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射性衰变
- 共1588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4分)图示是用来监测在核电站工作的人员受到辐射情况的胸章,通过照相底片被射线感光的区域,可以判断工作人员受到何种辐射.当胸章上1 mm铝片和3 mm铝片下的照相底片被感光,而铅片下的照相底片未被感光时,则工作人员可能受到了辐射的射线是( )
正确答案
完成核反应方程:90234Th→91234Pa+e.90234Th衰变为91234Pa的半衰期是1.2分钟,则64克90234Th经过6分钟还有______克尚未衰变.
正确答案
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90234Th衰变为91234Pa时,放出的是β粒子,即e;
剩余质量为:M剩=M×(
1
2
)n,经过6分钟,即经过了5个半衰期,即n=5,代入数据得:还有2克没有发生衰变.
故答案为:e,2.
核能是一种高效的能源。
①在核电站中,为了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核反应堆有三道防护屏障,燃料包壳,压力壳和安全壳(见图甲)。结合图乙可知.安全壳应当选用的材料是 .
②图丙是用来临测工作人员受到辐射情况的胸章,通过照相底片被射线感光的区域.可以判断工作人员受到何种辐射。当胸章上l mm铝片和3 mm铝片下的照相底片被感光,而铅片下的照相底片未被感光时.结合图乙分析工作人员受到了 射线的辐射:当所有照相底片被感光时.工作人员受到了 射线的辐射。
正确答案
①混凝土②
或
试题分析:①根据乙图可知,要防止射线外泄,只有混凝土才可以很好的防止射线②当胸章上l mm铝片和3 mm铝片下的照相底片被感光.而铅片下的照相底片未被感光即该射线可以穿透铝片不能穿透5mm铅片结合图乙判断此为
射线。若可以穿透铅块则一定有
也可能有
或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BC
本题考查了α衰变、β衰变的推断方法.
设衰变为
需经x次α衰变和y次β衰变.其衰变方程为
→
+
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分别有
解得x=1,y=0;可见选项A错误.
设衰变为
要经过n次α衰变和m次β衰变,其衰变方程为
→
+
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分别有
解得:n=1,m=1;选项B正确.
同理可知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发生衰变有多种可能性。其中的一种可能是
先衰变成
,再一次衰变变成
(X代表某种元素),或再经一次衰变变成
最后都衰变成
,衰变路径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①②③④四个过程中, 是
衰变; 是
衰变。
正确答案
②③;①④
试题分析:1)衰变有
放出,质量数减少数4,而荷电荷数减少2,而
衰变有
放出,质量数不变,荷电荷数增加1,由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即可判断,得出正确答案。
衰变和
衰变
(6分)2011年3月11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其中铯137(Cs)对核辐射的影响最大,其半衰期约为30年。
①请写出铯137(Cs)发生
衰变的核反应方程 [已知53号元素是碘(I),56号元素是钡(Ba)]
②若在该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为E,则该反应过程中质量亏损为 (真空中的光速为c)。
③泄露出的铯l37约要到公元 年才会有87.5%的原子核发生衰变。
正确答案
① ②
③2101
试题分析:①核反应方程: ②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则m=
③有87.5%的原子核发生衰变,剩余的没有衰变的量为12.5%=
,根据
,即
年,故泄露出的铯l37约要到公元2011+90=2101年才会有87.5%的原子核发生衰变。
(4分).某放射性元素质量为M,测得每分钟放出1.2×104个β粒子,21天
后再测,发现每分钟放出1.5×103个β粒子,该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为 天。
正确答案
7
试题分析:根据半衰期的概念可得:,解得:
=7天。
在下列四个方程中,x1、x2、x3和x4各代表某种粒子.
①+
→
+
+3x1
②+x2→
+
③→
+x3
④+
→
+x4
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C
首先根据核电荷数守恒算出x1、x2、x3、x4分别为0、1、2、1.从而确定粒子的名称分别为中子、氢、氦、氢,然后再根据质量数守恒确定x1代表中子,x2代表氘核,x3代表α粒子,x4代表质子,故A、C正确.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