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抛运动
- 共7059题
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形象标志,它以中国书法的笔触,勾勒出一轮明月和一双踏在其上的脚印,象征着月球探测工程的终极梦想。一位勤于思考的同学,为探月宇航员设计了如下的实验:在距月球表面高h处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物体,然后测量该平抛物体的水平位移为x。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月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若物体只受月球引力的作用,请你求出:
(1)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月球的质量;
(3)环绕月球表面的宇宙飞船的速率是多少?
正确答案
解:(1)物体在月球表面做平抛运动,有
水平方向上:x=v0t
竖直方向上:
解得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设月球的质量为M,对月球表面质量为m的物体,有
解得:
(3)设环绕月球表面飞行的宇宙飞船的速率为v,则有
解得:
如图甲所示,一条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右端放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小物块的质量为=1.0 kg,当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物块静止于点。现对小物块施加一个外力F,使它缓慢移动,将弹簧压缩至点,压缩量为=0.1 m,在这一过程中,所用外力与压缩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然后撤去释放小物块,让小物块沿桌面运动,已知点至桌边点的距离为=2,水平桌面的高为=5.0m,计算时,可用滑动摩擦力近似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取10 m/s2) 求:
(1)在压缩弹簧过程中,弹簧存贮的最大弹性势能;
(2)小物块落地点与桌边B的水平距离。
正确答案
解:(1)取向左为正方向,从F-x图中可以看出,小物块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f=1.0 N,方向为负方向 ①
在压缩过程中,摩擦力做功为Wf=-Ff·x=-0.1 J ②
由图线与x轴所夹面积可得外力做功为WF=(1.0+47.0)×0.1÷2 J=2.4 J ③
所以弹簧存贮的弹性势能为Ep=WF+Wf=2.3 J ④
(2)从A点开始到B点的过程中,由于L=2x,摩擦力做功为Wf'=Ff'3x=0.3 J ⑤
对小物块用动能定理有 ⑥
解得vB=2 m/s ⑦
物块从B点开始做平抛运动 ⑧
下落时间t=1 s
水平距离s=vBt=2 m ⑨
如图所示,一质量M=50kg、长L=3m的平板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平板车上表面距地面的高度h=1.8m.一质量m=10kg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以v0=7.5m/s的初速度从左端滑上平板车,滑块与平板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g=10m/s2.
(1)分别求出滑块在平板车上滑行时,滑块与平板车的加速度大小;
(2)判断滑块能否从平板车的右端滑出.若能,求滑块落地时与平板车右端间的水平距离;若不能,试确定滑块最终相对于平板车静止时与平板车右端的距离.
正确答案
(1)对滑块,μmg=ma1,a1=μg=5m/s2
对平板车,μmg=Ma2,a2==1m/s2
(2)设经过t时间滑块从平板车上滑出.
∵x块1=v0t1-a1
x车1=a2
x块1-x车1=L
∴t1=0.5s或2s
因为0.5s时已经滑到右侧,故2s舍去.
此时,v块1=v0-a1t1=5m/s,v车1=a2t1=0.5m/s;所以,滑块能从平板车的右端滑出.
在滑块平抛运动的过程中,∵h=g
∴t2=0.6s∴△x=x块2-x车2=v块2t2-v车2t2=2.7m
答:(1)滑块在平板车上滑行时,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平板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2)滑块能从平板车的右端滑出,滑块最终相对于平板车静止时与平板车右端的距离为2.7m.
如图所示,让质量为0.5kg小球从图中的A位置(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摆,正好摆到最低点B位置时细线被拉断,设摆线长l=1.6m,悬点O到地面的竖直高度为H=6.6m,不计空气阻力,g=10m/s2。求:
(1)细线被拉断之前的瞬间对小球的拉力大小;
(2)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3)落地点D到C的距离。
正确答案
解:(1)A运动B,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B点,根据向心力公式,解得
(2)从B到D,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3)根据平抛运动公式 ,
如图所示,一对杂技演员(都视为质点)乘秋千(秋千绳处于水平位置)从A点由静止出发绕O点下摆,当摆到最低点B时,女演员在极短时间内将男演员沿水平方向推出,然后自己刚好能回到高处A。求男演员落地点C与O点的水平距离x。已知男演员质量m1和女演员质量m2之比,秋千的质量不计,秋千的摆长为R,C点比O点低5R。
正确答案
解:设分离前男女演员在秋千最低点B的速度为v0,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设刚分离时男演员速度的大小为v1,方向与v0相同;女演员速度的大小为v2,方向与v0相反,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1+m2)v0=m1v1-m2v2分离后,男演员做平抛运动,设男演员从被推出到落在C点所需的时间为t,根据题给条件,由运动学规律得4R=
根据题给条件,女演员刚好回到以A点,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已知m1=2m2,由以上各式可得x=8R
【物理部分选做题】
如图,一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桌面边缘,桌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一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射入物块后,以水平速度v0/2射出。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此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2)此后物块落地点离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
正确答案
解:(1)设子弹穿过物块后物块的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得mv0=m+MV ①
解得 ②
系统的机械能损失为ΔE= ③
由②③式得ΔE= ④
(2)设物块下落到地面所面时间为t,落地点距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为s,则
⑤
s=Vt ⑥
由②⑤⑥得S= ⑦
一置于桌面上质量为M的玩具炮,水平发射质量为m的炮弹。炮可在水平方向自由移动。当炮身上未放置其他重物时,炮弹可击中水平地面上的目标A;当炮身上固定一质量为M0的重物时,在原发射位置沿同一方向发射的炮弹可击中水平地面上的目标B。炮口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如果两次发射时“火药”提供的机械能相等,求B、A两目标与炮弹发射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之比。
正确答案
解:由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得:0=mv1-Mv2,
解得v1=
炮弹射出后做平抛,有:
解得目标A距炮口的水平距离为
同理,目标B距炮口的水平距离为
解得
(学有余力同学做,不计入总分)如图所示,设AB段是距水平传送带装置高为H=1.25m的光滑斜面,水平段BC使用水平传送带装置,BC长L=5m,与货物包的摩擦系数为μ=0.4,顺时针转动的速度为V=3m/s.设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由静止开始从A点下滑,经过B点的拐角处无机械能损失.小物块随传送带运动到C点后水平抛出,恰好无碰撞的沿圆弧切线从D点进入竖直光滑圆孤轨道下滑.D、E为圆弧的两端点,其连线水平.已知圆弧半径R2=1.0m圆弧对应圆心角θ=106°,O为轨道的最低点.(g=10m/s2,sin37°=0.6,cos37°=0.8)试求:
(1)小物块在B点的速度.
(2)小物块在水平传送带BC上的运动时间.
(3)水平传送带上表面距地面的高度.
(4)小物块经过O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正确答案
(1)小物块由A运动B,由动能定理,mgh=mv2
解得:vB==5m/s
即小物块在B点的速度为5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解得:a=μg=4m/s2
水平传送带的速度为v0=3m/s
加速过程,由 v0=vB-at1,得:t1==0.5s
则匀速过程
L1=t1=2m
t2==1s
故总时间t=t1+t2=1.5s
即小物块在水平传送带BC上的运动时间为1.5s.
(3)小物块从C到D做平抛运动,在D点有:
vy=v0tan=4m/s
由=2gh,得h=
=0.8m
故水平传送带上表面距地面的高度为0.8m.
(4)小物块在D点的速度大小为:vD==5m/s
对小物块从D点到O由动能定理,得:mgR(1-cos)=
mv2-
m
在O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N-mg=m
联立以上两式解得:FN=43N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对轨道的压力为:FN′=43N
即小物块经过O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3N.
一平板车质量M=50kg,停在水平路面上,车身平板离地面高h=1.25m.一质量m=10kg的小物块置于车的平板上,它到车尾的距离b=1.0m,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如图所示.今对平板车施一水平方向的恒力F=220N,使车由静止向前行驶,经一段时间后物块从平板上滑落,此时车向前行驶的距离x0=2.0m.不计路面与平板车间的摩擦,g取10m/s2.求:
(1)从车开始运动到物块刚离开车所经过的时间t;
(2)物块刚离开车时,恒力F的功率P;
(3)物块刚落地时,落地点到车尾的水平距离x.
正确答案
(1)如图所示,设作物块与车板间的摩擦力为f,自车开始运动直至物块离开车板所用时间为t,此过程中车的加速度为a1,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f=Ma1 f=μmg
解以上两式得a1=4m/s2
对车由运动学公式有 x0=a1t2
解得 t==
=1s
(2)物块离开车时,车的速度v=a1t=4×1=4m/s.
恒力F的功率p=Fv=220×4=880W
(3)物块在车上运动时的加速度a2==μg=2m/s2
物块离开车瞬间的速度v'=a2t=2×1=2m/s
它将以此初速度做平抛运动,设经时间t′落地,由
h=gt′ 2
解得 t′==
=0.5s
通过的水平距离 x1=v't'=2×0.5=1m
在这段时间内,车的加速度为
a1′==
=4.4m/s2
车通过的距离为 x2=vt′+at′2=4×0.5+
×4.4×0.52=2.55m
可知,物块落地时与平板车右端的水平距离为 x=x2-x1=1.55m
答:
(1)从车开始运动到物块刚离开车所经过的时间t=1s;
(2)物块刚离开车时,恒力F的功率P为880W;
(3)物块刚落地时,落地点到车尾的水平距离x=1.55m.
如图所示,物块A(可视为质点)从O点水平抛出,抛出后经0.6s抵达斜面上端P处时速度方向与斜面平行.此后物块紧贴斜面向下运动,又经过2s物块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14m/s.已知固定斜面的倾角θ=37°(且sin37°=0.6,cos37°=0.8),g取10m/s2.试求:
(1)抛出点O与P点的竖直距离h;
(2)物块A从O点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0;
(3)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正确答案
(1)物块A从O点水平抛出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则h=gt2=
×10×0.62=1.8m
(2)0.6s时物A竖直方向的分速度vy=gt=6m/s
因为,=tan37°
所以,v0=8m/s
(3)物块在P点的速度为v==10m/s 又a=
=2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f=ma
f=μN
代入得a=gsinθ-μgcosθ
联立上式可得:μ=0.5
答:(1)抛出点O与P点的竖直距离h=1.8m;
(2)物块A从O点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0=8m/s;
(3)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