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可缺少,但安全是核电站面临的非常严峻的问题.核泄漏中的钚(Pu)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超铀元素,钚的危险性在于它对人体的毒性,与其他放射性元素相比钚在这方面更强,一旦侵入人体,就会潜伏人体肺部、骨骼等组织细胞中,破坏细胞基因,提高罹患癌症的风险.已知钚的一种同位素Pu的半衰期为24100年,其衰变方程为Pu→X+He+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X原子核中含有143个中子

B100个Pu经过24100年后一定还剩余50个

C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根据E=mC2,衰变过程总质量增加

D衰变发出的γ放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正确答案

A,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天然放射性元素钍Th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之后,变成铅P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核比钍核少24个中子

B衰变过程中共有4次α衰变和8次β衰变

C铅核比钍核少8个核子

D衰变过程中共有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正确答案

B,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放射性元素经过19天后,余下的该元素的质量为原来的,则该元素的半衰期为3.8天

Ba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

C对放射性物质施加压力,其半衰期将减少

D氢原子从定态n=3跃迁到定态n=2,再跃迁到定态n=1,则后一次跃迁辐射的光子波长;比前一次的要短.

正确答案

A,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查德威克通过实验发现了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Hg+N→O+H

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或化学状态有关

Cα射线是原子核发生衰变时放射出的氦核流,它的电离作用非常弱

D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某单色光的光子后向外发出频率为v1,v2,v3的三种光,且v1<v2<v3,则:v3=vl+v2关系成立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能发生β衰变,说明原子核内部存在电子

B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小

C若中子和质子结合成氘核质量亏损为△m则放出的,光子的波长为

D按照玻尔理论,大量氢原子从n=6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中,最容易发生衍射的光是由n=6能级跃迁到n=5能级产生的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用如图所示两摆长相等的单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时,只要测量出两球碰撞前后摆起的角度和两球的质量,就可以分析在两球的碰撞过程中总动量是否守恒

B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C对于某种金属,只要入射光的强度足够大,就会发生光电效应

Dα粒子散射实验正确解释了玻尔原子模型E.原子核的半衰期由核内部自身因素决定,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无关F.原子核的结合能越大,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越稳定

正确答案

A,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为α粒子穿过充满氮气的云室时拍摄的照片,在许多α粒子的径迹中有一条发生了分叉,分叉后有一条细而长的径迹和一条粗而短的径迹,则(  )

A细而长的是α粒子的径迹

B粗而短的是氧核的径迹

C细而长的是氧核的径迹

D粗而短的是质子的径迹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图中P为放在匀强磁场中的天然放射源,其放出的射线在磁场的作用下分成a、b、c三束,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a为α射线、b为β射线、c为γ射线

Ba为β射线、b为γ射线、c为α射线

Ca为α射线、b为γ射线、c为β射线

Da为γ射线、b为α射线、c为β射线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放射源产生的放射线可以通过铅盒穿孔射出,射线垂直进入水平匀强电场(方向未知)后,分成三束射线1、2、3,关于放射源产生的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射线1是α射线

B射线2是β射线

C射线3是γ射线

D射线3是α射线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一粒静止的钠同位素Na发生衰变,释放出的粒子运动方向与磁场垂直,现在探测到新核与放出粒子的运动轨迹均为圆,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新核要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B发生的是α衰变

C轨迹1是新核的轨迹

D新核是Mg

正确答案

D
下一知识点 : 核能的利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放射性衰变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