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

A定容时仰视液面

B定容时俯视液面

C容量瓶中所配的溶液液面未到刻度线便停止加水

D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定容时,仰视液面导致V偏大,则实验结果偏低,故A选;

B.定容时,俯视液面导致V偏小,则实验结果偏高,故B不选;

C.容量瓶中所配的溶液液面未到刻度线便停止加水,导致V偏小,则实验结果偏高,故C不选;

D.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对n或V都无影响,所以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故D不选;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用18mol•L-1 浓硫酸配制100mL 3.0mol•L-1 稀硫酸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计算所用浓硫酸的体积 ②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 ③溶解 ④转移、洗涤 ⑤定容、摇匀

完成下列问题:

(1)所需浓硫酸的体积是______,量取浓硫酸所用的量筒的规格是______(从下列中选用:A.10mL B.25mL C.50mL D.100mL).

(2)第③步实验的操作是______

(3)第⑤步实验的操作是______

(4)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有何影响?(用“偏大”“偏小”“无影响”填写)

A.所用的浓硫酸长时间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______

B.容量瓶用蒸馏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______

C.所用过的烧杯、玻璃棒未洗涤______

D.量取浓硫酸的量筒用蒸馏水洗涤后倒入烧杯______

E.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______

F.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硫酸的物质的量不变,令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V,则:

V×18mol•L-1=100mL×3.0mol•L-1

解得:V=16.7mL

需要量取浓硫酸16.7mL,故应选择25mL的量筒,

故答案为:16.7mL;B;

(2)浓硫酸稀释操作:把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倒入盛水的烧杯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散热,防止溶液飞溅而烫伤操作者,

故答案为:把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倒入盛水的烧杯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散热;

(3)定容操作为:继续向容量瓶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水平相切,盖好瓶塞颠倒摇匀,

故答案为:继续向容量瓶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水平相切,盖好瓶塞颠倒摇匀;

(4)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长时间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由于吸水使浓硫酸浓度降低,使量取的浓硫酸所含溶质硫酸的物质的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B.最后需要定容,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对溶液浓度无影响;

C.烧杯、玻璃棒未进行洗涤,少量硫酸沾在烧杯壁与玻璃棒上,移入容量瓶中硫酸的实际物质的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D.设计量筒量取液体时无须洗涤的误差,如果量取浓硫酸的量筒用蒸馏水洗涤后倒入烧杯,量取的液体的量偏多,故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

E.量取浓硫酸时,若俯视液面,浓硫酸的体积偏少,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F.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液面在刻度线以下,溶液的体积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

故答案为:偏小;无影响;偏小;偏大;偏小;偏大.

解析

解:(1)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硫酸的物质的量不变,令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V,则:

V×18mol•L-1=100mL×3.0mol•L-1

解得:V=16.7mL

需要量取浓硫酸16.7mL,故应选择25mL的量筒,

故答案为:16.7mL;B;

(2)浓硫酸稀释操作:把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倒入盛水的烧杯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散热,防止溶液飞溅而烫伤操作者,

故答案为:把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倒入盛水的烧杯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散热;

(3)定容操作为:继续向容量瓶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水平相切,盖好瓶塞颠倒摇匀,

故答案为:继续向容量瓶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水平相切,盖好瓶塞颠倒摇匀;

(4)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长时间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由于吸水使浓硫酸浓度降低,使量取的浓硫酸所含溶质硫酸的物质的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B.最后需要定容,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对溶液浓度无影响;

C.烧杯、玻璃棒未进行洗涤,少量硫酸沾在烧杯壁与玻璃棒上,移入容量瓶中硫酸的实际物质的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D.设计量筒量取液体时无须洗涤的误差,如果量取浓硫酸的量筒用蒸馏水洗涤后倒入烧杯,量取的液体的量偏多,故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

E.量取浓硫酸时,若俯视液面,浓硫酸的体积偏少,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F.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液面在刻度线以下,溶液的体积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

故答案为:偏小;无影响;偏小;偏大;偏小;偏大.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mol/L的NaCl溶液95mL,回答下列问题

(1)所需仪器为:托盘天平、量筒、50mL烧杯、______ mL容量瓶,若要完成实验,还需要两种玻璃仪器为:____________

(2)请写出该实验的实验步骤:

①计算,②称量______gNaCl,③溶解,④移液,⑤______,⑥______,⑦摇匀.

(3)试分析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用偏低、偏高、无影响填空).

①用天平称量氯化钠后,发现砝码底部有锈斑.所配溶液的浓度:______

②为加速固体溶解,微热烧杯溶液并不断搅拌.在未降至20℃时,就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定容.所配溶液的浓度:______

③定容后,加盖、倒转、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补加蒸馏水至刻度.则所配溶液的浓度:______

④另一同学准确配制溶液后,从中取出25ml,其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正确答案

100

胶头滴管

玻璃棒

5.9

洗涤

定容

偏高

偏高

偏低

1.00mol/L

解析

解:(1)实验室没有95mL容量瓶,严格选用100mL容量瓶,实际上配制的溶液为100mL 1.00mol/L的氯化钠溶液;根据配制步骤可知,配制该溶液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量筒、50mL烧杯、100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等,还缺少的玻璃仪器为:胶头滴管和玻璃棒,

故答案为:100;胶头滴管;玻璃棒;

(2)配制的溶液为100mL 1.00mol/L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1.00mol/L×0.1L=0.1mol,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58.5g/mol×0.1mol=5.85g,需要称量氯化钠的质量为:5.9g;配制该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

故答案为:5.9;洗涤;定容;

(3)①用天平称量氯化钠后,发现砝码底部有锈斑,导致称量的氯化钠的质量偏大,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

故答案为:偏高;

②为加速固体溶解,微热烧杯溶液并不断搅拌.在未降至20℃时,就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定容,导致配制的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

故答案为:偏高;

③定容后,加盖、倒转、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补加蒸馏水至刻度,导致加入的蒸馏水体积偏大,配制的溶液体积偏大,则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

故答案为:偏低;

④另一同学准确配制溶液后,从中取出25ml,由于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仍然为:1.00mol/L,

故答案为:1.00mol/L.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用18.4mol/L的浓硫酸配制100mL浓度为1mol/L的稀硫酸.

(1)需要使用的主要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

(2)其操作步骤可分解为以下几步:

A.用量筒量取______mL浓硫酸,缓缓注入装有约50mL蒸馏水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搅拌

B.用约30mL蒸馏水分三次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将每次的洗液都倒入容量瓶里

C.将稀释后的硫酸小心地用玻璃棒引流容量瓶里

D.检查100mL容量瓶,是否漏水

E.将蒸馏水直接加入容量瓶,至液面接近刻度线______

F.盖紧瓶塞,反复颠倒振荡,摇匀溶液

G.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里逐滴加入蒸馏水,到液面最低点恰好与刻线相切

请据此填写:

①完成上述步骤中的空白处.

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填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进行A步操作后,选用量筒的规格是______

A.10mLB.50mLC.100mLD.1000mL

④如果对装有浓硫酸的量筒仰视读数,配制的稀硫酸浓度将______(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⑤进行A步骤操作时,必须______后,才能进行后面的操作.

正确答案

解:(1)配制顺序是: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定容→摇匀→装瓶→贴签,一般用量筒量取(用到胶头滴管)称量,在烧杯中稀释,冷却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转移完毕,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及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再加适量蒸馏水,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使溶液的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线相平,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所以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故答案为: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设浓硫酸的体积为VL,则18.4mol/L×VL=1mol/L×0.1L,解得V=0.0054L,即5.4mL,因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使溶液的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线相平,故答案为5.4;1~2cm;

②因容量瓶使用前检漏,配制顺序是: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定容→摇匀→装瓶→贴签,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为DACBEGF,故答案为:DACBEGF;

③因需要的浓硫酸的体积为5.4mL,用10mL的量筒来量取,故选:A.

④如果对装有浓硫酸的量筒仰视读数,量取的浓硫酸的体积偏大,溶质的质量偏多,所配制的溶液的浓度偏大,故答案为:偏高;

⑤因浓硫酸稀释放热,热溶液的体积大,一旦冷却下来体积偏小,影响溶液的浓度,所以必须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至容量瓶,故答案为:冷却.

解析

解:(1)配制顺序是: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定容→摇匀→装瓶→贴签,一般用量筒量取(用到胶头滴管)称量,在烧杯中稀释,冷却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转移完毕,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及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再加适量蒸馏水,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使溶液的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线相平,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所以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故答案为: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设浓硫酸的体积为VL,则18.4mol/L×VL=1mol/L×0.1L,解得V=0.0054L,即5.4mL,因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使溶液的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线相平,故答案为5.4;1~2cm;

②因容量瓶使用前检漏,配制顺序是: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定容→摇匀→装瓶→贴签,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为DACBEGF,故答案为:DACBEGF;

③因需要的浓硫酸的体积为5.4mL,用10mL的量筒来量取,故选:A.

④如果对装有浓硫酸的量筒仰视读数,量取的浓硫酸的体积偏大,溶质的质量偏多,所配制的溶液的浓度偏大,故答案为:偏高;

⑤因浓硫酸稀释放热,热溶液的体积大,一旦冷却下来体积偏小,影响溶液的浓度,所以必须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至容量瓶,故答案为:冷却.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作为高中生,学会利用我们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是我们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重庆一中某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一行四人,利用实验室老师提供的基本仪器和药品,自行购置了鸡蛋,食醋等生活用品,进行了如下探究.

I 甲同学老家在山西,对儿时在家乡品尝到的山西老陈醋的滋味记忆犹新,跟随父母来到重庆后,总是觉得超市买到的醋不如儿时的味道,查阅相关资料后,得知如图1信息:

①醋分两种,酿造醋和配制醋.正宗的老陈醋必须经长久时间酿造才得此美味,市场上多充斥着工业醋酸加水勾兑的配制醋.

②酿造醋国家标准为醋酸含量必须大于3.50g/100mL,而配制醋国家标准仅为1.50g~3.50g/100mL.

③在老师的帮助下,测定了超市购买的食醋中,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75mol/L.

(1)请帮助张同学计算从超市购买的食醋中醋酸含量为______g/100mL,属于______醋(填“酿造”或“配制”).(提示:醋酸摩尔质量为60g/mol)

(2)请写出醋酸与鸡蛋壳(主要成分为Ca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II 如图2是重庆一中化学实验室浓盐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乙同学现用该浓盐酸配制100mL 1mol•L-1的稀盐酸.可供选用的仪器有:①胶头滴管;②烧瓶;③烧杯;④药匙;⑤量筒;⑥托盘天平;⑦玻璃棒.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稀盐酸时,还缺少的仪器有______

(2)经计算,配制100mL1mol•L-1的稀盐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盐酸的体积为______mL(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对所配制的稀盐酸进行测定,发现其浓度小于1mol•L-1,引起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A.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B.容量瓶在使用前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馏水

C.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III 丙同学对课堂上学到的胶体的相关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

(1)他利用买来的鸡蛋的蛋清配制成溶液,用激光笔照射溶液,发现一条光束穿过鸡蛋清溶液,此现象称为______

(2)他将乙同学配制好的盐酸溶液加入到鸡蛋清溶液中,发现出现絮状沉淀,此现象称为______

IV 丁同学试图测定CO2的相对分子质量.

①利用丙同学用完后剩下的鸡蛋壳和乙同学配制好的稀盐酸溶液制备CO2

②查询相关书籍后,设计了如下装置:

(1)B装置在此处______必要(填写“有”、“无”)请简述原因______

(2)A装置中的饱和NaHCO3溶液可以吸收______

(3)实验前测得C装置(含水)重量为50.00g,实验完毕后C装置(含水)重量为40.02g,D中量筒读数为10.0mL,已知H2密度为0.09g/L(以上数据均已折合为标况下数值),请根据以上数据,计算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正确答案

4.50

酿造

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

100mL容量瓶

8.5

CD

丁达尔效应

胶体的聚沉

排水法收集气体,不需要对气体进行干燥

HCl

44.4

解析

解:I.(1)食醋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75mol•L-1,总酸量为0.75mol•L-1×60g/mol=45g/L,即4.50g/100mL,为酿造醋,

故答案为:4.50;酿造;

(2)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2CH3COOH+CaCO3=2CH3COO-+CO2↑+H2O+Ca2+

故答案为:2CH3COOH+CaCO3=2CH3COO-+CO2↑+H2O+Ca2+

II.(1)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是计算、量取、稀释、移液、洗涤、定容、摇匀可知需要的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故需要选用的仪器有①③⑤⑦,还缺少的仪器有100mL容量瓶,故答案为:①③⑤⑦;100mL容量瓶;

(2)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mol/L=11.8mol/L,设需要的浓盐酸的体积为VmL,然后根据稀释定律cV=cV可知:

11.8mol/L×VmL=100mL×1mol•L-1,解得V=8.5mL,故答案为:8.5;

(3)A.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小,则浓度偏高,故A错误;

B.容量瓶在使用前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馏水,对浓度无影响,故B错误;

C.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会导致溶质的损失,则浓度偏低,故C正确;

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则溶液体积增加,所配浓度偏小,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III.(1)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鸡蛋的蛋清配制成溶液属于胶体,因此用激光笔照射溶液,可以发现一条光束穿过鸡蛋清溶液,此现象称为丁达尔效应,

故答案为:丁达尔效应;

(2)胶体和电解质混合可以聚沉.盐酸是电解质氯化氢的水溶液,所以将配制好的盐酸溶液加入到鸡蛋清溶液中,会出现絮状沉淀,此现象称为胶体的聚沉,

故答案为:胶体的聚沉;

IV.(1)根据装置可知,CO2用排水法收集,因此在收集之前不需要对气体进行干燥,即没有必要设计B装置,

故答案为:无;排水法收集气体,不需要对气体进行干燥;

(2)由于盐酸易挥发,因此生成的CO2气体中含有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所以A装置中的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氯化氢,

故答案为:HCl;

(3)实验前测得C装置(含水)重量为50.00g,实验完毕后C装置(含水)重量为40.02g,D中量筒读数为10.0 mL,这说明收集到CO2的质量=40.02g+10.0g-50.0g=0.02g,其体积是10.0ml,所以CO2的密度为:=2g/L;

已知H2密度为0.09g/L(以上数据均已折合为标况下数值),

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所以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4.4,

故答案为:44.4.

下一知识点 : 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