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 共1631题
硝酸工业中尾气(NO、NO2)可用纯碱溶液吸收,发生反应方程式有二个,
①2 NO2 + Na2CO3 == NaNO2 + NaNO3 + CO2,
②写出等物质的量的NO、NO2与Na2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
(1) 配制1000 g质量分数为21.2%的纯碱溶液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__ 。
(2) 根据反应①每产生22.4 L(标准状况下)CO2,吸收液的质量将增加_____________ g。
(3)用上述纯碱吸收液吸收尾气,每产生22.4 L(标准状况下)CO2时,吸收液质量就增加44 g,则吸收液中NaNO2 和NaNO3 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NO + NO2 + Na2CO3 == 2NaNO2 +CO2
(1)烧杯
(2)48 g
(3)5:3
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还含少量Fe、Si的化合物,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CuSO4•5H2O及CaCO3,步骤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未加入H2O2的溶液A中,存在的金属离子有Cu2+、Fe2+、Fe3+.若检验该溶液中Fe3+,选择最合适的试剂是______(填代号).
A.KMnO4溶液 B.Fe粉 C. Na2CO3溶液 D.KSCN溶液
向溶液A中加入H2O2,H2O2在该反应中作氧化剂.实验室选用H2O2而不用Cl2作氧化剂.除考虑环保因素外,另一原因是不引入杂质______离子.
(2)由溶液C获得CuSO4•5H2O,需要经过加热浓缩,______,过滤等操作.除烧杯、漏斗外,过滤操作还需用到另一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此操作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3)制备CaCO3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若实验过程中有氨气逸出,可选用下列装置中的______(填代号)装置吸收氨气.
(4)欲测定溶液A中Fe2+的浓度,需配制100mL 0.1mol∕LKMnO4标准溶液.配制该溶液时: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当往该玻璃仪器中加蒸馏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时,应改用______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平.
正确答案
(1)若检验溶液中Fe3+,使用的试剂是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是Fe3+的特征反应,由
H2O2+2Fe2++2H+=2Fe3++2H20、Cl2+2Fe2+=2Fe3++2Cl-,H2O2与Fe2+反应生成的H20为溶剂,Cl2与Fe2+反应
生成的Cl-是杂质离子,故答案为:D;Cl-;
(2)由溶液制取晶体,需经过加热浓缩,冷却结晶才可得到,在过滤操作中,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的一种玻璃仪器是玻璃棒,它的作用是引流.故答案为:冷却结晶;引流;
(3)二氧化碳和氯化钙不反应,氨气极易溶于水,使溶液呈碱性,和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铵,碳酸铵和氯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防止污染大气,要有尾气处理装置,选用倒置的漏斗且紧贴水面,目的是防止倒吸.故答案为:CO2+CaCl2+2NH3•H2O=CaCO3↓+2NH4Cl+H2O;B;
(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的一种玻璃仪器是容量瓶,容量瓶的规格有100ml、250ml、500ml、1000ml,选取容量瓶的规格应大于等于配置溶液的体积,当往该玻璃仪器中加蒸馏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时,应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故答案为:100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甲、乙两上实验小组分别进行测定Na2CO3和NaC1混合物中Na2CO3含量的实验.
甲组:沉淀分析法(相对分子质量:Na2CO3为106; BaCO3为197; BaCl2为208)
(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BaC12溶液:用已经称量好的______gBaC12固体配制0.4mol•L-lBaCl2溶液250mL,所需要的仪器为量筒和______.
(2)把m g混合物溶解后加入过量BaC12溶液,然后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固体质量为wg,根据沉淀质量计算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分数为______(用含m、w的代数式表示).如果原溶液中过量的Ba2+浓度达到0.01mol/L,则溶液中残留的CO3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Ksp(BaCO3)=2.58×10-9]
乙组:气体分析法
(3)实验中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后,打开活塞从导管A端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4)装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是______.
(5)除已理的agNa2CO3样品外,实验中还应测定的数据是______处(填图中仪器的名称)装置实验前后的质量差.
(6)该实验还存在的明显缺陷是______.
正确答案
(1)BaC12固体的质量m=cVM=0.4mol•L-l×0.25L×208g/mol=20.8g,故答案为:20.8;
溶液配制步骤为:一般用托盘天平称量,用药匙取用药品,在烧杯中溶解(可用量筒量取水),用玻璃棒搅拌,冷却后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中,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溶液凹面与刻度线水平相切,盖好瓶塞,摇匀,所以需要的仪器为: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筒量(可用、也可不用)、玻璃棒、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故答案为:烧杯、玻璃棒、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根据题意可知发生的反应为碳酸钠和氯化钡的反应,同时生成碳酸钡的质量为wg,所以可以据此求出碳酸钠的质量,然后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
BaCl2+Na2CO3═2NaCl+BaCO3↓
106 197
x wg
=
解得:x=
所以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可以表示为:×100%,
碳酸钡沉淀的溶度积为Ksp(BaCO3)=2.58×10-9,原溶液中过量的Ba2+浓度达到0.01 mol/L,则溶液中残留的CO3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2.58×10-7mol/L,
故答案为::×100%;2.58×10-7mol/L;
(3)实验中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后,二氧化碳会滞留在装置中,所以通入空气使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进入后续的装置,故答案为:使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进入后续的装置;
(4)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可以进入U型管,所以装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故答案为: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
(5)实验的原理通过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来求出碳酸钠的质量,二氧化碳的质量也就是U型管增重的质量,故答案为:U型管;
(6)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得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也能被碱石灰吸收,使得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最后结果偏大,故答案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得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U型管增重的质量偏大,最后结果偏大.
铝的阳极氧化,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它能使铝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该氧化膜不溶于稀硫酸.某化学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中按下列步骤模拟该生产过程.填写下列空白:
(1)配制实验用的溶液.要配制200mL密度为1.2g•cm-3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OH溶液,需要称取______g NaOH固体.
(2)把铝片浸入热的16%NaOH溶液中约半分钟左右洗去油污,除去表面的氧化膜,取出用水冲洗.写出除去氧化膜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如图,组装好仪器,接通开关K,通电约25min.在阳极生成氧化铝,阴极产生气体.写出该过程中的电极反应式:
阳极______
阴极______
(4)断开电路,取出铝片,用1%稀氨水中和表面的酸液,再用水冲洗干净.写出该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1)200mL密度为1.2g•cm-3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OH溶液,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200ml×1.2g•cm-3×16%=38.4g;
故答案为:38.4;
(2)铝表面有氧化铝,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或偏铝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3H2O=2[A1(OH)4]-或Al2O3+2OH-=2AlO2-+H2O;
故答案为:Al2O3+2OH-+3H2O=2[A1(OH)4]-或Al2O3+2OH-=2AlO2-+H2O
(3)装置图分析铝接电源正极在电解池中 做阳极失电子生成氧化铝,电极反应为:2Al+3H2O→Al2O3+6H++6e-;溶液中氢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生成氢气,电极反应为:6H++6e-→3H2↑;
故答案为:2Al+3H2O→Al2O3+6H++6e- 6H++6e-→3H2↑;
(4)用1%稀氨水中和表面的酸液,是和稀硫酸发生的反应,反应离子方程式为:NH3•H2O+H+=NH4++H2O;
故答案为:NH3•H2O+H+=NH4++H2O;
(NH4)2Fe(SO4)2比FeSO4稳定,其标准溶液是定量实验中的常用试剂.
(1)实验室用(NH4)2Fe(SO4)2固体配制一定浓度的(NH4)2Fe(SO4)2标准溶液.
①配制溶液时,需要使用的仪器除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筒外,还需要如图中的______(填字母代号)
②若要配制0.100mol•L-1的(NH4)2Fe(SO4)2标准溶液250ml,需称取(NH4)2Fe(SO4)2______g
③若在配制过程中,烧杯中的(NH4)2Fe(SO4)2溶液有少量溅出,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若在定容时,俯视液面,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2)能电离出两种阳离子的盐称为复盐,下列物质中属于复盐的有______.
a.KAl(SO4)2 b.KAlO2 c.NH4Al(SO4)2 d.[Ag(NH3)2]NO3
(3)(NH4)2Fe(SO4)2溶液呈______性,试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根据操作过程可知:该实验中所需仪器为烧杯、天平、药匙、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所以选容量瓶和胶头滴管.
故选:ac.
②m=nM=CVM=0.100mol•L-1×0.25L×284g/mol=7.1g.
故答案为:7.1g.
③若在配制过程中,烧杯中的(NH4)2Fe(SO4)2溶液有少量溅出,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所以所得溶液浓度偏低.
若在定容时,俯视液面,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小,所以所得溶液浓度偏高.
故答案为:偏低;偏高.
(2)a、KAl(SO4)2能电离出的阳离子有钾离子和铝离子,所以是复盐,故正确.
b.KAlO2能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钾离子,所以不是复盐,故错误.
c.NH4Al(SO4)2能电离出的阳离子有铵根离子和铝离子,所以是复盐,故正确.
d.[Ag(NH3)2]NO3能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银氨离子,所以不是复盐,故错误.
故选ac.
(3))(NH4)2Fe(SO4)2是强酸弱碱盐,铵根离子能发生水解生成氨水和氢氧根离子NH4++H2O⇌NH3•H2O+H+;二价铁离子能发生水解生成氢离子和氢氧化亚铁
Fe2++2H2O⇌Fe(OH)2+2H+.
故答案为:酸;NH4++H2O⇌NH3•H2O+H+;Fe2++2H2O⇌Fe(OH)2+2H+.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