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供原料
- 共6948题
下列有关乙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双键易发生加成反应,乙烷中碳碳之间含有碳碳单键,较稳定,故A正确;
B.乙烯中含碳量较高,所以乙烯燃烧时火焰明亮,乙烯燃烧时不完全,所以产生黑烟,故B正确;
C.乙烯有催熟作用,所以可以作催熟剂,故C正确;
D.乙烯双键中的一个键可以断裂,容易发生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下表是关于有机物A、B的信息:
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生成物的名称为______;写出在一定条件下,A发生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______.
(2)A的同系物用通式CnHm表示,B的同系物用通式CxHy表示,当CnHm、CxHy分别出现同分异构体时,碳原子数的最小值n=______,x=______.
(3)B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①无色无味液体 ②有毒 ③不溶于水 ④密度比水大 ⑤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 ⑥任何条件下均不与氢气反应 ⑦与溴水混合后液体分层且上层呈橙红色.
正确答案
解:(1)由信息知,A是乙烯,B是苯;乙烯存在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 (1,2-二溴乙烷),还能发生加聚反应;故答案为:1,2-二溴乙烷;
;
(2)当CnHm、CxHy分别出现同分异构体(分别为A、B的同系物)时,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结构,存在同分异构体的烯烃最简单的是C4H8、存在同分异构体的苯的同分异构体最简单的是C8H10;故答案为:4,8;
(3)苯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味甜、有芳香气味的透明液体,易挥发,比水密度小,难溶于水.苯参加的化学反应大致有3:一是其他基团和苯环上的氢原子之间发生的取代反应;二是发生在苯环上的加成反应;三是苯环的断裂.不能和高锰酸钾溶液、溴水发生反应,可以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故答案为:②③⑦;
解析
解:(1)由信息知,A是乙烯,B是苯;乙烯存在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 (1,2-二溴乙烷),还能发生加聚反应;故答案为:1,2-二溴乙烷;
;
(2)当CnHm、CxHy分别出现同分异构体(分别为A、B的同系物)时,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结构,存在同分异构体的烯烃最简单的是C4H8、存在同分异构体的苯的同分异构体最简单的是C8H10;故答案为:4,8;
(3)苯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味甜、有芳香气味的透明液体,易挥发,比水密度小,难溶于水.苯参加的化学反应大致有3:一是其他基团和苯环上的氢原子之间发生的取代反应;二是发生在苯环上的加成反应;三是苯环的断裂.不能和高锰酸钾溶液、溴水发生反应,可以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故答案为:②③⑦;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苯能与溴水发生萃取,故A正确;
B.糖类中的单糖、双糖和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
C.因乙醇能溶于饱和Na2CO3溶液,乙酸能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生成乙酸钠、水、二氧化碳,乙酸乙酯不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也不溶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出现分层现象,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既除去了杂质,又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C正确;
D.病毒是蛋白质,蛋白质受热发生变性,故D正确.
故选B.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乙烯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用作水果催熟剂,故A正确;
B.过度排放CO2形成温室效应,也生成的碳酸不稳定,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形成酸雨,SO2和NO2气体过度排放形成酸雨,故B错误;
C.盐析为可逆过程,则盐析可提纯蛋白质并保持其生理活性,故C正确;
D.石油裂解的目的是获得乙烯、丙烯、丁二烯等,故D正确.
故选B.
下列关于乙烯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的主要用途有:用于制塑料、乙醇、乙醛、合成纤维、有机溶剂等,还可用作果实的催熟剂,乙烯能够燃烧,所以通常不能作灭火剂,
故选C.
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苯和溴水不反应,在铁作催化剂条件下,苯和液溴能发生取代反应制取溴苯,故A错误.
B、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为二氧化碳,不能得到纯净的乙烷,应通入溴水中除去杂质,故B错误;
C、蔗糖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所以水解后溶液呈酸性;银镜反应实验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所以要做银镜反应实验,必须先中和酸,使溶液呈碱性,然后再做该实验,故C错误.
D、乙烯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所以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获得l,2-二溴乙烷,故D正确.
故选D.
下列物质中,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
①乙烯 ②乙烷 ③乙苯 ④乙炔 ⑤二氧化硫 ⑥甲苯 ⑦苯 ⑧异戊二烯.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乙烯、④乙炔、⑧异戊二烯含不饱和键能被酸性的高锰酸钾氧化,而使高锰酸钾褪色;
②乙烷性质稳定,不与酸性的高锰酸钾氧化;
③乙苯、⑥甲苯烷基受苯环的影响变得活泼,能被高锰酸钾氧化,而使高锰酸钾褪色;
⑤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被高锰酸钾氧化,而使高锰酸钾褪色;
⑦苯中没有碳碳双键,不能被酸性的高锰酸钾氧化;
故不能使使高锰酸钾褪色的有:②⑦;
故选:D.
下列物质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与具有强氧化性的酸性KMnO4溶液反应;苯的同系物和乙烯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选项中只有丙烷不与酸性KMnO4溶液作用.
故选C.
从南方往北方长途运输水果时,常常将浸泡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器中,其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乙烯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果蔬菜具有催熟的作用,为了延长水果的保鲜期,应除掉乙烯,乙烯含有不饱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所以将浸泡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器中除去乙烯,
故选C.
化学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下应用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乙烯是水果的催熟剂,高锰酸钾溶液能氧化乙烯,则可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故A正确;
B、盐溶于水时形成的盐溶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从而使冰雪在较低的温度下也能融化,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B错误;
C、因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得到氢氧化钠、氢气、氯气,不会生成钠,故C错误;
D、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但木糖醇(C5H12O5)和葡萄糖(C6H12O6)的分子式不同,所以两者不是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