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抛运动
- 共7059题
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面上有a、b两个小球,它们距地面的高度相同.某时刻小球a做自由落体运动,小球b做初速度为v0的平抛运动,一段时间后两小球在c点相遇.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是将小球b的初速度变为2v0,则(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小球a自由落体运动,小球b平抛运动,竖直分运动相同,始终在同一高度,有;
水平方向,小球b做匀速直线运动,有L=v0t;
解得:
故小球b速度变为2倍后,相遇的时间变短,相遇点在C点上方;
故选D.
在离地高为20m处以5m/s的水平速度抛出-个物体,则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______s,物体落地点到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______m.(g取l0m/s2)
正确答案
2
10
解析
解:根据,得:t=
=
=2s
则水平距离x=v0t=5×2=10m
故答案为:2,10
如图,一个小球沿光滑固定轨道从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已知轨道的末端水平,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3.2m,小球落地点距轨道末端的水平距离x=4.8m.取g=10m/s2,求:
(1)小球离开轨道时的速度大小;
(2)A点离地面的高度H.
正确答案
解:(1)设小球离开轨道时的速度大小为v,对于平抛运动过程有:
x=vt,h=gt2
所以有:v=.
(2)对于小球在轨道上的运动过程,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g(H-h)=mv2
所以有:H=h+=3.2+
=5 m
答:(1)小球离开轨道时的速度大小为6m/s;
(2)A点离地面的高度H为5m.
解析
解:(1)设小球离开轨道时的速度大小为v,对于平抛运动过程有:
x=vt,h=gt2
所以有:v=.
(2)对于小球在轨道上的运动过程,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g(H-h)=mv2
所以有:H=h+=3.2+
=5 m
答:(1)小球离开轨道时的速度大小为6m/s;
(2)A点离地面的高度H为5m.
如图所示,某滑板爱好者在离地h=1.25m高的平台上滑行,水平离开A点后落在水平地面的B点,A、B间水平位移S=2.5m,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10m/s2,求
(1)人与滑板离开平台时的水平初速度
(2)人与滑板落到B点时的速度.
正确答案
解:(1)根据h=
得:t==
=0.5s
水平初速度为:v0==
m/s=5m/s.
(2)落地的竖直分速度为:vy=gt=10×0.5m/s=5m/s,
则落地的速度为:v==5
m/s.
因为tanα==1,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
答:
(1)人与滑板离开平台时的水平初速度大小为5m/s;
(2)该滑板爱好者落地时的速度为5m/s,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
解析
解:(1)根据h=
得:t==
=0.5s
水平初速度为:v0==
m/s=5m/s.
(2)落地的竖直分速度为:vy=gt=10×0.5m/s=5m/s,
则落地的速度为:v==5
m/s.
因为tanα==1,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
答:
(1)人与滑板离开平台时的水平初速度大小为5m/s;
(2)该滑板爱好者落地时的速度为5m/s,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
飞机在2km的高空以100m/s的速度水平匀速飞行,相隔1s,先后从飞机上掉下A、B两物体,不计空气阻力,求两物体在空中的最大距离是多少?(g=10m/s2)
正确答案
解:两物体在空中处于同一条竖直线上,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两者的距离随着时间的增大逐渐增大.
当A着地时,两者在空中的距离最大.
根据h=得,t=
.
则两者的最大距离m=195m.
答:两物体在空中的最大距离是195m.
解析
解:两物体在空中处于同一条竖直线上,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两者的距离随着时间的增大逐渐增大.
当A着地时,两者在空中的距离最大.
根据h=得,t=
.
则两者的最大距离m=195m.
答:两物体在空中的最大距离是195m.
在倾角为37度的斜坡上,从A点水平抛出一个物体,物体落在斜坡上的B点.测得A、B两点间的距离是75米,求物体抛出时初速度的大小,并求落到B点时的速度的大小.(sin37°=0.6,cos37°=0.8,g取10m/s2)
正确答案
解: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则得:
v0t=Lcos37°
=Lsin37°
则得:t==
s=3s,v0=20m/s
落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v==
m/s=10
m/s
答:物体抛出时初速度的大小是20m/s,落到B点时的速度的大小是10m/s.
解析
解: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则得:
v0t=Lcos37°
=Lsin37°
则得:t==
s=3s,v0=20m/s
落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v==
m/s=10
m/s
答:物体抛出时初速度的大小是20m/s,落到B点时的速度的大小是10m/s.
一光滑曲面的末端与一长L=1m的水平传送带相切,传送带离地面的高度h=1.25m,地面上有一个直径D=0.5m的圆形洞,洞口最左端的A点离传送带右端的水平距离S=1m,B点在洞口的最右端.传动轮作顺时针转动,使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运动.现使某小物(可看做质点)从曲面上距离地面高度H处由静止开始释放,刚到达传送带上时小物体的速度恰好和传送带相同,并最终恰好由A点落入洞中.已知小物体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0.1,g取10m/s2.求:
(1)传送带的运动速度v是多大.
(2)H的大小.
(3)若要使小物体恰好由B点落入洞中,小物体在曲面上由静止开始释放的位置距离地面的高度H‘应该是多少?
正确答案
解:(1)小物体从传送带滑出时做平抛运动,恰好由A点落入洞中,根据h=得:
t==0.5s,
=
=2m/s.
刚到达传送带上时小物体的速度恰好和传送带相同,说明它们无相对运动,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直到抛出,所以v=v0=2m/s;
(2)小物体从初始位置刚滑到传送带上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得:
解之得:H=1.45m;
(3)小物体从传送带滑出时做平抛运动,若要使小物体恰好由B点落入洞中,则要求它的水平位移为s+D,
根据:h=得:t=0.5s,
=3m/s,
根据动能定理得:,解之得:H‘=1.8m.
答:传送带的运动速度v为2m/s;(2)H的大小为1.45m;(3)若要使小物体恰好由B点落入洞中,小物体在曲面上由静止开始释放的位置距离地面的高度H'应该是1.8m.
解析
解:(1)小物体从传送带滑出时做平抛运动,恰好由A点落入洞中,根据h=得:
t==0.5s,
=
=2m/s.
刚到达传送带上时小物体的速度恰好和传送带相同,说明它们无相对运动,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直到抛出,所以v=v0=2m/s;
(2)小物体从初始位置刚滑到传送带上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得:
解之得:H=1.45m;
(3)小物体从传送带滑出时做平抛运动,若要使小物体恰好由B点落入洞中,则要求它的水平位移为s+D,
根据:h=得:t=0.5s,
=3m/s,
根据动能定理得:,解之得:H‘=1.8m.
答:传送带的运动速度v为2m/s;(2)H的大小为1.45m;(3)若要使小物体恰好由B点落入洞中,小物体在曲面上由静止开始释放的位置距离地面的高度H'应该是1.8m.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P、Q两点,A、B点分别在P、Q点的正上方,距离地面的高度分别为h1和h2.某时刻在A点以速度v1水平抛出一小球,经时间t后又在B点以速度v2水平抛出另一小球,结果两球同时落在P、Q线上的O点,则有(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得,
,则
.
根据得,
,则
.
则.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如图所示,离地面高h处有甲、乙两个物体,甲以初速度v0水平射出,同时乙以初速度v0沿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滑下.若甲到达地面的同时乙恰好运动到斜面的中点处,则v0的大小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甲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
乙在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a==0.5g.
对于乙,下滑的位移大小为 h.
根据 h=v0t+at2,代入数据得:
解得 v0=
故选:C.
如图所示,一个
竖直圆弧轨道固定在一水平地面上,半径R,轨道由金属凹槽制成,可视为光滑.在轨道右侧的正上方将金属小球A由静止释放,小球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A.问:
(1)若使小球A沿轨道运动并且从最高点飞出,释放的高度hA最小为多少?
(2)适当调整hA,能否可使A球从轨道最高点飞出后,恰好落在轨道右端口处?若能,此时高度hA为多少?若不能,通过计算论证说明.
正确答案
解:(1)小球恰好通过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
解得v=.
根据动能定理得,mg(hA-2R)=
解得.
(2)根据R=得,t=
,
则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知小球不能通过最高点恰好落在轨道右端口处.
答:(1)若使小球A沿轨道运动并且从最高点飞出,释放的高度hA最小为;
(2)小球不能通过最高点恰好落在轨道右端口处.
解析
解:(1)小球恰好通过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
解得v=.
根据动能定理得,mg(hA-2R)=
解得.
(2)根据R=得,t=
,
则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知小球不能通过最高点恰好落在轨道右端口处.
答:(1)若使小球A沿轨道运动并且从最高点飞出,释放的高度hA最小为;
(2)小球不能通过最高点恰好落在轨道右端口处.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