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将一个小球从距离地面h高处,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小球落地时的速度为v,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计算小球在空中飞行时间t的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C,D

解析

解:根据h=得,平抛运动的时间t=,故D正确.

小球落地时的竖直分速度,则平抛运动的时间t=,故C正确.

小球落地的竖直分速度,则平抛运动的时间t=,故A错误,B错误.

故选:C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4•20”四川雅安大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为了清理堵塞河道的滑坡山石,空军实施投弹爆破,飞机在河道上空高H处以速度v0水平匀速飞行,投掷下炸弹并击中目标.求:

(1)炸弹刚脱离飞机到击中目标所飞行的水平距离;

(2)击中目标时炸弹的速度大小.(不计空气阻力)

正确答案

解:(1)设飞行的水平距离为s,在竖直方向上:

H=gt2

得飞行时间为:

t=

则飞行的水平距离为:

s=v0t=v0

(2)击中目标时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

vy=

得击中目标时的速度为:

v==

答:(1)炸弹刚脱离飞机到击中目标所飞行的水平距离为v0

(2)击中目标时炸弹的速度大小为

解析

解:(1)设飞行的水平距离为s,在竖直方向上:

H=gt2

得飞行时间为:

t=

则飞行的水平距离为:

s=v0t=v0

(2)击中目标时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

vy=

得击中目标时的速度为:

v==

答:(1)炸弹刚脱离飞机到击中目标所飞行的水平距离为v0

(2)击中目标时炸弹的速度大小为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做杂技表演的汽车从高台水平飞出,在空中运动后着地.一架相机通过多次曝光,拍摄得到汽车在着地前后一段时间内的运动照片如图8所示(虚线为正方形格子).已知汽车长度为3.6m,恰好等于正方形的边长.相邻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相等,C位置是刚好着地的时刻,由照片可推算出汽车离开高台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m/s,照相机闪光时间间隔为______s,到达B位置时速度是______m/s,到达C位置时速度是______ m/s.(取g=10m/s2

正确答案

20

0.6

解析

解:在竖直方向上有:△h=gT2   

=

在水平方向上  m/s

汽车在B点竖直方向速度为

vBy=gT=10×0.6m/s=6m/s

汽车在C点竖直方向速度为

vCy=g•2T=10×2×0.6m/s=12m/s

汽车在B点速度为

汽车在C点速度为

故答案为:20,0.6,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足够高处将质量m=1kg的小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已知在抛出后第2s末时小球速度大小为25m/s,求:

(1)第4s末小球速度的大小:

(2)2s→4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g=lOm/S2).

正确答案

解:(1)在抛出后第2s末时vy=gt=20m/s

=15m/s

第4s末小球竖直方向速度为:

小球速度大小为25m/s,

vy′=gt′=40m/s

所以第4s末小球速度的大小为:v=

(2)2s→4s内水平位移为:x=v0t=30m

竖直方向位移为:h=

所以总位移为:s=

答:(1)第4s末小球速度的大小为:;(2)2s→4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解析

解:(1)在抛出后第2s末时vy=gt=20m/s

=15m/s

第4s末小球竖直方向速度为:

小球速度大小为25m/s,

vy′=gt′=40m/s

所以第4s末小球速度的大小为:v=

(2)2s→4s内水平位移为:x=v0t=30m

竖直方向位移为:h=

所以总位移为:s=

答:(1)第4s末小球速度的大小为:;(2)2s→4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如图,小球由斜面顶端A点水平抛出后落到斜面上的B点.小球运动轨迹上有一点P,小球经过P点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平行.小球从A运动到P与从P运动到B(  )

A所用时间相等

B所用时间不相等

C通过的路程相等

D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正确答案

A,D

解析

解:A、B设小球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t,从A运动到P的时间为t′.

由图知:tanθ=

根据y=,x=v0t,联立得,t=

当小球的速度方向与斜面平行时,根据速度的分解得:小球竖直分速度 vy=v0tanθ,根据vy=gt′得,t′=

所以t′=,则小球从A运动到P与从P运动到B所用时间相等.

故A正确,B错误,

C、D、因为沿平行于斜面方向的速度越来越大,所以通过的路程不等,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海边高45m的悬崖上,海防部队进行实弹演习,一平射炮射击离悬崖水平距离为1000m,正以10m/s的速度迎面开来的靶舰,击中靶舰(g取10m/s2)试求:

(1)炮弹发射的初速度;

(2)靶舰中弹时距离悬崖的水平距离.

正确答案

解:(1)由h=

          t==3s

      又由S=(v+v)t,得

        v==()m/s=323.3m/s

    (2)靶舰中弹时距离悬崖的水平距离为x=S-vt=970m

答:(1)炮弹发射的初速度为323.3m/s;

   (2)靶舰中弹时距离悬崖的水平距离为970m.

解析

解:(1)由h=

          t==3s

      又由S=(v+v)t,得

        v==()m/s=323.3m/s

    (2)靶舰中弹时距离悬崖的水平距离为x=S-vt=970m

答:(1)炮弹发射的初速度为323.3m/s;

   (2)靶舰中弹时距离悬崖的水平距离为970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一个三角形工件A与一梯形工件B刚好叠放成一大三角形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工件A、B质量分别为m=1kg和M=2kg,工件B的底角30°如图.在工件的前上方固定一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圆弧轨道末端P点与工件A的顶点等高且相距s=0.12m.从圆轨道最高点C处无初速释放一小滑块,当小滑块滑到P点水平抛出时,给工件B一个F=6N推力使AB一起向右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又历时0.2s工件A的顶点到达圆轨道末端P的正下方,此时小滑块落到了工件上.(g取10m/s2

求:(1)为确保在推力F作用下两工件A、B无相对滑动,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应满足的条件.

(2)推力F作用的时间.

(3)圆弧轨道半径R.

正确答案

解:(1)对A、B整体:F=(M+m)a  

a=2m/s2  

对A:μmg≥ma

所以μ≥0.2

(2)对AB工件:F作用下a=2m/s2

撤F前,v1=at1

撤F后,x2=v1t2

s=x1+x2       

代入数据解得 t1=0.2s

(3)小滑块:平抛时间t=t1+t2=0.4s,

=

,解得水平位移x=

平抛运动的初速度m/s,

根据动能定理得,

解得 R==0.6m.

答:(1)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应满足的条件为μ≥0.2.

(2)推力F作用的时间为0.2s.

(3)圆弧轨道半径R为0.6m.

解析

解:(1)对A、B整体:F=(M+m)a  

a=2m/s2  

对A:μmg≥ma

所以μ≥0.2

(2)对AB工件:F作用下a=2m/s2

撤F前,v1=at1

撤F后,x2=v1t2

s=x1+x2       

代入数据解得 t1=0.2s

(3)小滑块:平抛时间t=t1+t2=0.4s,

=

,解得水平位移x=

平抛运动的初速度m/s,

根据动能定理得,

解得 R==0.6m.

答:(1)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应满足的条件为μ≥0.2.

(2)推力F作用的时间为0.2s.

(3)圆弧轨道半径R为0.6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足够高处将质量m=1kg的小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已知在抛出后第2s末时小球速度大小为25m/s,取g=10m/s2,求:

(1)小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后第0.58s末小球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如何?

(2)第2s末时小球下降的竖直高度h;

(3)小球沿水平方向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

正确答案

解:(1)平抛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不变,大小a=g,方向竖直向下           

(2)竖直高度h===20m           

(3)vy=gt=10×2=20m/s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得,

==15m/s.

答:(1)加速度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下.

(2)第2s末时小球下降的竖直高度为20m.

(3)小球沿水平方向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15m/s.

解析

解:(1)平抛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不变,大小a=g,方向竖直向下           

(2)竖直高度h===20m           

(3)vy=gt=10×2=20m/s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得,

==15m/s.

答:(1)加速度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下.

(2)第2s末时小球下降的竖直高度为20m.

(3)小球沿水平方向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15m/s.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O点正上方的A、B两点分别水平抛出一小球,则关于两小球着地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两球绝对不可能都落在水平面上的C点

B若两球都落在C点,落地速度方向可能相同

C若两球都落在C点,落地速度大小可能相同

D若两球都落在C点,落地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可能都相同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C、两球的高度不同,由h=,得 t=,可知它们的运动时间不同,由x=v0t知调整他们的速度的大小,A的初速度适当大些,B的初速度适当的小些,可以都落在水平面上的C点,落地速度大小可能相同,故A错误;

B、D、平抛运动轨迹为抛物线,速度方向为该点的切线方向,分别从AB两点抛出的小球轨迹不同,在C点的切线方向也不同,所以落地时方向不可能相同,故B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从离地面5米高处,以8m/s的速度水平抛出一只小球,g取10m/s2,小球从抛出到落地之间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  )

A20m/s

B12m/s

C10m/s

D16m/s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根据h=gt2得,t==s=1s.

根据△v=gt得:小球从抛出到落地之间速度改变量的大小:v=10×1=10m/s

故选:C.

下一知识点 :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平抛运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