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3.一些地方运用中国民间画的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象化(图2),加大了宣传和培育的实效性。可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①要借助人们喜闻乐见的物质载体

②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③可以消除思想差异凝聚社会共识

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3 分

33.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以下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的是(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每小题未选、错选不得分,少选得1分

知识点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8 分

14.党的十八大为中华民族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中国梦”。从根本上讲,要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需要道德的正能量,需要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

  材料一:2013 年3 月5 日,讲述雷锋成长经历的传记电影《青春雷锋》在南京首日上映出现了4 场“零票房”的尴尬局面;次日牵动亿万人心的长春被盗婴儿被害……。这屡屡的残酷社会现实反映了我们部分群体的思想道德的缺失,也为我们敲响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警钟。实现"中国梦",必须正视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的"道德滑坡"、"道德困扰"、"心理失衡"等问题。

  材料二:罗阳超负荷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英雄司机吴斌,遇难前刹车挽救乘客;亿万富翁救员工溺亡,至死保持救人姿势,一股股捍卫真善美的正能量喷薄而出,在与假恶丑的交锋中,不仅治疗着不良道德事件给社会带来的创伤,而且有力提升了社会公德,捍卫了公平正义,彰显了中华民族向善向上的美德,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1)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相关知识,请你为更好地发挥道德正能量建言献策。

(2)请你运用人的价值的有关知识,谈谈这些“民族的脊梁”的感人事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3)联系实际,请你为开展好向“民族的脊梁”学习的活动设计两条广告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字数不超过16 字。

正确答案

(1)

①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发挥先进典型榜样作用,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收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

②把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传播中国正能量。

③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形成人人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的文明风尚。

④公民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就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2)

①这些事迹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在于为社会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③实现人生价值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大群众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④实现人生价值必须立足实践,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3)传播正能量,践行中国梦;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竭诚奉献社会,传承民族精神。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5.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为此党员干部应

①自觉改造主观世界,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武装头脑

②把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坚持依法执政,依宪执政

④加强自身建设,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正确答案

A

解析

党员干部要保证廉洁自律, 首先要战胜自己,这就要求党员干部从自身的主观世界着手加强自身建设:自觉改造主观世界,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武装头脑,正确;要求党员干部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正确;是从党如何工作角度来说的,不是”战胜自己“的表现,应排除,所以正确答案为A.①④ 。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党的建设,这是’四个全面”之一,必定是高考的重点,常会结合我国的反腐工作考查,应引起重视。

易错点

1、不能准确抓住材料要求党员干部怎样战胜自己,应从自身的主观世界着手

知识点

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9.中共中央宣传部以“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中国梦”为主题,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了一批“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时代楷模”的事迹厚重感人,影响深远,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这告诉我们()

①榜样的力量对人的价值观形成起决定作用

②先进典型事迹是人们道德素养的核心与标准

③应从先进事迹中汲取精神养分,感悟道德力量

④要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正确答案

D

解析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因此,价值观的形成并不是由单一事物所能决定的,故①项错误。

       人们道德素养的核心与标准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具体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故②项错误。

     “时代楷模”作为公民楷模和道德模范,在工作和生活中践行着中国梦的要求,通过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能让我们感悟到道德的力量,丰富精神世界,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现代公民,故③、④项正确。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等内容。

解题思路

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基本技巧为排除法,本题关键是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排除错误题肢即可。

易错点

       明确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及决定因素。人们道德素养的核心与标准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具体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知识点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6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新春系列活动陆续登场。

材料一 为推动中国春节成为国际性节日,2016年“欢乐春节”在多国同时启动。 2015年12月19日,由罗马尼亚欧亚艺术团组织的大型舞台音乐剧《丝绸之路》,在布加勒斯特阿尔库波剧场举行;2016年1月9日,“中国春节体验展”在澳大利亚悉尼中国文化中心拉开帷幕.“体验展”涵盖了中国春节知识趣谈、剪纸、猜灯谜、写春联等民俗艺术表演和展示;1月15日,“中国诗词新年音乐会”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行……“欢乐春节”作为对外文化交流领域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的重要品牌,通过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不断提升了文化交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为广大观众带来猴年的新春祝福。

材料二 2016年1月5自全国文化会议在北京召开。为实现“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的良好开局,文化系统针对当前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会议要求

一要推动改革创新,从文化建设实际出发,从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出发,从各地的资源禀赋出发,“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不断提高创作质量,努力推出一批优秀作品;二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贯穿到文化建设各领域、各环节,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做好各项保障工作,为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15.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为什么“中国春节”能成为“国际性节日”?

16.结合材料二,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进行文化建设。

17.假如你是中国春节国际化的形象大使,请你撰写两句推广词。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国际影 响力逐步提升,需要我们把“中国春节”变成“国际节日”,让世界了解中国,也让中国文化影响世界;②文化是民族的。“中国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节日,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把中国春节推向世界,能够让世界各国领略中华文化的韵味;③文化是世界的,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中华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世界各国开展“欢乐春节”活动,能够让世界从民族节日中,深切感受到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特点,内容极为丰富。具有特有的包容性.既能求同存异,又能兼收并蓄。把“中国春节”推向世界,能够进一步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苒他各闵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解析

“中国春节”能成为“国际性节日”主要是因为文化的多样性,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点;让“中国春节”能成为“国际性节日”,有利于推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多样性,我们的中华文化等知识。

解题思路

①回答“中国春节”能成为“国际性节日”的原因,可以从文化的多样性,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等角度回答;

②把“中国春节”推向世界,能够进一步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苒他各闵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结合材料组织语言。

易错点

①本题在能成为“国际性节日”,很多同学误认为只需要回答文化的多样性;②本题不容易回答的知识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进行文化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各地的资源禀赋出发.创作优秀的义化作品,为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②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历史性活动,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文化建设要深人生活,扎根人民,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推动作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解析

“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强调立足于实践,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突出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突出真理的指导作用,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实践与认识的知识

解题思路

①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涉及到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的特点等知识;②“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强调立足于实践,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突出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③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突出真理的指导作用,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易错点

①本题较容易认为是回答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②本题不容易理解的意思是还要回答实践的特点,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示例:龙行天下,中国年;过中国年,感受家的温馨;

解析

本题为开放题,可以从多角度分析;中国春节国际化的形象大使可以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等角度分析。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们的中国文化,文化的多样性等知识

解题思路

①紧扣“中国春节国际化的形象大使”这个中心;

②可以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我国的中国文化等角度分析。

易错点

①本题很多同学不知道从哪里下笔;②本题不容易理解的意思是中国春节国际化的形象大使。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2.近年来,浙江利用丰富的乡贤文化资源,广泛传播和颂扬优秀的乡贤精神,使乡贤文化渗透到广大城乡居民的精神生活中,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建设。这说明( )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文化建设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③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④传统道德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乡贤文化是浙江的一种特色传统文化,浙江广泛传播和颂扬优秀的乡贤文化,是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过程,能够有力的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浙江的做法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反映了传统文化道德的优秀的一面,因此②③符合题意。①选项颠倒了二者的因果关系,④选项表述错误,因此选C。

考查方向

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及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直是近几年的时政热点问题,也是国家这些年一直大力倡导的,所以此知识点是高考热点之一。

解题思路

此知识点虽然是时政热点问题,但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上不是难点,在解题时需要把握两点,一是对课本中相关知识点要烂熟于心,而是在解题时能够读懂材料,甄别不符合材料意思的内容,做好这两点,一般此种题型解题正确率就较高。

易错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不是传统道德,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知识点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寻自由”主题班会上同学们围绕“自由”表达了不同的观点。

同学:孔子说“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所以自由不是为所欲为、了无边界。

乙同学: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支配。一旦人们对客观的社会和自然的必然性有了正确的认识,并能支配它,使其服务于人类自觉的目的的时候,也就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自由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丙同学:21世纪的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大众创新的时代,只有具备陈寅恪先生当年提出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才能适应这个伟大的时代。

34.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的解读不应是抽象的而应是具体的。

35.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有关“自由”的理解。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自由的内涵会因时而变,随着时代,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由”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相承接,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

解析

       设问要求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的解读不应是抽象的而应是具体的。材料给出三位同学的观点,我们分别从三段材料用文化知识来解读自由即可。一是文化的相对稳定性,二是“自由”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相承接,三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时代要求相契合。

考查方向

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

解题思路

       审题,一审设问,二审材料,把材料分层,设问范围要求用文化知识,然后我们把材料意思与文化知识对接,翻译材料,呈现教材观点,最后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组织答案即可。

易错点

一定要注意把材料分成三层,学生可能会遗漏要点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人类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才能实现存在和发展的自由。要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离不开意识对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动作用。

解析

       设问要求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谈谈对马克思主义有关“自由”的理解。乙同学提到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支配。一旦人们对客观的社会和自然的必然性有了正确的认识,并能支配它,使其服务于人类自觉的目的的时候,也就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因此,唯物论知识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均体现了,分2层组织答案即可了。

考查方向

考查唯物论中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解题思路

审题,看设问范围,再看材料中有效信息,根据材料信息显示,体现了唯物论中2个要点,按原理方法论材料顺序组织答案即可。

易错点

学生可能会多答,不必回答物质决定意识,尊重规律,材料不强调这两个点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9.中共中央宣传部以“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中国梦”为主题,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了一批“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时代楷模”的事迹厚重感人,影响深远,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这告诉我们()

①榜样的力量对人的价值观形成起决定作用

②先进典型事迹是人们道德素养的核心与标准

③应从先进事迹中汲取精神养分,感悟道德力量

④要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正确答案

D

解析

        对人的价值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们的世界观所以①错误,排除掉。人们道德素养的核心和标准应当是,看是否对社会具有贡献,因此②也是错误的排除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可以从先进人物的实践当中汲取养分还要进一步学习他们的核心价值观,因此③④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察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发展先进文化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在于,要充分的正确的认识到榜样的力量到底对人们的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作用。放烟灰缸有咩事,培养起人们对于先进人物的向往学习,但是并不能够对他们的价值观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道德素养的核心标准,也是社会客观存在的,榜样的力量而改变。这道题在解题的过程当中,关键是不要夸大榜样的力量。

易错点

1. 榜样的作用很大,但是在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当中是有限的,只能起到参照和促进的作用,真正的价值观起决定作用的是人们的世界观。

2. 判断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应当是看他对社会的贡献,人们道德素养的核心和标准也应当有社会来进行评判,而不是看个体的榜样。

知识点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2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注重通过法律和政策向社会传导正确价值取向。

材料二 通观中国历史,国家治理较好的时期,都是那些文化较昌明开放的时代,比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当文化精神比较衰退保守的时候,便出现社会治理和制度的相对颓废。所以今天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法治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徒法不足以自行”,“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应大力加强德治,注重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16.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简述向社会传导正确价值取向的意义。

17.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在现代国家治理中法德并举的原因。

18.公共道德缺失是当代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法德并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请你就如何加强“德治”写两条建议(每条不能超过15字)。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向社会传导正确价值取向,有利于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精神力量;有利于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发展先进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有利于促进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解析

如前所述,回答意义类型主观题时,要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思考解答,以免出现遗漏,对于此题来说,在题干中已经限制了要从“文化的作用”的知识的角度,那么与文化相关的知识点就要仔细对比斟酌了,文化的作用有:对群众的文化生活、对人的全面发展,对和谐社会等。

易错点

此种意义类型的主观题,在答题的时候容易出现因思考不周全而遗漏的知识点,因此要求考生对课本知识一定熟知于心,这样才能应用自如。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德治和法治作为国家治理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关系。②德治和法治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单纯的法治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文化精神衰退则国家治理相对颓废。因此,在国家治理中应当重视发挥中华传统美德的积极作用。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我们要全面地看问题,在德治与法治的对立中把握统一,共同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解析】矛盾的基本属性是高中哲学必须掌握的基本原理之一,在回答矛盾基本属性的时候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总结就会很全面了:第一是矛盾的基本属性是什么?第二矛盾基本属性的关系是什么?第三矛盾基本属性的关系如何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

易错点

此题学生容易把有关矛盾的其他知识点也答上,如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关系等等,尤其是矛盾对立统一的方法论上。关于矛盾的知识点,要有一个比较系统的知识树体系,答题就会得心应手了。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法德并举,提升国家治理水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传统道德思想与时俱进。(其它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

此题的核心点在公共道德缺失的问题上,针对社会公共道德缺失,从社会层面讲需要两手抓,暨一手抓法制,一手抓道德,而在此题中要求仅仅就如何实行德治提几点建议,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因此要求比较宽泛。

易错点

此种建议类型的主观题,一般学生得分率相对较高,原因是要求宽松,只要紧扣题意,言之有理有据即可,所以考生在答题时关键是要把握题干问法,然后紧紧围绕题意来答,一般不会出错,同时要求广大考生积极关注时事热点,有利于考生在此种类型的题上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下一知识点 :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