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 共171题
关于“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的研究”,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研究不同时间同一块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应设计一个数据收集统计表,A正确;
B、调查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B错误;
C、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C正确;
D、不同的时间,动物的活动习性不同,故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D正确.
故选:B.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土壤小动物收集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采集的原理应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暗、避高温、趋湿的生活习性,A正确;
B、利用该装置可以收集到大部分土壤小动物,B错误;
C、为了使空气流通,土壤与花盆壁之间要留一定的空隙,C错误;
D、利用该收集器进行土壤小动物丰富度调查的方法属于取样器取样法,D错误.
故选:A.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调查,A错误;
B、种群是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B正确;
C、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即丰富度,C正确;
D、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D正确.
故选:A.
(2015秋•太原期末)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较,可能偏小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可知,若部分老鼠身上的标志物脱落,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实验所得到数值比实际数值大,A错误;
B、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湿、趋黑、避高温的特性,所以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会导致采集的小动物数偏少,这样使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小,B正确;
C、正常统计时,血球计数板的框格边上的菌体要计算两条相邻的两边,所以方格内、所有边线和顶角上的菌体都统计,则实验所得到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大,C错误;
D、因为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震荡试管,吸取底部培养液,由于酵母菌沉淀,所以实验所得到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大,D错误.
故选:B.
下列是有关实验与探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实验开始前进行预实验是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出较为可靠的探究范围,因此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生根最适浓度时,做预实验后可更合理设计浓度梯度,A正确;
B、生物体维持pH稳定机制实验的自变量是酸或碱的滴数,B正确;
C、用抽样检测法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C正确;
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常用方法是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D错误.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