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系统抽样是

A随机选择

B简单抽取

C随机定起点,一定间隔抽取单位

D总体分层

E剔除特别

正确答案

C

解析

系统抽样:是将总体的各个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根据样本容量要求确定抽取间隔,然后随机确定起点,每隔一定的间隔抽取一个单位的一种抽样方式。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某小学有大批的学生发生不明原因的腹泻,为了寻找病因及流行的线索。 通过第一步的研究,结果提示大批学生的腹泻可能与饮用了某厂生产的饮料有关,下一步最好采取

A病例对照研究

B临床试验研究

C现况调查研究

D理论流行病学研究

E队列研究

正确答案

A

解析

流行病学研究中,首先应进行现况调查研究,即对该小学发生不明原因腹泻的群体进行疾病相关分布(三间分布)、临床症状等调查分析,为探索病因提供很好的依据。建立病因假设之后,为了推测疾病与暴露间的联系,可以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疾病发生在前、研究在后,而队列研究则相反。对于本例,应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性研究虽然能够进一步验证病因,但最终确认病因要靠实验性研究,且由于在实施过程中要 求高,难度大,有时还会涉及伦理道德问题,可行性较差。实验性研究有临床试验和社区试验。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某研究者为探讨脂肪摄入量与男性前列腺癌的关系,在社区内选择高脂肪和低脂肪摄入者各200名,从50岁开始对他们进行随访10年。在随访期间,高脂肪摄入组中有20人,低脂肪摄入者中有10人被诊断为前列腺癌。与低脂肪摄入组相比,高脂肪摄入组的前列腺癌的相对危险度(RR)是

A1.5

B0.75

C1.0

D2.0

E5/100

正确答案

D

解析

相对危险度(RR):亦称危险度比,是暴露组的危险度(测量指标是累积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危险度之比。在此题则是20/10=2。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根据有无暴露某因素史分组的研究是

A现况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

D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E临床试猃

正确答案

C

解析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是指将来自同一总体的研究人群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者对实验组施加某种干预措施后,随访并比较两组人群的发病(或死亡)情况或健康状况有无差别及差别大小,从而判断干预措施效果的一种前瞻性、实验性研究方法。队列研究是一种根据有无暴露某因素史分组的研究方法。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某小学有大批的学生发生不明原因的腹泻,为了寻找病因及流行的线索。 首先应进行的研究是

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C临床试验研究

D理论流行病学研究

E现况调查研究

正确答案

E

解析

流行病学研究中,首先应进行现况调查研究,即对该小学发生不明原因腹泻的群体进行疾病相关分布(三间分布)、临床症状等调查分析,为探索病因提供很好的依据。建立病因假设之后,为了推测疾病与暴露间的联系,可以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疾病发生在前、研究在后,而队列研究则相反。对于本例,应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性研究虽然能够进一步验证病因,但最终确认病因要靠实验性研究,且由于在实施过程中要求高,难度大,有时还会涉及伦理道德问题,可行性较差。实验性研究有临床试验和社区试验。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某小学有大批的学生发生不明原因的腹泻,为了寻找病因及流行的线索。 若证实导致这次腹泻的病因,应进行

A临床试验

B实验室检查

C病例调查

D队列研究

E理论流行病学研究

正确答案

D

解析

流行病学研究中,首先应进行现况调查研究,即对该小学发生不明原因腹泻的群体进行疾病相关分布(三间分布)、临床症状等调查分析,为探索病因提供很好的依据。建立病因假设之后,为了推测疾病与暴露间的联系,可以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疾病发生在前、研究在后,而队列研究则相反。对于本例,应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性研究虽然能够进一步验证病因,但最终确认病因要靠实验性研究,且由于在实施过程中要求高,难度大,有时还会涉及伦理道德问题,可行性较差。实验性研究有临床试验和社区试验。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某研究者采用随机单盲临床试验比较两种降压药(波依定与洛汀新)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其单盲设计中不了解试验分组情况的人是

A测量血压的护士

B实施治疗的医生

C负责设计的研究者

D统计分析人员

E接受治疗的患者

正确答案

E

解析

“单盲”临床试验中研究者知道患者给药的具体内容,而患者不知道所接受治疗的真实内容。前者有利于保证患者在临床试验过程中的安全性,但不能避免研究者在实施治疗方案和评定疗效时所导致的偏倚。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某研究者为探讨脂肪摄入量与男性前列腺癌的关系,在社区内选择高脂肪和低脂肪摄入者各200名,从50岁开始对他们进行随访10年。在随访期间,高脂肪摄入组中有20人,低脂肪摄入者中有10人被诊断为前列腺癌。这种研究方法为

A现况调查

B实验研究

C生态学研究

D队列研究

E病例对照研究

正确答案

D

解析

队列研究是将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不同亚组之间频率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由因到果的研究为

A生态学研究

B筛检

C队列研究

D现状研究

E病例对照研究

正确答案

C

解析

队列研究四个特点:属于观察性研究、设立对照组、由因到果、能计算发病率,确定暴露与疾病的因果联系。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试验研究中对照组与试验组发病率差值再除以对照组发病率,所得指标为

A有效率

B治愈率

C生存率

D保护率

E效果指数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有效率=(治疗有效例数/治疗总例数)X100%;治愈率=(治愈人数/治疗总人数)X100%;保护率=[对照组发病(或死亡)率一试验组发病(或死亡)率]/对照组发病(或死亡)率X100%;效果指数=对照组发病(或死亡)率/试验组发病(或死亡)率。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为尽量发现患者,在制定筛选方法标准过程中,常采用

A提高方法的灵敏度

B提高方法的特异度

C降低假阳性率

D提高假阴性率

E使假阴性率与假阳性率接近

正确答案

A

解析

为尽量发现患者,在制定筛选方法标准过程中,常提高方法的灵敏度。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某研究者为探讨脂肪摄入量与男性前列腺癌的关系,在社区内选择高脂肪和低脂肪摄入者各200名,从50岁开始对他们进行随访10年。在随访期间,高脂肪摄入组中有20人,低脂肪摄入者中有10人被诊断为前列腺癌。高脂肪摄入者所致前列腺癌的特异危险度为

A30/100

B10/100

C15/100

D无法计算

E5/100

正确答案

B

解析

特异危险度(AR)又称绝对危险度,超额危险度,率差,归因危险度等,是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相差的绝对值,说明危险特异地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即由于暴露因素的存在使暴露组人群发病率增加或减少的部分。在此则为20/200即10/100。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对儿童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临床试验研究,为评价其流行病学预防效果,最好选用的指标是

A发病率

B效果指数

C感染率

D死亡率

E病死率

正确答案

B

解析

预防接种效果指数用以评价预防接种效果的一种指标。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某地区进行学龄儿童流脑疫苗接种率调查,首先将该地区分为好中差三类,然后 在每类中随机抽1/10的学龄儿童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属于

A多级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E单纯随机抽样

正确答案

C

解析

分层抽样是指先将总体的单位按某种特征分为若干次级总体(层)然后再从每一层内进行单纯随机抽样,组成一个样本的方法。依据题意,本题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根据有无暴露某些因素史分组的指标是

A现况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

D试验流行病学研究

E临床试验

正确答案

C

解析

队列研究概念:将特定人群分假定因素的暴露与非暴露组,追踪各组的结局并比较其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素与结局之间有无关联及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下一知识点 : 医学伦理学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