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 共208题
5.真核生物体内进行的:①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 ②胃蛋白酶的合成 ③信使RNA的合成 ④CO2的固定,一定是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有( )
正确答案
解析
真核生物体内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一定在线粒体中故①说法正确;胃蛋白酶的合成一定在核糖体上故②正确;信使RNA的合成主要是在细胞核中合成,少量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合成的故③错误;真核生物体内CO2的固定一定在叶绿体中故④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属理解记忆层次。主要考查细胞结构、功能、代谢等相关知识,记住一些一般与特殊。
解题思路
抓住题干的“真核生物”和“一定是在细胞器中”这两个关键信息。
易错点
信使RNA的合成主要是在细胞核中合成,少量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合成的。
知识点
8.下列关于植物细胞中液泡的叙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知识点
15.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溶酶体中的水解酶也是在核糖体合成的,A项错误。B.结核杆菌虽属于胞内寄生菌,但有自己的核糖体,B错误。没有核膜的细胞为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C错误。故选 D。
考查方向
细胞器的功能
解题思路
根据各种细胞器的功能进行答题。
易错点
酶是在核糖体合成,贮存在溶酶体中的。
知识点
62.回答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与细胞分裂的问题。
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甲图中图1 ~ 3 表示3 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图中,叶肉细胞与人体肝脏细胞都具有图 (填图序号)中的膜结构。
正确答案
1、2
解析
甲图中图3所示的类囊体是叶绿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肝脏细胞中没有叶绿体。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生命的延续”中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同时考查生命的结构基础——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动物的激素调节等基础知识和原理;考查从文字、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科学合理分析的能力。
易错点
1、混淆有氧呼吸、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
知识点
8.下列关于植物细胞中液泡的叙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液泡是植物细胞的一种单层膜包围的细胞器,A正确;质壁分离或复原过程中液泡会随细胞失水或吸水而变化,B正确;液泡中含有蛋白质,C错误;花瓣液泡中的色素种类和颜色影响花色,D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选项,作出判断
易错点
液泡
知识点
下图为真核细胞结构及细胞内物质转运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26.图中双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有 (填序号)。
27.若该细胞为人的浆细胞,细胞内抗体蛋白的合成场所有 (填序号),合成后通过 运输到 (填序号)中进一步加工。
28.新转录产生的 mRNA 经一系列加工后穿过细胞核上的 转运到细胞质中,该结构对转运的物质具有 性。
29.若合成的蛋白质为丙酮酸脱氢酶,推测该酶将被转运到 (填序号)发挥作用。
正确答案
④⑤
解析
—⑤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易错点
双层膜的细胞器
正确答案
①② 囊泡 ③
解析
浆细胞中合成抗体蛋白的场所是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后通过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中进一步加工,最后通过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易错点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正确答案
核孔 选择
解析
mRNA 合成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 核孔对转运的物质具有选择性。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易错点
核孔
正确答案
④
解析
丙酮酸脱氢酶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挥作用,发生于线粒体基质中。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易错点
有氧呼吸
据报道,PBA和TUDCA两种化合物有助于糖尿病治疗,这两种药物可以缓解“内质网压力”(指过多的物质如脂肪积累到内质网中使其出错的状态)和抑制JNK基因活动,以恢复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正常血糖浓度,已用Ⅱ型糖尿病小鼠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下列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研究者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等方法完成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相关研究,实验过程及结果见下表。
(1)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和蛋白质,前者是以大肠杆菌的__________ 分子为模板合成的;由第1组和第2组结果可知,核糖体位于重带主要是因为这两种成分含有__________。
(2)以35S-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若将第3组带有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移入无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培养,核糖体的放射性会随时间延长而下降,且细胞其他部位出现放射性,由此推断,第3组结果中核糖体放射性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3)若用T4噬菌体侵染第2组的大肠杆菌,然后放在第4组的实验条件下继续培养,请推测:
①短时间内,若T4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蛋白质均是在第2组大肠杆菌原有的核糖体上合成,则表中A对应的核糖体位置应更多地集中在__________(填“轻带”或“重带”)。
②随着时间延长,离心后出现多条核糖体带,若位于重带的核糖体出现放射性,则说明14C-尿嘧啶会出现在__________分子中;培养时间越长,该类分子与__________(填“大肠杆菌”或“T4噬菌体”)的DNA单链形成杂交分子的比例越大。
(4)该系列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rRNA DNA 15N和13C
(2)翻译
具有放射性的蛋白质(或:多肽)从核糖体和mRNA的复合物上脱离
(3)①重带
②RNA(或:mRNA;mRNA和tRNA) T4噬菌体
(4)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知识点
研究者发现,人体鼻腔中的嗅觉细胞(又称嗅觉神经元)产生了特化结构——纤毛,这些纤毛表面存在蛋白A,该蛋白能和具有挥发性的有机物结合。
(1)产生嗅觉的反射弧中嗅觉细胞属于__________。嗅觉神经元特化产生的纤毛是一种细胞突起,该种突起属于嗅觉神经元的__________。为嗅觉神经元产生兴奋供能的细胞结构主要是__________。
(2)研究者只针对嗅觉细胞进行研究,很快就找到了控制蛋白A的所有基因。这样做明显缩小了研究范围,因为嗅觉细胞已经发生__________,控制蛋白A的基因会在这些细胞中__________,从而产生不同种类的嗅觉细胞。
(3)研究者发现人类能够辨别的气味约1万种,蛋白A却仅有1000种,控制蛋白A的基因在每个嗅觉细胞只表达一种。由此推测,蛋白A作为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可与挥发性有机物结合,它们需要__________才能共同识别某一种气味,产生兴奋,传到高级神经中枢,从而使人类对多种多样的气味形成不同的嗅觉。
(4)嗅上皮是由嗅觉细胞组成的,狗的嗅上皮总面积约为人体嗅上皮总面积的34倍,由此可知,狗比人类嗅觉灵敏度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感受器 树突 线粒体
(2)(细胞)分化 选择性表达
(3)受体 相互组合
(4)狗的嗅上皮面积大于人类;嗅觉细胞(或:蛋白A、受体)数量和种类多,识别不同气味的受体组合方式多
知识点
下列有关细胞器成分及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