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列实验操作或结论中合理的有______

①用润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Cl2 ②用托盘天平直接称取0.5molNaOH固体20.00g  ③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后,经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此时无须再加入蒸馏水使其液面与刻度持平  ④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⑤硅酸钠溶液保存在滴瓶中  ⑥加入用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⑦用过滤法分离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的混合物  ⑧用25mL量筒量取2.0mL稀H2SO4  ⑨除去NO2中少量NO气体可通入纯净的O2

正确答案

①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碘化钾生成单质碘而导致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故①正确;

②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不可能量取到0.01g,故②错误;

③配制好溶液后,摇匀后,会在玻璃塞空隙中存留少量液体,导致液面低于刻度线,但溶液浓度不变化,故③正确;

④酒精与水混溶,不能用作萃取剂,应用苯或四氯化碳,故④错误;

⑤硅酸钠易使玻璃粘在一起而打不开,不能将硅酸钠溶液放在滴瓶中,故⑤错误;

⑥因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SO32-氧化为SO42-,不能排除SO32-离子的影响,故⑥错误;

⑦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都能通过半透膜,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应用半透膜分离,故⑦错误;

⑧使用量筒的规格应和溶液的体积相接近,否则会导致较大误差,故⑧错误;

⑨不能控制氧气的量,会引入新的杂质,故⑨错误.

故答案为:①③.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掌握仪器的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为两套实验装置.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仪器①~④中,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______.(填序号)

(3)若利用装置I制取蒸馏水,还缺少的仪器有______,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的验操作的名称为:______,冷却水从______口进.

(4)现需配制250mL 0.2mol•L-1 NaCl溶液,其中装置II是某同学配制此溶液时转移操作的示意图,图中有两处错误分别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蒸馏装置中的主要仪器有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酒精灯,①为蒸馏烧瓶②为冷凝管;故答案为:蒸馏烧瓶;冷凝管;

(2)容量瓶在使用前一定要查漏,故答案为:④;

(3)制取蒸馏水的实质是蒸馏过程,必须用酒精灯,冷凝管下口是进水口,上口是出水口,

故答案为:酒精灯;蒸馏;g;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必须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外溅,配制多大体积的溶液则选择多大规格的容量瓶,故答案为:未用玻璃棒引流;未采用250ml容量瓶.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Ⅰ、(1)用NaOH配制0.1mol/L的NaOH溶液,应选用的仪器有_________(选填序号)。

a. 烧瓶      b. 容量瓶      c. 量筒     d. 胶头滴管

(2)电解法提纯工业生产中含有少量NO3的NaOH溶液,常用隔膜电解槽或离子膜电解槽。下图为阳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只允许阳离子通过)示意图。

①请判断E为_________极。

②B口处产生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③制得的纯烧碱溶液从_____处(填字母)流出。

Ⅱ、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可能含有NH4、K、Mg2+、Ba2+、Al3+、Fe3+、SO42-、CO32-、Cl和I。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1)取部分溶液,用pH试纸检验,溶液呈强酸性;

(2)取部分溶液,做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发现火焰呈紫色;

(3)取部分溶液,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的氯水,经振荡后静置,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4)另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稀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转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及滴加完毕后,溶液中均无沉淀生成;

(5)取部分(4)得到的碱性溶液,加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6)将(4)得到的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判断:在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 。

正确答案

Ⅰ、(1)b、d;(2)①阳极;②H2;③L 

Ⅱ、K、NH4、Ba2+、I;Mg2+、Al3+、Fe3+、SO42-、CO32-;Cl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配制500mL浓度为2.5mol•L-1的NaOH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有的是______、______;实验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

(2)现有一瓶A和B的混合液,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

据此分析,将A和B相互分离的常用方法是______.

正确答案

(1)操作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托盘天平称量,用药匙取用药品,在烧杯中溶解(可用量筒量取水加入烧杯),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冷却后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最后定容颠倒摇匀.所以所需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药匙.

根据提供的仪器可知,还需仪器有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药匙.

玻璃棒的作用为:搅拌,引流.

故答案为: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药匙;搅拌,引流.

(2)由表中信息可知二者互溶,且沸点相差比较大应选择蒸馏方法将二者分离.

故答案为:蒸馏.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Ⅰ.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下述方法的哪一种(填序号)

A. 分液     B. 过滤    C. 萃取     D. 蒸馏      E. 蒸发结晶     F. 加热分解

(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______;

(2)从碘水中提取碘______;

(3)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______;

(4)分离植物油和水______;

(5)除去NaCl中所含的少量KNO3______;

(6)除去KCl中少量的KClO3______.

Ⅱ.请按要求填空:

(1)用已准确称量的1.06g Na2CO3固体配制0.10mol/L Na2CO3溶液100 mL,所需要的仪器为______.

(2)除去Na2C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KNO3,所进行的实验操作依次为______、蒸发、结晶、______.

(3)除去KCl 溶液中的SO42-,依次加入的溶液为(填物质的化学式)______.

正确答案

Ⅰ(1)CaCO3难溶于水,Ca(OH)2和CaCO3属于固液混合物,应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B;

(2)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较在水中大,并且四氯化碳和水互不相溶,可用萃取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C;

(3)自来水中含有一些难以挥发的无机盐类物质,可通过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故答案为:D;

(4)植物油和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A;

(5)硝酸钾和氯化钠都溶于水,但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可用结晶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E;

(6)KClO3加热分解生成KCl,除去KCl中少量的KClO3可直接加热分离,故答案为:F.

Ⅱ(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的浓度的溶液需要称量、溶解、洗涤、移液、定容等操作,溶解需要烧杯、玻璃棒,定容需要胶头滴管、需要1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故答案为:烧杯,量筒,玻璃棒,100 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2)Na2CO3和KNO3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可用结晶方法分离,具体做法是先将固体溶解,然后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后可得纯净物质,故答案为:溶解;过滤;

(3)除去KCl溶液中的SO42-,应先加入过量BaCl2的使SO42-生成沉淀,然后加入K2CO3使过量的BaCl2生成沉淀,过滤后加入HCl除去过量的K2CO3,故答案为:BaCl2、K2CO3、HCl.

下一知识点 : 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