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我国某部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这一表述说明当时

[ ]

A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B资产阶级已被消灭

C人民公社体制已经建立

D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的两大原则是

①人民民主 ②社会主义 ③民主集中制 ④和平共处

[ ]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③④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里的“里程碑”表现在

[ ]

A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B选举出新的领导人

C共产党核心地位确立

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制定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以下对我国法制化的历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B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轮番而治的两大原则

C“文革”时期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D20世纪80年代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以下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分别颁布于1912、1949年、1954年

B分别由南京临时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C分别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

D分别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

[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C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

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国近现代史上先后出现了两部宪法,其中一部宪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另一部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据此可知,这两种宪法都体现了

[ ]

A“人民主权”思想

B“三权分立”理论

C卢梭“社会契约论”

D向社会主义过渡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广泛征求意见。当时全民讨论了近三个月,参加讨论的有1亿5千多万人,最后由宪法起草委员会整理的意见共138万条,为宪法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条件。这说明1954年宪法

[ ]

A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D落实了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54年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里所说的“里程碑”实际上指的是

[ ]

A制定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B选举新的国家和政府领导人

C确立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D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

正确答案

A
下一知识点 :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