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值线的判读
- 共147题
4.读“世界某区域等高线与等深线分布示意”图。
关于图示半岛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等年日照时数线图
白酒生产的原料主要是高粱、玉米、稻米、麦类、薯类等。水是白酒的血液,(酒)曲是酒的骨头,粮食则责无旁贷成为酒的肉体。四川在2008年提出了打造白酒金三角(图示阴影区域)发展战略,目前是我国最大的白酒生产基地。区域内历史名酒众多:宜宾五粮液,泸州泸州老窖、成都五凤酒、绵竹剑南春等。
(1)指出川滇两省区省会城市年日照时数的差异,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2)西南地区的发展,关键在交通。简述该区域限制交通建设的自然条件。
(3)分析图示阴影区域发展酿酒工业的主要势条件。
正确答案
(1)差异:昆明年日照时数多(2400小时),成都年日照时数少(1200小时)
原因:
①昆明地处云贵高原南侧,海拔高,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②成都地处四川盆地,终年多云雾天气,日照时间短。
(2)
①西南地区多山地高原,地形起伏大(横断山区山高谷深,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四川盆地山岭环绕,低山丘陵起伏),修建交通线难度大。
②地壳运动活跃,断层发育,地质条件复杂,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修建交通线困难多。
③河流落差大,多急流峡谷,航运条件差。
(3)
①地处长江上游,水源充足,水质较好;
②四川盆地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肥沃,盛产高粱、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酿酒原料丰富;
③酿酒历史悠久,传统工艺精湛,酒的品质好;
④政府政策支持。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胃肠减压期间的护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病人应禁食及停口服药物
B.随时观察吸引是否有效
C.注意口腔护理
D.及时更换收集瓶
E.若发现胃管有鲜红血液吸出,继续持续吸引
正确答案
E
解析
[考点] 胃肠减压护理[重点等级] ★★★★★
上述阶段可能属于行为发展的哪一个阶段
A.被动发展阶段
B.主动发展阶段
C.自主发展阶段
D.完善巩固阶段
E.意志动摇阶段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共20分)
材料一:图7是某区域等干燥度(最大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线分布图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在图7的甲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
12.根据图7,分析说明甲地干燥度较大的原因(6分)
13.简要评价图7中乙地发展灌溉农业的自然条件(8分)
14.据图7和材料二,分析甲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6分)
正确答案
根据图7,分析说明甲地干燥度较大的原因(共6分)
地处塔里木盆地,地形封闭;远离海洋或深居内陆;全年降水量少或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每点2分,写出其中3个方面即可得满分)
解析
该地处塔里木盆地,地形封闭;远离海洋或深居内陆各方水汽难以到达;全年降水量少,故干燥度较大。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塔里木盆地干燥度较大的原因,看出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解答是从塔里木盆地的气候和地形两个方面分析降水量少,蒸发旺盛的原因。
易错点
题设问简单,回答时应注意结合材料分析,条理清晰,语言规范即可。
正确答案
简要评价图7中乙地发展灌溉农业的自然条件(共8分)①有利条件:地形平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夏季热量充足;有祁连山
冰雪融水,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②不利条件:水资源不足(每点2分,有利条件写出3点即可得6分,不利条件没写不可得满分)
解析
本题解题时可以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解答,有利方面可以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不利方面可从水源不足来分析。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乙地发展灌溉农业的自然条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时可以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解答,有利方面可以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不利方面可从水源不足来分析。
易错点
答题时考虑问题要全面,注意不能遗漏要点,注意使用科学的语言。
正确答案
据图7和材料二,分析甲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共6分)①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甚至断流;②荒漠化扩展、绿洲消失(生态环境恶化);③灌溉用水过量(与排水失衡),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引发土壤的次生盐渍化。(列出该地区2个环境问题即可,每个环境问题3分,共6分。但是环境问题不能写水土流失或是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解析
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甚至断流;荒漠化扩展、绿洲消失;灌溉用水过量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引发土壤的次生盐渍化。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甲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的影响,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可从水资源短缺、荒漠化发展、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土壤盐碱化等方面分析。
易错点
回答时注意结合图中信息分析,注意条理清晰,语言规范即可。
(一)读某区域等高线图及该地气候资料,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分别为200米、300米、400米、500米和600米。回答1-2题。
1.甲乙之间的高差是
2.对图示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结合材料及图中河流流向可以判断甲地等高线为400米,城镇的海拔在100米至200米之间,甲地与城镇之间的高差小于300米,甲地与城镇之间有山脊相隔,甲乙之间的高差是200米,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等高线的判读方法,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材料及图中河流流向可以判断甲地等高线为400米,河谷地势最低,海拔100--200米之间,乙在200米等值线上,故甲乙两地的高差为200米。
易错点
根据题设和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判断甲所在的等值线的海拔高度为400米,乙所在的等值线的海拔高度为200米,故甲乙的高差为400-200=200米。
正确答案
解析
甲地与城镇之间有山脊相隔,不能看到城市景观;由该地年均温和年降水量可知,该地位于亚热带地区,适宜发展亚热带经济林木业,该地位于我国南方的亚热带气候区,河流无结冰期,不可能发生凌汛现象,该地区为低山丘陵区,降水量较大,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山丘陵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甲地与城镇之间有山脊相隔,不能看到城市景观;由该地年均温和年降水量可知,该地位于亚热带地区,适宜发展亚热带经济林木业,该地位于我国南方的亚热带气候区,河流无结冰期,不可能发生凌汛现象,该地区为低山丘陵区,降水量较大,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易错点
本题容易错选A,甲地海拔高城镇的海拔低,误认为可以看到城镇的景观,故A错误,实际上甲地和城镇之间有山脊相隔,不能看到城镇景观,该地该地位于我国南方的亚热带气候区又是地山丘陵区,降水量较大,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图中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沿海地区以园艺业为主,而中、东部内陆畜牧业较发达,安卡拉羊毛驰名世界。下图是甲国A、B两地气候资料。
12.描述甲国西部海峡的地理位置特征。(4分)
13.分析目前甲国发展毛纺织业的有利条件。(10分)
14.根据材料推断,与B城相比,40°附近甲国东部气候的特点,并分析形成原因。(12分)
正确答案
东西联系西亚与南欧(位于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上);南北沟通黑海和地中海,是黑海沿岸诸多国家的唯一海上出口(是区域交通运输的枢纽)。
解析
该国东西联系西亚与南欧,南北沟通黑海和地中海,是黑海沿岸诸多国家的唯一海上出口。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土耳其海峡的地理位置特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经纬度判定,甲国为土耳其,位于亚欧分界线上,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处在交通要道上。
易错点
答题时考虑问题要全面,主要使用科学的语言。
正确答案
海拔较高;气候适于牧草生长;畜牧业发达,盛产羊毛,原料丰富;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接近西欧市场;工业基础好;技术水平高,产品质量高。
解析
海拔较高;气候适于牧草生长;畜牧业发达,盛产羊毛,原料丰富;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接近西欧市场;工业基础好;技术水平高,产品质量高。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土耳其发展毛纺织业的有利条件,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对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分布的掌握水平,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毛纺织工业布局主要从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分析,自然条件考虑是原料,社会经济条件从交通、市场、科技等。土耳其畜牧业发达,以养羊业为主,原料充足;距海近,交通便利;靠近欧洲,市场广阔。
易错点
答题时注意使用科学的语言,不要漏掉重要的知识点。
正确答案
特点:年降水量(变)小;降水的季节变化(变)大,且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降水少,夏季降水多);平均气温日较差(变)大。(8分,每点2分)
原因:距海洋(越来越)远,冬季受影响西风(越来越)弱,冬季降水大幅减少;阴雨天气越来越少,气温日较差变大。
解析
原因:距海洋(越来越)远,冬季受影响西风(越来越)弱,冬季降水大幅减少;阴雨天气越来越少,气温日较差变大。
考查方向
本题要求分析土耳其东部的气候特点及成因,考查学生对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的掌握程度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气候特点从气温特点和降水特点分析。B具有地中海气候特征,冬季受西风影响,40°附近甲国东部距海远,西风影响小,降水少且集中,降水变化大,晴天多,日温差大。
易错点
答题时注意从气温的特点和降水的特征两个方面回答,不易漏掉重要的知识点。
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当年的税前利润为20000元。运用本量利关系对影响税前利润的各因素进行敏感分析后得出,单价的敏感系数为4,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为-2.5,销售量的敏感系数为1.5,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为-0.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上述影响税前利润的因素中,单价是最敏感的,固定成本是最不敏感的
B.当单价提高10%时,税前利润将增长8000元
C.当单位变动成本的上升幅度超过40%时,企业将转为亏损
D.企业的安全边际率为66.67%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敏感系数的绝对值越大,敏感性越强,选项A正确;根据单价的敏感系数为4可知,当单价提高10%,税前利润提高40%,即提高20000×40%=8000(元),选项B正确;根据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为-2.5可知,当单位变动成本的上升幅度超过40%时,税前利润的下降幅度将超过100%,选项C正确;根据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为-0.5可知,固定成本提高200%时,税前利润降低100%(即降低20000元),而固定成本的提高额=税前利润的降低额,所以,固定成本=20000/200%=10000(元),即当年的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20000+10000=30000(元),即盈亏临界点处的销售量/当年的销售量=10000/20000=1/3,安全边际量/当年的销售量=1-1/3=2/3,安全边际率=2/3=66.67%。选项D正确。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夏斗湖位于巴黎以南的安德尔河畔,人口10万人。该地曾经是北约美军重要驻地、法国运输兵团所在地,其核心产业是围绕士兵生产生活需求而衍生的服务业。后来,所有部队撤离,这个城市成为一座空城,产业瞬间变得空白。
材料二:2014年,北京市大型国企首创集团来到夏斗湖,在此投资建设总占地470公顷的“中法经济贸易合作区项目”。作为中国企业通向欧洲的门户,园区将打造成为一个以“生态、科技、文化、创新”为主题,集产、学、研、商为一体的一区多园式的生态高科技经贸园区,并将享受法国和欧盟特许优惠政策。
材料三:法国地形和交通图(图11)
(1)描述法国的地形特征。
(2)夏斗湖市的年降水量不足800mm,但其缺水现象并不严重,分析其原因。
(3)说出首创集团选择在夏斗湖市投资建设“中法经济贸易合作区项目”的区位优势.
正确答案
(1)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山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平原分布在西北部。
(2)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小,纬度高,蒸发弱,位于河流沿岸,有稳定的水源;人口较少,需水量小。法国经济发达,科技进步,节水技术较高。
(3)离巴黎近,夏斗湖市地理位置优越,可以就近利用巴黎雄厚的科研力量;多条公路和铁路经过,交通便利,腹地广阔;人口稀少,地价较低;环境质量好;政策优惠。
解析
(1)地形特征主要从海拔高低,地形等去回答。再根据等高线的大小和河流的流向可以知道地形类型和地势海拔高低。
(2)夏斗湖缺水原因从自然和人为两个原因去分析原因,夏斗湖市为温带海洋气候,温度不高,年降水量较均匀。还有该地区位于河流边有稳定的河流补给。该城市10万人,人口较少,而且以服务业为主,用水量较少,所以缺水量较少。
(3)企业发展的区位条件有资金,技术,交通,市场,政策,原料,水源等。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由图可知,法国地形东,南高,西北低。中西部等高线大部分在200米以下,以平原为主,东南部等高线密集海拔较高,以山地为主。
(2)夏斗湖市位于法国中部,44°N以北的欧洲西部,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该地河网密集。人口稀少,对水的需求少。
(3)夏斗湖市位于法国巴黎不远地方,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政策优惠等。
易错点
(1)答地形特点容易忽视地势特点。
(2)缺水原因只重视自然原因而忽视社会经济因素。
(3)在回答该问题的时候考虑条件会不全,容易弱化地价,环境等因素。
知识点
27.读世界局部区域1月等温线分布图,及奥兰〔挪威,北纬63.7度,东经9.6度,海拔10米〕和赫内桑德〔瑞典,北纬62.6度,东经18.0度, 海拔8米〕位置及气候图,完成问题。
(1)图中等温线的总体分布特征是___,影响的主要因素是____。
(2)从甲地到乙地,自然带由热带雨林带,演变为____带,造成这种更替的原因是____。
(3)比较奥兰和赫内桑德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异同及形成原因
正确答案
(1)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降低;欧洲大陆两岸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太阳辐射 洋流
(2) 亚热带常绿便叶林热量由低纬向高纬减小;水分随气压带和风带的变化而出现纬度的变化
(3) 从降水看:相同点:两地都为年雨型(年内分配均匀);不同点:奥兰降水总量较赫内桑德多原因:两地终年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气候的海洋性明显,但奥兰位于沿海迎风坡,降水丰富,而赫内桑德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从气温看:相同点:两地都是夏季温和,冬季寒冷不同点:赫内桑德夏季气温略高,冬季气温更低,且低于零度以下,气温年内较差更大 原因:赫内桑德地处内陆,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变小,气候的大陆性更强。
解析
(1)描述等温线特征主要从走向,(如东西、东北-西南、向南凸出等,或东段什么走向,西段什么走向)和等温线疏密(密集则温差大,稀疏则温差小)情况。其影响因素主要有纬度、地形、洋流、海陆位置等。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都与纬线平行,另外大陆两岸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影响因素为太阳辐射和洋流。
(2)读图可知,乙地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其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符合纬度地带性特征。
(3)比较两地气温、降水异同注意气温与降水两个方面,同时“异”和“同”缺一不可。然后对照特点,指出原因。从统计资料降水来看,两地都为年雨型,同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量奥兰多于赫内桑德。然后一个位于迎风坡,另一个位于背风坡。从气温来看两地都是夏季温和,冬季寒冷,赫内桑德夏季气温略高,冬季气温更低,且低于零度以下,气温年内较差更大。赫内桑德大陆性更强所致。
考查方向
(1)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2)气候类型及其成因(3)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题思路
(1)依据如何描述等值线分布特点据图总结回答。依据影响气温的因素分析等温线的分布及弯曲变化的原因。
(2) 依据地域分异规律及影响气候(气温、降水)的因素或各气候类型的成因总结分析。
(3) 首先据气温降水柱状图对比分析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异、同,结合影响气温、降水的因素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易错点
(1)将因素答成原因
(2)仅回答影响降水变化的原因,而忽略热带到亚热带,热量也有变化。
(3)审题未注意“异”“同”两方面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