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题后问题: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不能没有科学精神,也不能没有艺术精神,更不能没有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提倡一种以人和自然为研究对象、崇尚知识和理性的非神学的世俗文化。其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周国平教授在国家行政学院的讲演)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最早起源于何地?14——18世纪的西欧,兴起了哪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中,有的思想家提出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具体构想,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请举1个事例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古代希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

(2)卢梭的“人民主权”说和“社会契约论”,它们在《独立宣言》中得到充分体现,是北美独立战争的理论依据;根据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原则美国制定了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根据伏尔泰的君主立宪主张,法国颁布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西方的七百年文化启蒙运动是在一个逐渐形成、形成后不断更新最终得到强大的文化大环境中展开的……到十七八世纪,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率先为构筑一个新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开辟了道路。到18世纪则出现了西方“三大革命合力并举”的形势,这一切终于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

——王贤仙《近代中西文化启蒙之浅析》

材料三 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1)请列出中国明清时期“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代表人物。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指什么事件,概述其兴起的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启蒙运动的思想武器是什么,请列举三位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并概括其主要学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代表人物: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原因:小农经济(或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发展缓慢;儒家正统思想的束缚。

(2)事件:启蒙运动。背景:①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很多成就,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②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

(3)思想武器:理性主义。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抨击天主教会、倡导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卢梭:“社会契约”论与“人民主权”说。

(4)中国在思想文化领域已落后于西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的出名主要的是由于他的学说,即“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一一罗素《西方哲学史》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他的学说在西方思想史上有何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下图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2)材料二两幅作品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期所包含的思想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3)据材料三指出其核心主张。归纳材料二、三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是封建制度的批判者,是新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

——摘编自《马克思选集》

(4)孟德斯鸠和卢梭都是当时启蒙思想家的杰出代表,他们分别为新的资本主义制度提出了怎样的设想?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历史阶段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特征及其重大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普罗泰戈拉(普罗塔戈拉);他的学说强调了人的价值,是西方人文精神起源的重要标志。

(2)人文主义。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想。

(3)核心:“因信称义”(“信仰得救”)。相似:都体现了人文主义或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都抨击教会、教皇、抨击中世纪的神学统治。

(4)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了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的学说;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阐述了“天赋人权”学说,)提出了“主权在民”的思想,主张建立共和国。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高度。

(5)特征:起源(或萌芽):智者运动(或古希腊思想家的思想);复兴(或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成熟:启蒙运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耳朵有耳朵的限制,哪些是可以听见的,哪些是不可能听见的;舌头有舌头的限制,哪些是可以说出的,哪些是无法说出的……至于心灵也有可以探求的和无法探求的界限。仅此而已,岂有他哉!不存在何者更近人意,何者更接近自然的问题。然而法律所作的限制却使人们越来越背离自己,它教唆人们逆自然而动,其实人的生存本身就是属于自然的…… 

——《德谟斯提尼演讲集》第二十五号的《反阿里司托格通》

(1)材料一如何看待法律与人性的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是哪个学派的观点?你如何看待法律与人性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这些权利乃是:人身和财产的全部自由;用笔向国家提意见的自由;只能在一个由自由人所组成的陪审员会面前才可受刑事审问的自由;不管什么案件,只能按照法律条文和明确规定来裁判的自由;放弃英国圣公会信徒对某些职位的特权,信仰的自由。……在英国,一个外国人享受同样的财产自由与人身自由;倘使他被人控告了,他可以要求在审他的陪审员中,一半是外国人,就是说不仅是英国人。

──伏尔泰《哲学通信》

(2)依据材料二,概括伏尔泰认为人的权利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轮焉。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云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3)根据材料三,说明陈独秀认为“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的因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法律是人性的桎梏,是违背自然的;智者学派;看待:法律违背人性,不足取;人的自然性状态是没有秩序的,法律是社会和谐与发展的保障。

(2)人身和财产的自由;言论自由;按照法律条文裁判案件的自由;信仰的自由;外国人和本国人平等。

(3)因素:科学与人权。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城邦的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公民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孕育出一个新的思想流派一…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是智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rigs”是他不朽的名言。   

材料二  14世纪时,意大利人对古希腊罗马文化非常热爱……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三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   

请回答:

(1)普罗泰格拉的这一名言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文化现象?试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其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怎样理解材料三中“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   

(2)文化现象: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原因:随着西欧经济的复苏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一方面极度厌恶基教神权地位及其虚伪的禁欲主义主张,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另一方面又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以取代基督教文化。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3)启蒙运动把人文主义发展到理性主义,主张构建“理性王国”(即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

下一知识点 : 启蒙运动的扩展(康德)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