺反异构,Q的顺式结构简式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1)
解析
(1)乙炔水化后生成乙烯醇,根据信息可以转化为更稳定的乙醛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起始物质是乙炔是解题的重点,乙炔水化后生成乙烯醇,根据信息可以转化为更稳定的乙醛,乙醛的银镜反应是既有知识,另一条线中乙醛就借鉴信息向下完成
易错点
有机化学侧重对于信息的获取与分析能力,恰好也是本题的难点和易错点
正确答案
(2)醛基
解析
(2)官能团为醛基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起始物质是乙炔是解题的重点,乙炔水化后生成乙烯醇,根据信息可以转化为更稳定的乙醛,乙醛的银镜反应是既有知识,另一条线中乙醛就借鉴信息向下完成
下完成
易错点
有机化学侧重对于信息的获取与分析能力,恰好也是本题的难点和易错点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E的分子式和反应条件可知是乙酸和甲醇发生酯化反应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起始物质是乙炔是解题的重点,乙炔水化后生成乙烯醇,根据信息可以转化为更稳定的乙醛,乙醛的银镜反应是既有知识,另一条线中乙醛就借鉴信息向下完成
易错点
有机化学侧重对于信息的获取与分析能力,恰好也是本题的难点和易错点
正确答案
解析
结合和BK,可知B为乙醛F为甲醛,再根据信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起始物质是乙炔是解题的重点,乙炔水化后生成乙烯醇,根据信息可以转化为更稳定的乙醛,乙醛的银镜反应是既有知识,另一条线中乙醛就借鉴信息向下完成
易错点
有机化学侧重对于信息的获取与分析能力,恰好也是本题的难点和易错点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K必须含有羟基和碳碳双键,而羟基只能由醛基加成得到,此时为了保护G分子中的双键,就需要先发生与HBr的加成,题目明确有甲基,因此结构为: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起始物质是乙炔是解题的重点,乙炔水化后生成乙烯醇,根据信息可以转化为更稳定的乙醛,乙醛的银镜反应是既有知识,另一条线中乙醛就借鉴信息向下完成
易错点
有机化学侧重对于信息的获取与分析能力,恰好也是本题的难点和易错点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信息发生酯交换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起始物质是乙炔是解题的重点,乙炔水化后生成乙烯醇,根据信息可以转化为更稳定的乙醛,乙醛的银镜反应是既有知识,另一条线中乙醛就借鉴信息向下完成
易错点
有机化学侧重对于信息的获取与分析能力,恰好也是本题的难点和易错点
正确答案
解析
高聚物中有n个链接,因此消耗氢氧化钠nmol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起始物质是乙炔是解题的重点,乙炔水化后生成乙烯醇,根据信息可以转化为更稳定的乙醛,乙醛的银镜反应是既有知识,另一条线中乙醛就借鉴信息向下完成
易错点
有机化学侧重对于信息的获取与分析能力,恰好也是本题的难点和易错点
正确答案
(8)
解析
(8)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起始物质是乙炔是解题的重点,乙炔水化后生成乙烯醇,根据信息可以转化为更稳定的乙醛,乙醛的银镜反应是既有知识,另一条线中乙醛就借鉴信息向下完成
易错点
有机化学侧重对于信息的获取与分析能力,恰好也是本题的难点和易错点
18.冬青油又叫水杨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某化学小组用水杨酸()和甲醇在酸性催化剂催化下合成水杨酸甲酯并计算其产率。实验步骤:
Ⅰ.如图,在三颈烧瓶中加入13.8g (0.1mol)水杨酸和24 g(30 mL,0.75 mol)甲醇,向混合物中加入约10 mL甲苯(甲苯与水形成的共沸物,沸点为85℃,该实验中加入甲苯,易将水蒸出),再小心地加入5 mL浓硫酸,摇动混匀,加入1~2粒沸石,组装好实验装置,在85~95℃下恒温加热反应1.5小时:
Ⅱ.待装置冷却后,分离出甲醇,然后转移至分液漏斗,依次用少量水、5%NaHCO3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MgSO4固体,过滤得到粗酯;Ⅲ.将粗酯进行蒸馏,收集221℃~224℃的馏分,得水杨酸甲酯9.12g。常用物理常数: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加入沸石的作用是 。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
(2)制备水杨酸甲酯时,最合适的加热方法是 。
(3)实验中加入甲苯对合成水杨酸甲酯的作用是 。
(4)反应结束后,分离出甲醇采用的方法是 。
(5)实验中加入无水硫酸镁的作用是 。本实验的产率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1)温度计 防止暴沸 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加入
(2)水浴加热
(3) 加入甲苯易将水蒸出,使平衡向右移动,从而提高反应的产率
(4)蒸馏或水洗分液
(5)除水或干燥 60%
解析
(1)仪器A的名称是温度计,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暴沸。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加入。(2)制备冬青油时,85—95℃最合适的加热方法是水浴加热;(3)实验中加入甲苯作带水剂的目的是反应产生的水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开来,使得平衡向右移动,同时可以减少甲醇的用量,从而提高反应的产率;(4)因为甲醇的沸点低,分离甲醇的操作是蒸馏;(5)实验中加入无水硫酸镁的作用是除水或干燥;甲醇过量,13.8g (0.1 mol)水杨酸应得到0.1mol水杨酸甲酯,即15.2g,产品的质量为9.12 g,故所得水杨酸甲酯的产率为60%。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加入;
(2)制备冬青油时,85—95℃最合适的加热方法是水浴加热;
(3)实验中加入甲苯作带水剂的目的是反应产生的水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开来,使得平衡向右移动,同时可以减少甲醇的用量,从而提高反应的产率;
(4)因为甲醇的沸点低,分离甲醇的操作是蒸馏;
(5)实验中加入无水硫酸镁的作用是除水或干燥;13.8g (0.1 mol)水杨酸应得到0.1mol水杨酸甲酯,即15.2g,产品的质量为9.12 g,故所得水杨酸甲酯的产率为60%。
易错点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侧重于有机物的分离提纯,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二者官能团的结构以及性质的异同。
知识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乙炔、乙烯分别含有碳碳三键、碳碳双键,都是不饱和烃的典型代表,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即乙炔、乙烯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现象相同,因此不能鉴别,故A错误;油脂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或盐)和甘油(丙三醇),乙酸乙酯水解生成乙酸(或盐)和乙醇,故B错误;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在一定条件下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故C正确;鸡蛋清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遇硫酸铜等可溶性重金属盐溶液时变性死亡,遇硫酸铵等轻金属盐溶液时盐析,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常用于蛋白质的提纯,因此二者的原理截然不同,故D错误。
知识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有醛基和酮基。C高级脂肪酸钠盐和甘油。D羧基和氨基。
知识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A. 糖类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官能团不完全相同,错误;B.水果的香味属于酯类化合物,正确;C.油脂的皂化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得到的是高级脂肪酸盐和丙三醇,错误;D.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所以含有的官能团当为羧基和氨基,错误。
知识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糖类是多羟基的酮或多 羟基的醛,所含的官能团不一定相同,A项错误;水果香精的主要成分是酯类,B项正确;油脂的皂化反应生成的是硬脂酸和丙三醇,C项错误;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所含的官能团是氨基和羧基,D项错误。
知识点
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均含有酸性杂质,除去这些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通过物质的除杂实验操作考查有机化学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实验能力。A项苯酚与溴水生成的三溴苯酚仍溶于苯中,无法通过过滤除去杂质,A项错误;乙醇与水互溶,B项操作溶液不分层,无法通过分液达到分离、提纯目的,B项错误;乙醛与水互溶,C项操作溶液不分层,无法通过分液达到分离、提纯目的,C项错误;乙酸乙酯不溶于Na2CO3溶液,而乙酸与Na2CO3溶液作用转化乙酸钠而进入水相从而与乙酸乙酯分离,D项正确。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